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两阶段网络DEA模型测度中国省际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分析国内技术转移、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3种技术转移方式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国内技术转移对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国外技术引进会阻碍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而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不显著;国外技术引进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显著互补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国内技术转移具有显著替代效应。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不同技术转移方式作用差异的深层原因,并为促进各种技术转移方式协同互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本土技术转移对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土技术转移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国外技术引进对创新效率具有抑制作用,FDI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外溢效应;本土技术转移与国外技术引进存在互补效应,促进本土技术转移将有助于增强国外技术溢出效应。本土技术转移与FDI存在替代效应,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制约我国重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超越对数函数测算了我国91所高校2007—2016年的技术转移效率的动态变化,探究了外部区域市场和高校自身异质性因素对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对技术转移效率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过大的市场需求可能抑制技术转移效率的提升;而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和与市场联系的增强可以有效提升技术转移效率。此外,就技术转移效率动态变化模式的研究发现,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增长模式在不同学科结构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就研究结论对高校和政府提升技术转移效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环境规制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本土技术转移与国外技术引进、FDI的作用关系及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得出,本土技术转移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前者与国外技术引进存在互补效应,与FDI则呈现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以相关国家或地区间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等形式表现出来。产业转出国对转入国输出商品和进行投资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输出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先进技术。中国要努力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模仿、吸收等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培训等项目货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债券和股票市场,使之能为科技创新企业、FDI企业或国内企业与FDI的竞争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范如国  孟雨兴 《技术经济》2015,34(4):30-36,72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FDI溢出理论,考虑吸收能力和能源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构建了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分析框架。运用199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研究发现:FDI技术溢出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呈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且各地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不能充分地吸收国际先进生产技术来提升能源效率。建议中国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引资战略、注重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增大FDI对能源效率的正向溢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技术转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跨国厂商的技术转移与东道国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垂直产品差异模型分析了FDI途径下跨国厂商的技术转移策略及其对本土厂商的技术水平、利润和东道国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环境决定了跨国厂商的最佳转移水平,该最佳水平与跨国厂商掌握的最高技术水平间的差距决定了所转移技术的核心程度;本土厂商利用转移技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激励随着东道国收入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递增;跨国厂商的进入对本土厂商利润的影响包括合作效应(增加利润)和竞争效应(减少利润),只有当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时才能提升本土厂商利润;无论何种情况下,技术转移总是有利于东道国消费者,如果利润影响中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则会提升东道国整体福利,否则,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除继续高速增长外,其区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0年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地区的某些省份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转移有加剧的迹象。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对FDI在我国地区间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吸引FDI的状况,然后对影响FDI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地成本升高加速FDI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促使FDI向本地区转移,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和生活水平提高增大了地区市场容量,从而促进FDI企业向本地区转移,企业人力资本与技术水平提高对FDI企业向本地区转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地区引进FDI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亚婕  董锋 《产经评论》2020,(1):96-106
产业转移政策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产业转移的技术进步效应不仅是对当前政策效果的检验,也是确定政策进一步实施方向的关键。以2008-2016年中国30个省区为样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性。结果显示,从全国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而言,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工业一些部门或生产环节的转出,东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大幅上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是目前产业转移政策下最大的受益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同时加速了地区技术进步;西部地区承接外部产业转入,也会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许可等三个主要国际技术转移渠道方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国际技术转移的最新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结论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FDI引致的技术转移的影响是复杂和综合的,具有不确定性;而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许可引致的技术转移的影响则相对比较明确.最后对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技术转移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1.
"以技术换市场"是FDI的传统,即转移其在本国失去竞争优势的低端技术同时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改变了FDI技术转移的传统,出现了新的演进特征,技术转移不断升级。对于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的我国,"以市场准入换先进技术"的战略则面临着转型。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实践中技术转移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学术研究中金融对技术转移影响分析不足现状,理论分析发现技术转移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利用DEA-Tobit模型对2008-2015年中国29个省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及其与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金融规模却阻碍了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支持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此外,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依赖于区域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金融对中国技术转移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范建亭  汪立 《财经研究》2015,(10):83-95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作为"溢出源头"的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的研究却并不充分.文章通过对日本在华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将母公司转移的技术分为生产制造技术和生产作业方式两种类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不同目标市场的出口导向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面向日本市场的出口对生产制造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生产作业方式转移则没有直接影响,但存在出口通过生产制造技术的转移促进生产作业方式转移的间接效应;(2)面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对两类技术转移均没有显著的影响;(3)母公司的控股程度、国际化经验和研发水平以及子公司的本土研发、员工培训等因素对技术转移也具有影响.文章为我国如何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比较了技术引进、R&D和FDI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上的效果。结果表明,R&D、引进国外技术和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积累均有显著的正效应,并且R&D对创新能力积累的影响程度最高,而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对提升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对所有制结构的分析则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对R&D支出向创新能力的转化起负面影响,而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和FDI向创新能力的转化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创新能力积累的地区差异上,东部地区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FDI所能实现的创新能力转化效果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由于技术水平薄弱,R&D对创新能力的积累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技术转移的成效有重要影响.以是否以市场为媒介,是否将技术作为直接的转移目标作为分类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以分为以市场为媒介的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和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不同的技术转移模式适用于不同技术的转移,包含着不同的技术学习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非市场媒介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模式正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16.
市场竞争、东道国引资政策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一个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本地企业的模仿能力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成本。在东道国企业模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低技术的直接投资将损害东道国企业,从而降低东道国的国民福利水平;文章同时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东道国来说,维持一个适度有序竞争的国内市场,同时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有选择地甄别与吸收,比单纯的竞争战略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17.
邢斐  宋毅 《财经研究》2015,41(5):123-133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被视为东道国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FDI纵向一体化的进入模式有可能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文章在双边寡占的框架下,将技术转移决策以及技术扩散效果引入Lin和Saggi(2011)的模型中,分析上下游FDI一体化与非一体化进入方式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时,上下游FDI一体化进入方式虽然会给东道国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转移,但这更有利于FDI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一体化的进入方式通过消除自身面临的“双重边际化”以及加剧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双重边际化”来挤压本土企业的利润,进而给东道国企业的利润和福利带来负向影响.文章不仅为外资带来的“产业升级悖论”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而且也为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导向和改善引资质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些知识产权侵权较严重的国家通过内部化技术转移途径吸收的内向型FDI激增,应该归因于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度量的误差,以及没有区分技术转移的途径。本文利用2001~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对经济转型期国家执法力度和东亚法治文化调整后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将国际技术转移区分为内部化与外部化技术转移后,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转移效应在不同渠道下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然后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FDI对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论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从溢出渠道看,技术效率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效应。与制造业FDI相比,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较大,且制造业FDI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来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二者溢出渠道不同。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动力因素呈现地区分化特征,中东部地区主要有生产性服务业FDI、RD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而西部地区主要依靠人均资本存量、制造业FDI和贸易开放等,这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使用1995—2008年中国长三角地区和吸收FDI较少的7个省区的数据,研究了对长三角地区的FDI对吸收FDI较少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吸收FDI较少地区本地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长三角地区吸收的高质量FDI对吸收FDI较少的地区有正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技术溢出效应受到空间距离和当地承接能力的影响;吸收FDI较少的地区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有助于吸收来自长三角地区FDI的技术溢出;FDI的空间聚集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局限性是加剧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吸引的FDI有助于其他地区获得国际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