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研究如何构建乡村振兴的内生主体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乡贤因为具有权威性、内生性、公共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动员和组织农民,成为乡村有效治理的内生主体基础。基于上述传统治理智慧的启示,本文构建权威嵌入性、公共性与治理主体有效性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从历史变迁和当前实践的角度分析通过培育新乡贤构建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运作机制。研究表明:1○乡村权威的嵌入性影响其治理能力、公共性影响其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影响乡村治理主体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影响乡村治理的效果。2○从历史变迁来看,乡村主导性权威决定村庄治理模式,其中传统时期是文化权威的生成与士绅治村,集体化时期是政治权威的构建和国家治村,包产到户后则是经济权威的兴起和能人、富人治村。3○培育新乡贤是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有效构建机制,包括宗族权威公共化、文化权威在地化和经济权威体制化三种具体机制。三种机制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生长公共性、提升嵌入性,进而提升其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最终实现村庄有效治理。4○作为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新乡贤,其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机制是基于村庄内部组织的再运作。  相似文献   

2.
驻村第一书记基于外生性制度赋权嵌入原有的乡村治理格局,致力于推动组织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发展。然而,部分驻村第一书记在嵌入治理过程中会囿于行动壁垒以致陷入嵌入失灵的困境,因此亟待对行动壁垒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进行识别并寻求突破嵌入失灵的路径。文章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论对第一书记在嵌入治理过程中面临的行动壁垒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书记行动壁垒包括嵌入动机、个人素质、社会资本、制度安排、村治环境和互动策略等要素,由此所建构的"动机—情境—策略"框架不仅可以解释行动壁垒的形成机理,也为破解嵌入失灵困境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政权悬浮"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消亡的情况下,新的"制度嵌入"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固现代化社会资本,导致乡村治理受到掣肘——乡村治理的主体与场域、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等的疏离化。随着国家权力的上移及政治现代化的诉求,以新型乡贤精英、乡规民约和乡村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内生性力量在乡村治理中重获发展空间,此时要整合村民自治制度、法治规范及基层自治组织等外生性力量,融入到现代乡村内生性力量的培育和形成过程,打破"制度嵌入"对内生性力量形成的障碍,形成"内外联动",引导乡村内生性与外生性力量真正融合,提高乡村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送法下乡"活动在新时代的改进升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政策构造与社会治理的多元合作、互惠共享等理念高度契合,其治理价值体现在保障村民权利、推进乡村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但当前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面临"环境—制度—主体"的三维困境,"半熟人社会"的现实环境将其限制在乡村治理外围;制度系统中互动机制缺失使多元主体协同无法实现;法律服务组织与政府行为失范制约了体系运行效率。文章认为:在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需要激活乡村内生力量,促进"三治"真正结合;构建良性互动机制,形成法律服务共同体;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提升服务主体的服务意愿与能力。  相似文献   

5.
提升社区慈善组织化进而实现价值共创有利于提升民生福祉、助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本文融合价值共创理论与嵌入性理论,提出“制度—组织—价值”的分析框架,剖析山东省W村社区慈善价值共创的制度嵌入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社区慈善组织化面临治理资源匮乏、治理主体流失、慈善内生秩序弱化的发展困境;信用制度嵌入通过信用基金筹集、运行规则设置与自治机构再造,将资源、规则与主体嵌入社区慈善价值共创过程,在提升社区慈善组织化的基础上,以资源动员建构价值共识、以规则下沉规范价值共生、以主体再造助推价值共赢,最终以慈善的直接效应、强化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创造了个人福利价值、社区共享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本文拓宽了价值共创与嵌入性理论的应用领域,制度嵌入的机制呈现对发展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社区慈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交互嵌入是两个系统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通过有形或无形要素的双向联结,实现行动协同、功能互补、同向发展的社会过程。在交互嵌入视角下,以纯农业村庄山东省D村“三社”“三自”实践为样本的理论分析表明,积极推动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关系和认知等方面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主动嵌入,激活乡村治理主体在诉求、行为和精英等方面对于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主动嵌入,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建构村民利益联结机制、集体理性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不失为后发村庄内生发展动力积累和发展模式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多元主体在共同的利益基础、责任担当和价值遵循的基础上,为全面治理乡村公共事务而形成的有机联合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体现了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的内在要求,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高度的内在耦合性,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基层配套制度设计有所欠缺、基层政府治理手段刚性化、村干部动员能力不足、村民主体性缺失和农村社会组织发育迟滞等现实困境,为了充分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和潜能,需要构建完善基层治理制度、强化情感认同、树立村干部权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以及发展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等实践路径,以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依托政府兜底式的封闭式环境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农村日益复杂的环境治理需求。消解农村环境治理困境的核心在于,一方面通过协商沟通、塑造共识、内外激励,构建主体信任、合作认同与集体行动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提升政社环境合作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以党组织、制度、资源要素嵌入农村环境治理场域,为农村环境治理参与主体提供行动基础、行动规范与行动条件。本文运用“政社合作—结构嵌入”的分析框架,基于D县H镇的环境治理案例考察认为,农村环境善治需构建政府有限引导、社会良性参与的环境合作治理格局,重构农村环境治理的嵌入结构,建构“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结合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国家治理视角回顾了中国对广袤乡村疆域的治理。在漫长的国家乡村治理进程中,乡村的秩序既取决于国家攫取的程度和方式,也取决于国家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作为乡村治理基础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中国的国家乡村治理经历了从传统乡土社会时期的县政村治——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全面控制——改革时期的乡政村治——城乡统筹时期的国家治理的演变和回归。国家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改变的目的是矫正上一个时期的治理弊端和问题,但迄今有效的国家乡村治理结构与秩序并未形成。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城乡中国下的国家乡村治理出现大变局,非正式制度规则与秩序进一步演化与变迁,国家正式治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发生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形成与乡村转型相适应的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提高国家直接治理的绩效、完善与乡村治理半径相适应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进行村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平衡,形成更有效的乡村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主体性在乡村贫困治理场域的持续凸显反衬贫困农户主体性的不足。乡村贫困治理场域中物质扶贫的强化和精神扶贫的式微形成一定反差,贫困农户主体性内生动力不足已经掣肘了乡村贫困治理实践的深度推进。须准确把握主体性视角下激发维持贫困农户内生动力的深刻价值,使其增强反贫困能力、融合内外部要素、强化发展性原则。村民政策需求与减贫制度供给错位、乡村主体性的消解弱化内生动力的持续、主体综合素质薄弱与思维系统缺乏优化等,导致贫困农户无法生成充足的内生动力。应以优化政策减贫制度供需关系、强化综合素质优化思维系统与乡村主体再造激发内生动力等,找出激发和增强贫困农户主体性内生动力的有效思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积极正向的精神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财政制度时,财政要通过支持和引导行为的作用,发挥社会整合和价值引导作用,构建利益协调和稳定机制,最终形成包含政府、市场、社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委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推进模式及多样化地域类型,使得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实践和制度改革呈现动态性、渐进性等特征,同时,农村集体产权的嵌入属性及其不同价值取向导致农村集体产权实现方式和治理机制兼具复杂性、整体性。完成身份界定、权能设置、组织"翻牌"后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如何通过产权治理过程中的主体重塑、目标融合、规则转型和机制健全,真正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归属清晰、权能完善、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基本目标,就成为农村集体产权所有制变迁和治理体系重构的关键。本研究在产权的"嵌入性假说"及农村集体产权的嵌入性理论视角基础上,进一步从权能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构建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的类型化分析框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同资源类型及其多元产权功能属性及权能价值取向的差异化治理机制进行系统的对比阐述。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从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治理能力提升、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以及政府监管体系优化等方面入手,有效规避改革风险,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共同分享改革红利,并通过重塑农村集体产权治理主体及其社会行动体系,切实保障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完成“搬身体”“搬物体”后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仍然面临“搬文化”“搬人心”,以及内生动力激活及社区秩序重建等现实挑战。在构建“空间-主体-公共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S社区的个案经验,考察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从现实经验来看,易地扶贫搬迁首先表现出搬迁群众主体在承包地、集体资产、公共服务、家庭生计、户籍身份等方面,依然延续着迁出地原村庄空间导向的行动逻辑,使得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秩序重建面临“无主体性”困境。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秩序重建表现出“组织翻牌”与居委会“缺位”“意识阙如”与业委会“缺场”,以及“大杂居、小聚居”与行动网络“内聚”等“半融入”特征,导致安置区空间导向的社区公共性无法重建。另外,“无主体性”与“半融入性”在实践中会诱发安置社区返迁、返贫以及其他社会稳定风险。因此,要突破“无主体半融入社会”秩序重建困境,必须遵循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规律,聚焦搬迁户主体性再造与安置社区公共性重塑,从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力、整体推进,既要转变治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生猪养殖行业协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是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中介,是政府与养殖(场)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在促进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促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协调者"角色。文章运用河南省域调研数据,对养殖(场)户加入行业协会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在嵌入性治理下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验证行业协会在绿色安全健康养殖治理方面的效果,为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双栏模型,分别从养殖(场)户加入行业协会意愿和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等方面对养殖(场)户的行为决策进行分析,首先对养殖(场)户是否愿意加入行业协会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其次对加入行业协会的养殖(场)户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嵌入性治理下,养殖(场)户对于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的持有态度和配合程度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结果显示,组织类型、绿色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的认知与信任和政府规制效果对养殖(场)户参与意愿和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对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影响不一;从具有显著性的变量个数和系数的大小来看,利益嵌入对其目标的影响明显强于制度嵌入、组织嵌入。[结论]行业协会在对养殖(场)户嵌入性治理中的利益嵌入治理效果明显有效,而制度嵌入和组织嵌入还有待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养猪协会的特点及其发展完善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和调整。  相似文献   

15.
复兴于农村的基督教组织不但以信仰形态嵌入农民的意识形态,而且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力量显现在乡村内部权力格局之中。本文从乡村治理的视角,以经验研究为基础,考察了农村基督教组织在村庄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以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及其限度。本文认为,农村基督教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实行选择性的介入,在政治参与、公共产品供给、文化生活的构建、新风尚和村庄秩序的生成以及价值的生产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功能,但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取决于基督教组织力量的发展以及在互动中不断建构的与正式权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村级公共事务的治理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当前作为治理主要主体的村民在公共事务的治理上存在难以形成一致集体行动的“涣散”现象,表现为经常性缺席民主管理活动、对公共事务治理缺乏心理认同以及没有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这主要是村民与集体之间利益联系弱、集体经济未能份额化到个人以及村民之间存在多个关系网络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提升村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凝聚力需要有政治力量作为组织行动保障、有完善的集体行动规则和程序制度、内部利益需要类型化和份额化以及规范村庄内部的关系网络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利益均衡分配是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宏观层面的土地利益分配注重审视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关系,比较而言,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益分配主要聚焦于乡村社会内部。研究冀中南案例村庄的集体耕地征收事实发现,纵向地看,征地利益分配实践主要经历了失衡阶段、调整阶段和均衡阶段;横向地看,征地利益分配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民之间、干群之间和村组之间。农村地利共享秩序建构有其内在逻辑,以农民利益为核心,在外部权威有限介入、村干部内生整合与农民权利意识提升的耦合作用下,农村土地利益分配可以实现地利共享。然而,地利共享秩序的长期维系需要进一步提升分配方案的民主化与共享秩序的制度化。基于此,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标准,推动土地利益分配矛盾“公共化”,并有效激活农民主体意识,进而建构乡村社会场域的“地利共享”秩序,可以为化解村域层面的利益分配矛盾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彭阳县小石沟村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偏离过程中村干部的策略行动,并基于关系嵌入的视角分析扶贫策略行动背后的影响机制。精准扶贫在乡村场域遭遇的实践困境为村干部制造了一定的变通空间,在层级考核和基层维稳压力下,村干部采取了"道义"填补、精英分工治理与关系驱动的扶贫策略。笔者立足村干部所嵌入的关系结构,发现"碎片化"的干群关系形塑着村干部"划水治理"的行动逻辑,"分利合作型"的乡村关系形塑着村干部"唯上"的行动逻辑,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形塑着村干部"交换平衡"的行动逻辑。文章认为,探索并改造"关系"这一传统社会资源,挖掘"关系"的积极效用,可实现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深入推进可持续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19.
移民村的公共事务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治理中的难点。本文研究将网络化治理理论引入到乡村治理探究中,通过深度访谈、案例采集及参与观察的方法,对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村庄进行田野调查,探讨移民村庄村治模式的变迁以及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对转型中乡村治理的意义。研究发现:移民村社会治理模式呈现出与已有文献描述的基层村治"行政化"所不同的治理形态。通过嵌套式的组织形式与制度设计,移民村以"非科层化"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地促成村庄内部各行动主体之间以及移民村庄与外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协作,保证了基层民主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与监督权的实现和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体现出以参与性、协作性、平衡性、灵活性和包容性为特征的网络化治理框架。这种适应性治理之道,推动了社会治理模式从政治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线型治理模式"向政治国家与乡村社会双向互动的"立体型治理模式"转型,为推动中国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转型提供了新的视野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柔性治理是基层治理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在基层治理主体的选择层面,将国家、社会和农民的互动作为实现乡村"善治"的最终路径。文章从"多元共治"的角度出发,分析在乡村柔性治理中参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内容的多样化和治理效果的多面化,以期构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乡村治理秩序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