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贸易与财富和知识共增辉——走向贸易强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世界贸易强国的基本内涵及量化模型 (一)世界贸易强国的基本内涵 世界贸易强国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类型多元的国家贸易竞争概念,它包括四个层次的强势国家对外贸易实力:国家对外贸易总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的产业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科技含量与世界其它贸易强国同步;区域经济、金融与贸易一体化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贸易强国与富国互动共进。我国进入世界贸易强国行列应用8条标准,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贸易包括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和跨境电商五大业态。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快速发展,B2C跨境电商全球领先,但与世界主要数字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数字平台国际化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数字强贸”是我国贸易战略深化升级的重要方向,数字贸易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数字贸易是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选择。未来,要进一步提升数字贸易在我国贸易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升级,提升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推进贸易数字化进程,支持数字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国际衔接,努力把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1547.4亿美元,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外贸易额平均每年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了21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贸易大国地位却蕴藏着脆弱的基础,例如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出口商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核心技术等等。我国是贸易大国的同时又是贸易弱国。我国提出要在2020年以前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目标。文章提出了中国贸易强国之路,即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国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迅猛发展,在世界贸易中排名第三位,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但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为什么说中国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中国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关键是改变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局面,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大力度发展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5.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强,但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旅行社数量对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旅游交通对中国旅游出口收入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力要大于旅游产业组织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贸易国,但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较.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距离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争取早日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2012年出口总额居世界各国首位。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对外贸易大国,但是距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分析,来探寻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正由世界上旅游规模大国向旅游质量强国迈进.在实现这样的历史跨越中,应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世界旅游强国相比还存在多大的差距有明确的认识.本文选取五种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十三个主要旅游服务贸易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说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不是很高,我国是旅游服务贸易大国却不是强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升至世界第3位,已成为贸易大国。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提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实现贸易强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祁童 《商业科技》2014,(21):29-3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外贸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进出口总额已经名列前茅。虽然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我国距离贸易强国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成为贸易强国已经是一个十分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贸易强国的标志、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我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以及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创建贸易强国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界贸易强国的基本内涵及量化模型(一)世界贸易强国基本内涵究竟什么样的国家才称得上世界贸易强国,一般认为,世界贸易强国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多样、类型多元的国家贸易竞争概念,它包括四个层次的强势国家对外贸易实力:国家对外贸易总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国家的产业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科技含量与世界其它贸易强国同步;区域经济、金融与贸易一体化的引领者和组织者;贸易强国与富国互动共进。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 D)、世界经济论坛(W EF)、迈克尔·波特、弗里德曼、钱纳里、赛尔奎等学者的理论及标准,笔者提出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是一个世界贸易大国.200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7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2%,位居世界第3,但还不是一个贸易强国,目前正在向贸易强国前进.中国海关完成的<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排行榜>(以下简称<竞争力>),从一个方面再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发展中有所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世界旅游强国的竞争,特别是在2007年12月中国旅游业全面开放后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任航 《江苏商论》2020,(4):36-38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世界知识产权贸易强国相比依然差异巨大。东北亚是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而中日韩三国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等产业较为发达。因此,本文对中国、日本及韩国的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对比测算,为我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水产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坚持海陆统筹,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分析并提高我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以及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来研究2010-2018年全球十大水产品出口国的水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水产品虽然进出口额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居于中间位置,并且近年来有所下降,据此,提出相应对策提高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葛爽 《商业科技》2014,(20):31-3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现今,虽然中国已经发展成为贸易大国,然而,就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还并不是贸易强国,与美国等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差距,如何认识贸易大国形象与非贸易强国的实质,以及如何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这些比较现实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贸易大国,但从人均GDP、贸易结构、商品竞争力等方面考虑,我国和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从发展服务贸易、增进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升级和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迅速转变为贸易强国的对策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外贸易是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刻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转变成贸易强国,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并立足于我国的经贸现状,介绍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同时本文又介绍了我国与世界贸易强国存在的现实差距,探讨提出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入的战略和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显然已经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距离贸易强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八个贸易指标反映了中国与贸易强国的差距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如何能圆贸易强国之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仁波 《江苏商论》2006,(5):99-100
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贸易大国掩盖不住背后的隐忧:贸易结构低级化导致外贸效益微薄;出口商品竞争力不强,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出口创汇”的传统贸易战略使财政不堪重负。文章提出了圆贸易强国之梦的建议:只有通过对内大力有效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通过组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等措施,同时对外构筑起新的贸易政策体系,才能尽快地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