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采 《企业文化》2007,(9):81-82
明朝成化年间,民间有一位老画家,他的作品神韵十足、巧夺天工,在当时无人能及。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画荷花尤为出众,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和富贾商人来登门求画,但是这位老画家不管他们出多少钱,就是不画荷花,所以他的"荷花神话"从没有人得到验证,因为民间没有一幅他画的荷花,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相似文献   

2.
“职业精神是我们沉淀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大地企业文化发展的根基。有了它,我们大地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跨不过去的沟壑,就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大地人的职业精神能够在业内树立起一面旗帜,成为行业的典范!”2009年4月26日,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明先生在该公司第五届中心吏公司发展峰会上发表了《关于大地保险人的职业精神》的演讲。为该公司开展的全系统“弘扬大地保险人职业精神,推进公司有效益发展”大讨论活动拄开了帷幕。此演讲对于保险人的职业精神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刊特摘其精要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道义上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去赚钱与花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成为有钱人和过有钱人的生活"惟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老摩根诸多财富中有许多豪华游艇,一个华尔街大亨问他花了多少钱。摩根回答:"你要问多少钱的话,就一定花不起了。"关于钱的问题,琼斯的爸爸只跟他提过一次,那是在他十岁的时候第一次去欧洲.他和爸爸庄严地站在海格特墓地卡尔·马克思的墓碑旁,"孩子,这个人预言全世界的多数人最后都将成为工资的奴隶。"他的富豪爸爸对他说,"不过.孩子,你永远不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与经济发展相悖的是,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并没有随之完善,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之外,在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作为"舶来品"的职业经理人仍旧未能完成他的逆袭之路十年前,曾有人问经济学家吴敬琏:"为什么中国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大多都失败?中国企业有没有职业经理人发展的空间?"针对这种困惑,吴敬琏说:"在  相似文献   

5.
明朝成化年间,民间有一位老画家,他的作品神韵十足,巧夺天工,在当时无人能及。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画荷花,尤为出众,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和富贾商人来登门求画,但是这位老画家不管他们出多少钱,就是不画荷花,所以他的“荷花神话”从没有人得到验证,因为民间没有一幅他画的荷花,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相似文献   

6.
在财富的背后应该有种更高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意识,否则就会颠倒本末,导致人被财富所驾驭而不是驾驭财富我学文多年,经商多年,文化是我的追求,管理是我的职业。尽管在这两个领域都没有取得多少值得夸耀的成就,但我一直以来都想有效衔接文化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九州 《中外管理》2013,(11):118-120
我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有多少管理者,不曾深陷这种两难的境地l口仞既喜欢有点小野心的员工,指望他们创造业绩,又害怕不能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权力,终有一天他们会拂袖而去。那么,该如何激励权力欲望很强的职业经理人?如何让他在企业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草原?这不仅需要管理者的脚环,更需要智慧。想用好并激励任何一个人,都要从了解其心理动机开始,这是每个人的工作动力之源。否则,你的所有方法和评价都可能有失偏颇、无效,甚至是产生反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了一次演讲,演讲人员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曾被大象咬过,没有人举手,又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被蚊子咬过,所有的人都举手,他说道,你们瞧,这些年来数百万人死于蚊子叮咬传染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人被大象咬死,这说明扼杀你的不是我们认为的大事,而是一些小事情。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这个简短的提问,给自己的启发很大,企业优劣不也正体现在处理各种小事情上吗?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听了一次演讲,演讲人员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曾被大象咬过,没有人举手,又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被蚊子咬过,所有的人都举手,他说道,你们瞧,这些年来数百万人死于蚊子叮咬传染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人被大象咬死,这说明扼杀你的不是我们认为的大事,而是一些小事情。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这个简短的提问,给自己的启发很大,企业优劣不也正体现在处理各种小事情上吗?  相似文献   

10.
忙是常态,不忙是变态,这是很多职场人的共识.所以,当碰到这个问题时,没有多少人会反对这个提法.职场最常听到的就是"我很忙";但没有多少人会真的同意,那些说"忙"的人会真的很"忙"?  相似文献   

11.
缘来无影     
谢骏是一个有计划的人,他坚持说,他的生命中从来没有什么偶然事件。他说:“我是一个理智的人,我的每一步都在计划和意料之中。”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生活中没有戏剧情节。”谢骏这么说。 谢骏是一个医生,不开口则已,一开口语气就不容置疑,但并不会令人感到不快。或许这和他的职业有关。他三十多岁就已经是外科主任了。要说服他,必须拿出证据。他不信杂志上编的那些故事。 “那好吧,就说你自己吧,你的人生计划第一部分,职业是怎么选择的?”  相似文献   

12.
滑雪新胜地     
世界上有多少人热衷在海滩上晒日光浴,享受海风的味道,就有多少人热衷在冰天雪地里脚踏滑雪板飞驰,感受冰雪的滋味。从阿尔卑斯到科罗拉多,从群峰之间到无垠大地,每年,世界上都有众多滑雪爱好者在严寒中驰骋于茫茫雪原。为此,他们甚至会坐飞机跨洋过海,追逐冬季,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感受滑雪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两个半人"中的一个 在中南海丰泽园,一天,机要秘书高智给毛主席送文件,毛主席突然问他: "高智,你说我管多少人?" "主席,全国、全党、全军都归您领导,归您管呀!"高智觉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人克服心理压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然而修炼是以境界为前提的。一个胸中怀有宏大志向的人是不应该过于被琐事纠缠的,天下其实没有多少事情值得我们计较,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不过如此"。  相似文献   

15.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最高文凭是中学,因为在哈佛大学他没有读完就经营他的电脑公司去了。他是世界上及早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果断地去经营自己长处的人,他成为世界首富不足为奇。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人流,也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你应…  相似文献   

16.
李新勇 《中外管理》2014,(10):62-62
领导者要善"借"他人智慧 哲理的故事: 有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在清理自家的祖传宅基地时,挖到7200多个"破旧碗盘"。他听人说,这些东西可能很值钱,但到底值多少钱,他心中一点底都没有。怎么办,农夫自有他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听了一次演讲,演讲人员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曾被大象咬过,没有人举手,又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被蚊子咬过,所有的人都举手,他说道,你们瞧,这些年来数百万人死于蚊子叮咬传染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人被大象咬死,这说明扼杀你的不是我们认为的大事,而是一砦小事情.  相似文献   

18.
暮鼓晨钟     
郑翼 《人力资源》2011,(9):92-93
手术费等于一杯牛奶一天,一个名叫霍德华·凯利的少年挨家挨户推销商品,因家境贫困,他要靠此筹集学费。天色渐晚,他仍然没有卖出多少商品,而且身心疲惫,饥饿难挨,对于继续推销近乎感到绝望。他决定到一户人家去要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她给了他一大杯浓浓的热牛奶。他很感激,喝完后问她要多少钱,女子说:"你什么都不用给,我母亲对我说过,永远不要为自己所做的善事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3,(2):68
哲理的故事:一位富翁因为迷恋跳伞在遭遇事故后造成了重伤,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了。他在绝望之余,决定高薪聘请一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聘者中,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被监狱释放的年轻流浪汉。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对待,更没有歧视。"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每个人也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是非观去做事。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在做一件事情前会认真地问一个“为什么”、“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去做”;单位里偶尔碰上一个特别“较真”的人,同事还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可笑,领导则可能把他当“刺头”,甚至让他坐“冷板凳”。大部分人不愿意“问是非”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