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生态标志与政府绿色采购的关系,探讨出两者有效结合于绿色产品、环境保护和世贸规则,基于此提出当前中国政府加强绿色采购应该在法律规则、生态标志计划、绿色标准和全社会意识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阐述政府绿色采购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政府绿色采购的经济效应、生态效应和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结合当前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从法律制度、经济激励、采购标准、绩效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发达国家提出了绿色采购。由于绿色产品成本高于传统产品,生产技术也有待提高,所以,可以通过政府给予生产企业补贴的形式使购买者以更低的价格采购更多的绿色产品。政府补贴有价格补贴和财政补贴两种形式,通过博弈分析,认为财政补贴中固定补贴的缺点较大.而随企业生产规模变化的补贴对企业绿色生产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国家应当通过适当的补贴形式,促进绿色采购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绿色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绿色采购进行绩效评价是改进绿色采购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本文依据绿色采购和环境管理相关原理,探讨绿色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文章首先讨论绿色采购绩效评价指标选择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分析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给出具体指标的选择.最后对主要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对我国推广绿色消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以下对策:制定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发展绿色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倡导发展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带动绿色消费;加强生态道德观建设,提高公众环境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6.
谢祖墀 《董事会》2010,(6):72-73
凯泽永久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的综合型医疗提供商。9年前,该集团成立了一个环境管理委员会,将环保型建筑、环保型采购以及环保型运营三个方面视为工作重点。由于该集团每年花费140亿美元用于各种产品及服务的采购,并希望开支方式能对企业的价值提供支持,因而将采购作为主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已经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和个人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就是要求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自身的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中包含绿色包装的内容,绿色包装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包装不但为绿色物流服务,而且还具有其他人文意义.本文对物流与包装、绿色物流与绿色包装做了论述,并提出发展绿色包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绿色包装法制化对我国包装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后,绿色壁垒——这个外贸领域的新名词开妈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90%的美国人,89%的德国人和84%的荷兰人在购买物品时都会考虑到产品的环保标准,正是这种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绿色贸易成为了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绿色贸易的实施在保护了环境,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带来了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及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阻碍作用不断增强。目前,在国际上绿色包装制度已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因包装问题每年减少外汇收入约10%,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包装不符合绿色要求造成的。因此,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包装已刻不容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伊朗回购合同模式下的采购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朗对于外国投资者开发伊朗油气资源的项目,均采用回购合同的合作模式。在回购合同模式下,物资采购有着审批环节多、部分物资采购受限、要求利用本地资源的比例较高、项目总体计划工期紧以及风险较大的特点。按照有利于降低采购风险、利用本地资源、提高采购效率和控制采购成本的原则,回购合同承包商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集中采购、本地采购、联合采购和间接采购的策略。伊朗的国际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与回购合同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伊朗回购合同模式下采购活动的特殊性的策略。回购合同承包商在确定采购策略时,需要对当地的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充分调研,结合回购合同特点和伊朗当地的资源状况、政策法规、国际环境以及承包商在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制定出合理的采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品的繁荣和包装工业的迅速崛起,包装废弃物与日俱增,一些包装材料难以回收和处理,加上人们的环境意识差,随意丢弃废弃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塑料包装废弃物带来的“白色污染”更是有目共睹,令人担忧。于是,环境保护的浪潮、绿色包装的浪潮在全世界兴起。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包装的法令法规,如:欧共体于1994年底正式颁布了《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指令》;美国80年代各州均颁布了《包装限制法规》,并于1993年通过了塑料回收标志方法;加拿大于1990年颁布了《加拿大优选包装法…  相似文献   

11.
指出当前房屋供需价格差异原因在于开发商、购房者、政府三方利益不均衡;提出为解决矛盾,开发商应进行销售定位并努力降低成本,购房者应明确购房效用,政府应统一制定住宅性能评定指标体系、完善房地产市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金融风暴使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辽宁中小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为辽宁中小企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课题。借鉴瑞典、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扶持中小企业的成功做法,提出完善辽宁中小企业政策与服务体系应注重政策效果评估;将中小企业扶持列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制定政府采购中小企业产品政策;增设中小企业行业经营环境危机预警服务;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分为委托管理和自我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这两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并从政府层面和市场层面分析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山东省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模式选择的案例研究,提出了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模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高成本时代与中国经济转型--兼论节约型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最近一段时期,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不断上升,而国内市场环境还很不完善.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情况导致我国企业一直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在外部成本膨胀的同时.企业的内部成本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高成本时代来临后,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和企业都必须立即进行新的策略选择。企业要从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逐步引入、消化、吸收技术并最终实现掌握技术优势.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节约内部成本。而政府也要尽量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在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导向下.积极配合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技术,调整比较优势,并升级产业结构.从以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转向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主。另外,政府还应当立即着手削减企业目前过重的、不合理的税费负担.适当给企业减压。  相似文献   

15.
以智能电网解决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环境压力、购电能力、安全可靠和高效利用等重大挑战,欧盟、美国和中国因此提出了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并将之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1世纪电力技术的发展要考虑供电安全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据此研究制定发电、输配电和终端用电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各项目标的权重及其研发优先程度。21世纪电网发展的趋势是,欧洲适宜构建分布式发电与交互式供电的分散电网;而美国则旨在建立一个集成先进的通信、计算机、电子及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自愈的、经济的以及更加清洁的电网;和欧美不同,中国则适宜建立统一或协调规划建设、统一调度和运行、统一或联合的特高压电网。最后总结提出了智能电网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环境、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当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失灵时,利用政府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二者的缺陷。然而,环境治理的政府机制是否总是有效,在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中,很少有涉及到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通过利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对环境治理中政府机制的作用机理、有效性、作用条件等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并就提高政府机制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性,给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购电成本结构分析,指出了当前发电计划编制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发电计划编制对电网购电费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有关降低电网购电成本的方法及实证,并为政府价格相关部门提出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Durables Adop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research uses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assess product potential at two points in time. The two phases of the study consist of: (1) proposing and estimating purchase intention models and (2) reconciling predicted success with actual product performance. The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product attributes,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consumer traits on the purchase intention of actual innovations within several technologically intensive product categories. Differences in model specification and parameter values are noted across product types. Results indicate consistency in the impact of product attributes across categories on an innovation's acceptability, but suggest differences in model specification with respect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consumer traits. The existence of a generic-to-specialized innovation continuum is a possible cause of the heterogeneity in results across products. An ex post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s indicates that, while success can be predicted quite accurately using perceived product attribute ratings, consumer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for particular categories. The study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early screening of innovative durable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forecasting model potential, determining product design and positioning, and developing promotional mess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