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卓  林燕新 《产权导刊》2006,(10):47-49
在国际上,特许经营又叫特许经营权,是指批准经营者取得经营牌照或经营许可。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授权方、被授权方的双方都有特殊要求的一种契约性法律行为,政府授权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定向委托或市场竞争机制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以契约式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城市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的特许权利。  相似文献   

2.
月度信息     
建设部: 民企可投标经营公用事业从5月1日起,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机制,经营某项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它的出台意味着市政公用行业将结束垄断,走市场化的道路。特许经营制度明确了政府与特许经营者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据了解,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是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者或经营者,并明确其在一定期限…  相似文献   

3.
从5月1日起,非公有制企业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市场竞争机制,经营某项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部发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它的出台意味着市政公用行业将结束垄断,走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行业资讯     
特许经营必须招标从有关部门获悉,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已经发布,将于5月1日起施行。届时,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将全面推行特许经营新办法。据介绍,本办法所称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依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遵纪守法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公用事…  相似文献   

5.
供水、供气、公共客运等市政公用事业长期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局面,在湖南已被打破。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湖南省《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规定:部分公用事业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经营和管理。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湖南市政建设需要资金1200亿元至1500亿元。为确保企业守法经营,该《条例》规定,特许经营者擅自转让或以承包经营、挂靠等方式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并拒不改正的,相关部门有权收回特许经营权。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市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经济发展建设平台相继成立.地方政府对平台公司的定位,主要为三个方面:(1)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承担授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主要手段是资本运营;(2)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的投融资平台;(3)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市场化运作主体.  相似文献   

7.
特许经营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经营方式。它主要是指特许把自己所拥有的商标(服务商标)、商号、专利产品和专利技术以及经营模式等项企业智力资源,以特许经营合同形式授予加盟,被特许必须在授权的经营模式下规模规范操作,从事某种特殊许可的经营活动,从事某种特殊许可的经营活动,并且定期向特许支付相应费用的商业模式。授权商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手段,迅速地实现低成本扩张,特许经营的本质是授权以特经经营转让方式推行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秦虹 《开放潮》2003,(9):11-12
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这既是贯彻“十六”大关于“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的具体举措,也是通过改革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重要决定。 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指城市中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垃圾收集与处理、园林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的公共服务。市政公用设施服务的市场化供给是指服务由政府所属机构直接生产供给,向在政府的规划和管制下,由市场上各种所有制主体生产和供给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是将国有、公营的公用事业的所有权或经营权转移到民间,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 在国外,很多公用事业由企业来经营,但企业实际上进行的是非完全的市场经营.一方面政府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与支持以确保经营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企业制定各种管制政策和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嵇正龙  代磊 《辽宁经济》2006,(10):15-15
公用事业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入多元的投资主体,可以解决政府经营的低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但是一些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极有可能陷入企业垄断的危机,即由行政垄断转为企业垄断.在深圳的管网型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质疑。  相似文献   

11.
刘海 《重庆经济》2004,(5):29-31
BOT(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采取特许权协议授予国内外私营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满后,该基础设施无偿交  相似文献   

12.
柳青  王永祥 《开放潮》2003,(2):37-38
“2003年将告别垄断,全面开放市政公用市场”,这是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日前结束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的。 据悉,建设部在日前颁发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指出,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市政公用  相似文献   

13.
一、BOT的含义及特点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邮政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邮政服务代理制,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一经授权,均可经营邮政业务。邮政业务代理制是指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将商标、品牌的使用权和业务的经营权等授予代理人,代理人自行提供场地、人员、设备等其他必要的投入,按行业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要求自负盈亏,并通过发展业务取得合法收益单位、个人均可经营邮政业务  相似文献   

15.
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主要是推动专有经营的改革.一是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事业市场,改变仅由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鼓励社会资金、鼓励外资投资兴办市政公用事业.二是改革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政府部门主要履行公共资源配置、市场监管职能,企业成为经营活动的主体.建立和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加强运行安全监管,促进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朱彤 《辽宁经济》2006,(1):24-24
市政公用事业是为生产、生活提供基础设施及共同条件的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主要包括城市供水.燃气、供热、公交、环卫、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公用和公益性,产品和服务价格受政府控制等特点.与其他工业类、服务类行业比.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大.市场化发展比较困难,存在各类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多元主体下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日益普遍,企业经营目标由原先单一的为所有者服务,向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和多方面利益群体服务的目标转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合理地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已成为完善企业经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前提,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企业绩效评价并试图建立一个多层面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公私合营制度结构中,政府并非将所有风险和经营权转移给民营机构,而是通过固定支付的机制、经营成本的行业监管基准以及利润分配方式,限制分配给民营企业的"超级垄断"超额利润。政府通常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将公众服务设施的整修、建设、经营、维护及管理工作全部或部分承包给民营合作伙伴,而民营机构则在项目的设计、建设、服务和资产利用方面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底,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市政供水行业--计划经济的区域性垄断经营的格局将被打破.而对市场竞争的逼人形势,天津供水企业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快推进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商业特许经营区别于政府行政特许,是指特许方将所拥有的注册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及其他成为营业象征的标志等,以授权形式(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许可被特许者(受许方)使用,并给予人员训练、组织结构设置、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