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翠玲  杨桂元 《技术经济》2007,26(11):66-69
针对由单制造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提出了供应链双方需求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双方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运作策略模型。制造商通过折扣,运用激励相容机制使销售商诚实申报需求信息,使得供应链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供应链成员实现双赢。数字试验结果表明:①所提策略是有效的;②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利润,而且也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2.
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冲突分析与合作联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葛龙  李会民 《生产力研究》2007,(14):129-131
文章通过企业供应链中冲突分析与合作联盟分析,在非信息共享不合作系统(DIUR)、信息共享不合作系统(CIUR)和信息共享合作系统(CICR)三种供应链体系中,建立了CIUR体系下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三者之间利益分配模型。并采用τ值法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该分配模型与实际结果相符,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供应链中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复杂的信息共享决策及策略互动。通过将合约风险、创新信息盗用引入博弈模型中,探讨了信息盗用风险导致信息共享与投资决策扭曲的现象,进而提出政府应该严格立法,以充分保障制造商的创新成果,从而促进信息共享,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4.
考虑知识共享的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建立了考虑知识共享的逆向供应链定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得出知识共享前后制造商和回收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最优知识共享量和最优利润。进一步研究了回收商的初始回收再利用率、知识吸收能力和制造商的知识共享成本系数对制造商和回收商的回收价格的影响。最后对两种情况下双方的定价和利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知识共享可实现多赢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协调问题。利用博弈理论对两种差别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闭环供应链系统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最终利润。并对两种模型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分散式决策使得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效率损失了25%,最后提出一种收益共享差别定价协调策略,使得分散式闭环供应链的效率与集成式闭环供应链的效率等同。  相似文献   

6.
李维 《经济师》2006,(1):87-88
文章在广义市场信息的内涵基础上,论证了制造商直接构建信息渠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运用博弈论方法,以经销商市场信息占优为初始点,构造了3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为制造商扭转信息劣势归纳了2种策略,3种信息共享模式,4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黄广超 《经济师》2006,(1):203-203
文章构建了确定性需求下的库存供应链契约模型,分析了库存供应链整体利润和销售商利润的最优构成形式,研究表明,只有与制造商合作的销售商所选定的最优订货量与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达到最优时的订货量相等时,才能使单方和整体同时实现最优。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信息共享已成为预测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链利润的重要手段.文章考虑在线零售商的服务成本,研究了不同决策模式下在线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双边信息共享策略.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采用集中决策模式时,供应链的期望利润大于分散决策的模式.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当服务效率适中或较低时,共享信息对在线零售商有利,但对制造商不利,此时在线零售商有动机通过支付报酬来诱导制造商共享信息.当服务效率较高时,客户的服务敏感度越高,信息共享对制造商和供应链发展更有利.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的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的问题,提出在Pro/I架构下的BOM集成信息共享生产管理模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共享平台的出现增加了新的消费和产品供给渠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还影响着传统产品的供给消费关系,冲击着现有市场格局。为研究P2P共享对制造商质量决策的影响,在考虑消费者产品使用水平差异的情况下,分别构建了没有共享平台和存在共享平台时垄断制造商的质量和价格决策模型,分析了共享市场存在与否对制造商质量决策和价格决策的影响,为共享经济中制造商制定质量策略提供依据。通过比较不同情况的均衡解,得出主要结论:当高使用水平的消费者占比较低时共享市场才会存在;共享市场的出现会促使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共享市场的介入对制造商利润影响取决于高使用水平消费者的占比情况。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应链运作中 ,销售商通常根据其最初的需求预测与制造商签订合约 ,要求制造商建立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如果合约可接受 ,制造商将建立这种生产能力。在生产能力建成后 ,销售商观察到实际需求 ,提交最后订单 ,制造商按最后订单组织生产。在这种运作机制下 ,由于销售商不必支付构建生产能力的固定成本 ,它最初将提交一个乐观的需求预测引诱制造商建立过剩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偶然出现的高需求。然而 ,当出现的不是高需求时 ,制造商过剩能力的投资将被白白浪费掉。如果制造商意识到销售商的这种动机 ,则以怀疑的态度对待销售商最初的预测需求 ,…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允许消费者退回产品由销售商和制造商共同参与处理的条件下,构建了一个逆向物流累积批量处理的库存控制模型,得出了此条件下的最佳批量处理量及其成本.  相似文献   

13.
在供应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供应商隐藏关于生产成本的私人信息,销售商隐藏关于销售努力的行动,且双方地位相当,此时协调主体不明确。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引入虚拟第三方为利他的委托人,站在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设计基于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的协调契约,对供应商和销售商实施双向激励。研究结果表明:当收益共享比例和成本共担比例满足一定条件时,供应链实现了协调。此时,该契约调动了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销售商提高努力水平的积极性,合作双方达到了"双赢"。笔者通过数值实验对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原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协调双方知识产权关系,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研究废旧产品中含有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理顺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知识产权关系;构建原制造商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原制造商同意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和吸引再制造商从事再制造行为;构建再制造商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再制造商同意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最后,提出了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制定了动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原则,为双方实现正向协同效应提供指导,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产需不确定性给绿色农产品供应链运营带来的复杂影响,寻求绿色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面对产需双重不确定情形下各自的最优决策,研究从农产品产出和市场需求双重不确定性视角出发,结合目前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偏好,构建由生产商和销售商组成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收益共享契约能否有效协调产需都不确定的绿色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结果表明:分散决策时的批发价契约无法协调此供应链。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后,在合适的共享系数范围内,生产商的农资投入量会增加,农产品的绿色度会比分散决策时高,同时销售商的销售价格降低;当农产品订购量变大后,引入契约后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各自的利润相较于分散决策时更高。  相似文献   

16.
在借鉴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创造收益和创新承担风险的夏普利值法改进模型,用于解决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合理化问题。将该模型用于研究一个由单个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同创新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经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原制造商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协调双方知识产权关系,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从经济和法律两个角度研究废旧产品中含有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理顺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知识产权关系;构建原制造商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原制造商同意对再制造商进行知识产权许可和吸引再制造商从事再制造行为;构建再制造商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博弈模型,研究如何促进再制造商同意向原制造商缴纳知识产权使用费。最后,提出了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知识产权共享路径,制定了动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原则,为双方实现正向协同效应提供指导,推动再制造产业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共享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以委托代理理论为依据,站在共享经济平台的角度,研究平台如何设计一份针对商品服务供给者的激励契约,使供给者在该契约下选择最优努力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实现共享经济平台的利益最大化,达到维持共享经济平台的良好声誉与促进共享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以滴滴打车为例的研究模型表明,通过降低司机的佣金率、提高司机努力程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提高单位服务的价格可以激励司机提高努力水平.通过弹性分析得出,平台提高经济效益需提高单位服务价格、提高司机佣金率、降低每月支付给司机的报酬.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分销商所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既存在契约签订之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又存在契约签订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一情况下,制造商对分销商的类型甄别及努力激励的机制设计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制造商可以通过努力收益分享的方式激励销售商投入最优的努力水平,进而规避道德风险行为。②制造商通过设计一组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达到甄别分销商类型的目的,但必须支付给高销售能力分销商一定的租金。③高销售能力分销商的销量水平不存在扭曲,而低销售能力分销商的销量水平向下扭曲,其原因在于制造商降低给低销售能力分销商规定的销量就能够降低支付给高销售能力分销商的信息租金。文章从供应链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共存的角度对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供应链中的委托代理双方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梅源 《当代经济》2007,(20):150-151
针对传统的舰船装备管理模式中,各方主体自成体系,相关信息零乱分散,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和合理共享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舰船保障性信息集成的CALS体系,并针对其中的应用层建立了舰船全寿命周期保障性信息集成模型.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基于CALS的信息集成平台和共享的综合数据环境,为实现舰船全寿命周期保障性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共享,提高舰船得到保障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