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农信社管理体制与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也倍受人们关注。特别是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这方面的讨论、争辩十分热烈。无论行业内还是理论界,对农信社的管理体制、产权改革等问题,产生了诸多观点。如何促进农信社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把握好市场定位、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体系等关键点,有助于农信社深入推动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是适应"三农"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信社自身发展实际的成功模式。2014年,四川银监局引导全省农信社主动适应"三期"叠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深入推动股份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信用联社体制的缺陷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农信社改革普遍采用的联社体制,在认可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从省联社的职能及定位、省联社与辖内农信社的权属关系、省联社的公司化发展路径以及农村金融环境、农信社改革的原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其先天不足之处,看到它导致资金加剧离开农村、破坏激励机制、干预农信社自主经营等弊端,指出农信社改革必须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改革模式,并建立清晰的退出机制,省联社也要根据实际寻找自身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白冰 《农村经济》2007,(12):63-64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信社改革中遇到的诸如改革的路径选择、农信社双重领导、农信社功能界定、政府扶持力度等诸多体制性"刚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农信社改革不应仅仅采取产权明晰的做法,还应在政府定位、农信社的领导机制、市场保护、民间信用准入等方面,依据效率、功能优先的原则进行.面对多元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信社将面临"生死"考验.  相似文献   

5.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落后和产权不明确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农信社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为转变经营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国家已先后对农信社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改革。  相似文献   

6.
对于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方面,日益走向深入的市场化改革,彻底唤醒了农信社沉寂巳久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日益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农信社“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完全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的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态势,使得农信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信社的制度缺陷及其治理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彦岭 《农村经济》2005,(12):77-79
农信社改革问题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关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走向。笔者认为,我国农信社的制度缺陷根本在于产权缺陷和行政主导,我国农信社的分权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进行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农信社才会彻底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银监会于2006年2月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远景目标: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争取用5—10年时间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为此,笔者对农信社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农信社进行市场化、商业化改革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以及银监会对农村金融放宽准入的新政,对农信社带来的冲击等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的看法与建议,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持续快速发展,更好地支持县域小企业和"三农"经济发展,笔者对四川省达州市农信社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从审慎监管的角度对进一步推进农信社持续快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商行、农合行)在努力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业已开始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发展企业、弘扬品牌的重要推动力。在浙江,全省农村金融机构围绕本色在"根"、基色在"诚"、亮色在"活"、特色在"家"的农信文化基因,百花齐放,百舸争游,创造性地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比如以"合"为基石的杭州联合银行的"合"文化;以人本为先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加快步伐,向纵深推进,整体铺开。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村千家万户的金融纽带,农信社在支持"三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意义重大。同时,农信社的改革也昭示着原有监督管理体制的改变,为此银监会提出了"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督促法人机构完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以及时高效的现场检查和科学合理的非现场监测为手段,以提高监管人员素质为保障"的监管新理念。农信社的改革明晰了产权,初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为合作金融监管部门新的监管理念提供了操作平台,从而能更加有利于促进农信社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为实践银监会监管新理念,也向合作金融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本刊推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监管工作的新要求"专题,从几个方面阐明监管工作新的理念与具体要求和目标,希望时深化农信社改革后的监管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尽管"阵痛"不断,但广东农信的转型发展还是以马前卒的胆略和勇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加速前行作为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农信社如何转型与发展是全国农信社的"大考"题目,也是广东省农信社目前正在做的"重头"文章。5年的探索之后,在广东省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度监管工作会议上,广东银监局局长刘福寿介绍了全省农信社转型改革的成效: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广东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2年末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1家。21家农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但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机制建设,特别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完善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利用交易成拳、制度的供给、需求与均衡等理论对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中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探究。最后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新时期如何进一步优化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制度设计——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的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总体上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深层次的机制问题仍然制约着农信社的稳健发展。目前,农信社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和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改革过程中农信社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农信社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仅关系到农信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因此,根据农信社组织机构的性质及其组建的目的,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使农信社更为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关系到农信社的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更关系到深化改革后的最终成效。本文对农信社如何有效确定"立足农村,以农为本,服务三农"这一市场定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通过改革增强农信社发展力已成为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努力追求的目标。研究增强农信社发展力的政策取向,把握其发展趋势,有利于在改革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各农村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此,应积极推进农信社改革;进一步巩固农信社的地位;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功能;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依靠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对包括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等内容进行了部署,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第5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如何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治理结构,维护和保持县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怎样进一步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为此,本刊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及监管部门、基层农信社等方面的代表,对以上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期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诸多支农政策的条条框框,使农信社的支农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信用社的自身发展,相当一部分信用社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9.
回望十年改革之旅,农信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成就这段辉煌历程的核心主线和最关键因素"从我国农信社改革整体进程看,省级联社的改革恰恰是农信社改革走向深入的一种表现。这样一种表现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农信社改革越来越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金融部门的进一步支持,但是加强金融支农要用企业和市场的原则来处理金融机构和金融领域的问题。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进展仍然不够,农民和乡镇企业的金融需求仍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甚至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