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外披露的盈利预测和内部投资决策都需要管理层预测未来收益的能力。基于此,本文从预测能力视角,研究管理层盈利预测是否包含了公司投资质量信息。利用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管理层盈利预测准确性与投资质量显著正相关,具体地,前三年平均盈利预测准确性越高,公司随后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管理层盈利预测准确性与投资质量之间的敏感性越强。这些结论表明,管理层盈利预测包含了公司投资质量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经济研究》2017,(11):150-164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相关因素以及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影响管理层和分析师的信息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为融资融券交易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质量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公司管理层盈利预测误差的市场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不同制度背景下盈利预测误差的市场反应。研究表明,盈利预测误差与股价变动相关,股价反应程度与管理层预测误差大小相关。从制度背景角度考虑,强制性披露下的盈利预测误差的信息含量更大,市场反应更为敏感。而自愿披露能够降低盈利预测误差所带来的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信息源和信息含量以及市场对盈利预测修正所含信息的吸收效率。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在进行盈利预测修正时不仅考虑了两次预测之间已为投资者所知的公开信息,而且能够为市场提供公司层面的增量信息,提高市场的定价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的反应与其调整的幅度呈正相关,同时他们还关注分析师作出盈利预测修正时的信息来源,当分析师在年报公布期间进行修正时,市场的反应要更为强烈。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投资者并没有及时地吸收分析师盈利预测修正所含的信息,即市场对盈利预测修正的反应存在着漂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借助汉字环境下的年报复杂性/可读性指标,研究表明:(1)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跟进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分析师会积极跟进那些年报较复杂的公司;(2)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预测信息含量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分析师未有效发挥专业解读信息作用;(3)年报复杂性与分析师预测质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再次说明分析师在专业解读方面作用有限。最后利用中国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变革的"自然实验",发现分析师跟进年报复杂性高的公司主要源于其过度自信。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成本粘性与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成本粘性增加了管理层发布自愿性盈利预测的倾向及频率,同时,成本粘性程度与乐观盈利预测呈正相关,与悲观盈利预测呈负相关。影响机制表明,成本粘性通过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影响了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加强了成本粘性与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削弱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成本粘性与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性质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成本粘性对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最后,管理层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的增加,降低了权益资本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发现丰富了成本粘性经济后果和自愿披露信息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供了关于管理层的自由裁量权和管理激励在影响企业成本结构和盈利预测信息披露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李威 《当代经济》2009,(21):128-130
本文度量了样本股票在年报公布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选取了股权结构、经营业绩和交易信息等若干类解释变量,运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年报披露过程中信息不时称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经验结果显示,股权结构和成交量等变量对年报披露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具有显著解释力,而经营业绩等变量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牟涛  向杨  杨雪 《宏观经济研究》2012,(10):38-46,83
本文在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信息披露及时性,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产权背景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主要受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债务治理的显著影响,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影响并不明显;法治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都不显著,但法治水平、市场化程度分别与年报披露及时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愈发关注年报中风险信息披露以及风险信息的价值。本文以我国上证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财务信息中的风险信息披露,考察了A股上市公司的风险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和资本市场回报率之间的联系,并应用内容分析法,对公司年报表示风险的关键词进行统计,用来表示风险信息披露的水平。研究发现本年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与风险信息披露负相关;风险信息披露较多的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相对较差。这说明公司年报中的风险信息反映了公司的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期货总持仓额是否具有预测金融资产价格的能力,以及到底体现何种信息,又隐含什么信息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基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数据,通过构造持仓额增长率因子进行研究后发现:总持仓额因子对商品期货收益率、债券超额收益率和短期利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然而,单个商品市场的持仓额因子的预测能力减弱,且投机性越强的商品期货,其持仓额因子的预测能力受到噪音影响的程度越强烈。同时,持仓额因子的预测能力可能源自于市场投机因素(用成交量/持仓量之比表示)、基差、通胀因子和预期因子,且市场投机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新上市公司是否由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同时探讨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是否会增加.结果发现,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新上市公司,其新股折价幅度较大.以上市后一年为计算期间,则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大时,新股长期性折价幅度也越大,但不显著. 一般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时,新股上市折价幅度也较大.会计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的 公司,其管理层可能隐瞒了不好信息,上市后高管持股比例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反而 降低了.这说明,会计性信息不对称是公司上市时形成新股折价幅度与管理层内部交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程  曾庆生  梁思源 《财经研究》2021,47(4):154-168
文章以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将年报语调(管理层的"言")与内部人交易(管理层的"行")视作同一主体发送的两个传递公司未来价值的信号,检验了投资者能否甄别两个信号的不一致程度.结果表明,若年报公布后发生了内部人减持行为,则年报语调的积极程度与内部人减持后的短期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前后信号相左时,市场会利用内部人交易信号去修正之前年报语调信号所形成的错误预期,即市场能够甄别管理层的"靖言庸违".①但这一现象并不存在于管理层在年报公布后增持股票的情境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持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均会影响市场对管理层"靖言庸违"的甄别程度.只有在年报公布后内部人减持比例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的情境中,管理层的"靖言庸违"才会造成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文章从信号一致性视角研究了我国内部人交易行为的信号"反馈"功能,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解码内部人交易信息传递功能的作用机理,并对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禾  张婧  曹建安 《财经科学》2011,(5):109-117
本文选取757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企业的现金流组成要素中,不同要素对于企业盈利现状的解释能力和对盈利前景的预测能力有何差异,以及不同要素的盈余持续性有何差异。研究发现:(1)拆分后的现金流比现金流总额对盈余和股票报酬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2)核心现金流对盈余和股票报酬率的解释和预测作用比非核心现金流的要强。(3)核心现金流的盈余持续性比非核心现金流的要强。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盈利预测研究充分挖掘现金流组成要素的信息含量和预测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管理层自身特质对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质量的影响入手,融入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人”假设并合理选择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选取我国2008-2013年主板A股2 219家年度自愿发布盈利预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质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自愿发布更加频繁的盈利预测,同时发布盈利预测更加及时,但预测准确度会显著降低.该结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者提供了相应借鉴,同时为投资者进一步解读管理层自愿发布的预测信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业绩说明会的文本分析,考察了管理层情感语调信息是否具有同业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净正面语调与同业公司股票超额回报显著正相关;区分正面和负面语调之后,同业公司股价对负面语调的反应更加强烈.这表明管理层情感语调具有外部性,蕴含更多行业前景信息,且投资者更加重视其中的负面信息.此外,共同分析师跟踪、股价同步性越强以及龙头公司行业地位越高,管理层情感语调的同业溢出效应越强;当管理层情感语调与财务信息相互印证时,同业溢出效应更加显著.文章研究表明,业绩说明会情感语调能够为同业公司投资者提供增量信息,降低信息获取成本与投资不确定性,提升投资决策效率;同时,业绩说明会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市场信息环境,对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金流量信息含量与财务困境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之旺 《现代财经》2004,24(8):26-31
本文选取40家ST公司和80家非ST公司作为财务困境与非财务困境样本,考察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困境预测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1)在我国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前1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报酬率,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仅次于资产周转率,因此经营性现金流量的相对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无论在财务困境前1年还是前2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在会计比率的基础上均具有显著的增量信息含量,而在财务困境前2年,投资性现金流量也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同时加入经营性现金流量和投资性现金流量可使模型总误判率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财务困境预测研究充分挖掘现金流量的预测价值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年报数据研究MBO对公司创业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MBO后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控制明显加强,而创业活动没有显著的变化;MBO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下降,MBO价值创造理论与现实表现不符,管理层投机因素较大;公司研发和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而以公司重大诉讼事项和担保事项所体现的经营风险会显著影响公司资产的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3—201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权力配置视角探索企业创新决策动因及其规律性,结果表明:(1)基于研发与营销的职能区别,随着管理层权力配置程度增加,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两类创新行为的决策倾向呈现差异化演变,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权力与技术创新行为正相关,与市场创新行为负相关;(2)公司成长状态对管理层权力与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公司经营风险水平较高时,管理层权力对技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弱化,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时,管理层权力对技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会被强化;(3)公司成长状态对管理层权力与市场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管理层权力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不会因公司经营风险水平和盈利水平的差异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公司透明度与分析师预测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深交所的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来代表公司透明度,研究分析了公司透明度与财务分析师预测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公司透明度对分析师预测人数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控制了内生性后,透明度高的公司吸引了更多的财务分析师关注,相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对于公司透明度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对于透明度及披露程度较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误差明显较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管理层制定信息披露政策和监管机构的规制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业绩快报行为作为分析对象,对投资者情绪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1)当公司盈利时,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增加,而当公司亏损时,投资者情绪水平越高,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概率则越低;(2)在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前提下,投资者情绪越高涨,业绩快报中的盈利数据越被高估。上述结果意味着上市公司可能策略性地利用业绩快报行为来应对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并从经验事实上支持了行为金融学的迎合理论。在当前A股市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欠佳的前提下,该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证券市场相关规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或监管,为深化市场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