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融结合是指实业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对金融企业进行资金、业务、人事等方面的介入和融合。自20世纪80年代,产融结合型企业在中国出现,现已逐渐成为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相比起来,吉林省产融结合发展相对较为滞后,需要明确政策导向,促进吉林省产业和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融结合,本质上是企业通过涉足产业和金融领域来实现产融互动,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价值的过程和活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较早,经历了"由融而产"的JP摩根时代以及"由产而融"的"GE模式"时代,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产融结合之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着重阐述并分析我国产融结合模式的特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经济下行压力下所面临的风险。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建议。以期资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归纳了金融的主要功能对企业集团产业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产融结合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指出中国石油要打造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金融,以融促产助力产业发展,应根据产业特点及金融需求等,以运用金融功能为切入点,有侧重的发展金融业务.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运用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减少国际原油价格等波动对企业的冲击.建立产融信息沟通机制,服务海外业务拓展,助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非金融企业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投资金融机构,形成了产融结合的新潮流,一批产融结合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涌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产融结合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如何推动产融结合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和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产融结合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所谓产融结合是指产业和金融业在商品经济中的内在结合或溶合。它包括两层内容:第一层是指在双方共同参与的经济活动中,互通信息,协调配合,共同促进产业和金融的发展。第二层是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渗透与溶合,一般通过相互持股或通过控股来实现,并通过资本的溶合使双方在经济活动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使第一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融资规模跨上新台阶,融资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地方金融发展实现新突破,银政合作开创新局面,金融业对外开放实现新跨越。本文就云南产融结合的现状及模式进行分析,找出云南产融结合存在的问,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我国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租赁具有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特色,在拉动社会投资、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迭代更新、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租赁行业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应进一步充分发挥自身产融结合优势,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中国产融结合的现状,应考虑产业集团本身资本实力、主业经营状况、投资金融目的、与进入金融领域的相关度、该领域的风险状况等因素,对产融结合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应对市场化变化和竞争加剧的重要手段。一些以产业资本为主体的企业出于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和自身的资金需求等因素,纷纷以参股、控股金融机构或者直接设立财务公司等方式涉足金融行业。实施产融结合的企业中,有的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和战略协同,有的则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忽视了金融风险的管控,导致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而以失败告终。产融结合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只有做好实施产融结合过程中的战略管控,实现产业与金融资本的战略协同,才能为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最近10年来,建设产业金融平台成为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新方向。然而,部分中央企业对产业金融平台的定位存在偏差,部分中央企业对于金融业务的布局缺乏全面的认识,还有不少中央企业对于构建产业金融平台并没有清晰的路径规划。通过对标杆中央企业的研究,本文建议,在定位选择上,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的定位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服务于集团内部;第二个方面是服务于行业客户;第三个方面是服务于内外部金融机构;在业务布局上,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应从金融业务的战略促进度、产融结合的有效度、金融业态的市场竞争度、金融牌照的获取难易度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在建设路径规划上,中央企业建设产业金融平台应该分阶段稳步推进,每个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业务发展重点,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和内生式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石油控股的昆仑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指标及数据,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并通过熵值法对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实现产融结合的协同价值、促进产融企业及产融银行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效性,产融集团应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建立金融管控平台;监管机构应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就产融结合来看,东部地区的金融业比较发达,应该重点发展金融主导型的合作模式,而在中西部地区则应该发展产业主导型的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省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为了实现建设经济强省的宏伟目标,必须着力发展金融业,以增强对省域经济的支撑能力。当前,应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来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推进产融结合;开拓场外交易市场,疏通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私募基金和政府创业引导基金,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正>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形态,既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烦问题的优势方案,也是有效衔接供给侧和需求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对民营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既是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也是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现实选择。随着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进入数字化时代,围绕实体产业、依托科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究竟哪些企业能够从产融结合中获益?卡特彼勒、UPS、沃尔玛、通用电器的产融结合战略模式,可为国内企业提供现实指导。产融结合是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目前,产融结合多被解释为产业集团从事金融业务的多元化战略。今天,许多中国企业都在走产融结合的道路,但由于不了解产融结合的内在原理,很多企业在选择金融业务时通常是机会导向型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产融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产业金控集团是当前我国产业资本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但在 实际运行中存在协同机制不健全、协同效应发挥不足、产融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本 文对国内外产业金融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深入分析了产业金控集团产生的动因,指出了目前 产业金控集团在发挥协同效应中存在的不足。结合产业金控集团的优势和特点,从构建横向协 同机制和纵向协同机制的角度,探讨了完善产业金控集团协同机制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积极探索如何利用金融资源来服务于自己的加大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产融结合。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产融结合的主导模式和其典型的代表国家,以对我国企业如何高效顺利进行产融结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由产而融”易、“由融及产”难。在债务违约频发的经济新常态下,“双刃剑” 的产融结合战略能够帮助实体企业缓释信用风险吗?本文选择2008-2015年投资非上市金融机 构的上市公司数据,利用KMV模型多视角地分析了企业产融结合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结果发 现,第一,企业产融结合可以显著降低信用风险,而且二者间存在一定的“正U型”关系;第 二,所投资金融企业的类型不同,企业的产融结合对信用风险的作用存在明显不同,投资银行 和证券公司降低信用风险的效果最佳;第三,随着投资金融企业股权比例的提高,企业信用风 险明显降低,但达到绝对控股后又会增加企业的信用风险。最后,企业的国有属性削弱了产融 结合与信用风险的负向关系。因此,有条件的实体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可以适度投资与自身 产业契合度高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产业金融可以促进地方产业发展进而助推地方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地方产业金融发展的主体动力和运行机制,对现有产业金融运作模式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明确发展地方产业金融运作模式的基本原则。构建产业金融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应当从地方产业发展基础出发,理顺“政产融”三方关系,通过推动地方金融供给格局调整,塑造地方产业金融生态体系并提高其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动态化的竞争环境以及产业边界的日趋淡化,使产融结合正在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本文突破以新古典经济理论研究产融结合动因的传统范式,从竞争优势内生论的新视角,分别从资源外取、能力整合以及路径刚性突破三个方面,剖析产融结合的内在逻辑及运作机制.研究结论将对中国企业产融结合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