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武成  党鸿钧 《中国外资》2013,(20):100-100
金融消费者教育,能够培养金融消费者正确的金融消费理念,可以有效预防金融消费纠纷的产生。因此,应当建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设立金融消费者教育机构,拓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方式以帮助金融消费者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产品、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2.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尤显重要。金融消费者教育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一环,其对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规范发展金融机构,持续繁荣金融市场,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分析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在金融体系长期稳定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梳理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的制度设计和初步成效,分析大陆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强化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保障、完善金融消费争议处理机制、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构建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与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愈益得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但我国在金融混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下,由于法律、体制、机制存在缺失与错位,"内双峰"、纵向式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模式存在着资源浪费、效率不高以及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等弊端,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远未发挥对普惠金融的核心支撑和重要保障作用。本文从发展普惠金融的视角,较为系统地审视当前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不足,比较借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英日等国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其特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传统的消费者概念应修正为:消费者是为个人消费而获得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商品或消费的除外。金融消费者可定义为: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消费的除外。金融消费者享有消费者所享有的全部特权,与其他普通消费者的特权相比较,其财产安全权、知情权与金融隐私权需要在立法中加以特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我国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运作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台湾地区根据其2011年“金融消费者保护法”设立了“金融消费评议中心”,采用评议机制,中立、公平、有效地解决金融消费纠纷,同时承担金融消费者教育功能.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考虑由金融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解决中心,聘请外部专业人士裁断案件,切实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ASIC是澳大利亚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其职责范围广泛,负责整个金融业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征信、破产清算、金融咨询等机构的监管,同时强调信息收集与披露。金融消费纠纷具有多元化的解决方式,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处理。金融消费者教育则被纳入澳大利亚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金融素养教育对于提高金融消费者资产配置能力与风险识别能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作为各国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我国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本文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良好经验》为蓝本,以我国居民金融素养调查问卷中发现的问题为基础,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阐述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素养教育模式体系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日益复杂化、专业化,金融消费纠纷日趋增多,货币与监管当局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也日趋重视,加快金融消费纠纷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难以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引入行政调解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以满足金融消费者需求、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正步入金融商品和服务大发展的时期,金融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由于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等问题,金融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突出。本文明确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及其主要权益,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缺失原因,提出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纵横》2013,(2):13-18
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暴露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监管缺陷,引起了全球监管者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进而纷纷采取修复性措施改进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保护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成为后危机时代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探索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实践做法,并就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在金融产业迅速发展、金融产品复杂化、金融消费风险增加和金融消费者群体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如何保护金融市场上的消费者,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借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机制和机构体系,指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路径和举措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众金融服务消费的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已经成为独立、庞大的消费主体。伴随而来的是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纠纷逐年增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仅是消费者自身的需要,也是稳定金融体系的关键。笔者拟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必要性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晏 《上海金融》2012,(2):111-112,1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消费者受损害情形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我国国情,提出改变金融消费者地位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因而受到各国立法机构和政府的重视为了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美国和澳大利亚在法律建设、职能部门设置、投诉处理程序、行业自律和金融消费荇教育等方面构建了本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我国目前尚未形成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体系.金融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通,问题争议难以得到有效处理。为此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建设,加强金融行业闩律.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后,强化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已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我国目前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比较滞后,消费者各项权益实现存在诸多障碍,如何维护金融消费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界定金融消费者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从更新理念,加快立法,建立基本制度三方面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日渐凸显,一些地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案件频发,已经影响到金融机构声誉、消费者信心和金融秩序。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缺少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机构,金融消费者维权难度很大。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尽快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19.
苏清 《时代金融》2012,(23):40-42
近年来,随着金融消费不断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纠纷不断出现,广大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面临着各种侵害。我国目前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还不够重视,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本文拟从法理学、民法、经济法等角度探析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并就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清 《云南金融》2012,(8Z):40-42
近年来,随着金融消费不断深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纠纷不断出现,广大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面临着各种侵害。我国目前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还不够重视,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严重缺失。本文拟从法理学、民法、经济法等角度探析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并就尽快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