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沂  杨超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8):59-62,109,110
中哈原油管道目前油源供应区域的产量在不断递减,必须加紧实施管道全线增输改造项目,并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从哈国最具资源潜力的曼格斯套和滨里海油区吸引大量资源,以保障管道的油源供应.目前,曼格斯套和滨里海油区生产的原油出口欧洲/地中海/波罗的海市场的效益优于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向中国出口.为有效地吸引哈国西部及里海地区资源长期稳定地配置到中哈原油管道,必须降低管道现行运行成本、提升管道竞争力,并优化哈国原油接收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2.
任雁群  徐之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27-32,109
2012年7月哈萨克斯坦《长输管道法》正式生效,之后哈国陆续出台一系列政府命令对该法进行完善和细化。该法律旨在保障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及生态安全,保证哈国境内原油和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可靠及高效运行;并以法律的形式优先保证哈国内用户对原油及天然气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出口销售。该法规定了在长输管道领域哈萨克斯坦政府拥有国家优先权,并提出了国家运营公司的概念。该法规定的国家优先权、国家运营公司及长输管道油品接入顺序将影响中方股东对合资公司的掌控,并可能对哈萨克斯坦通过中哈原油管道向中国方向输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与我国陆路相通,是我国较为理想的进口管道气资源地。中亚地区天然气外输管道的博弈相当激烈,分为北向通道(通往俄罗斯)、西向通道(跨里海)、西南向通道(通往伊朗)、东南向通道(通往阿富汗)、东向通道(通往中国)。铺设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对于维护油气资源国和消费国的共同利益十分重要: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利于改变中亚现有天然气出口格局,保障中亚地区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各国在中亚天然气管道上的博弈给中国带来了契机。项目建设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石化》2013,(6):5-6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缅甸段)全面收官6月4日,中国石油宣布,历时三年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已建成,随时可以投产试运行,这成为继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中国第四条油气进口陆上通道。始于缅甸西海岸终至中国云南省的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全长800公里,管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至2007年底,中国国内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6万千米,其中原油管道1.7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2万千米,天然气管道5.1万千米。2007年,中国西部原油管道建成投产,成品油管道加快了“北油南运、西油东送”的管网建设步伐,川气东送管道正式开工,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建设方案基本确定,三大陆上油气进口战略通道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管道工程技术获得多项重大突破,X80高钢级的管线钢开始得到工业性应用。中国第四次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已拉开序幕,未来几年中国油气管道工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管道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管道制造业将加强专业化整合,管道建设将逐步实施EPC管理,管网系统实现集中控制、灵活调度。随着中国油气管网的进一步完善、陆上进口油气管道的建成和沿海LNG大规模引进,建立全国性调度中心及区域调度中心将是今后管网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经济》2006,(2):71-73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同时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西油东送大动脉由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干线与中哈管道共同组成。其中,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西起乌鲁木齐市,途经新疆、甘肃两省区,终点到达兰州市。西部管道建成后。将以现代化的管道运输替代原有的铁路运输,将新疆境内的原油、成品油输送出疆:并将新疆境内、甘肃境内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成品油输送管道连接起来,从而形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调管网。目前,我国正增加投入,加快塔里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步伐,努力争取再拿到一批油气储量和产量,立足国内提高油气供应能力,与进口邻国天然气相结合,在条件成熟时尽快部署第二条西气东输大动脉。此外,由于我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快石油资源保证能力的建设,其中就包括建设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原油出口多元化,哈萨克斯坦引进外资合作建设原油外输管道与利用自有资金巩固管道输配能力相结合,已基本形成“西向、北向、东向”三向管道与“一港口”相结合的多元化原油出口格局。随着哈国原油出口通道的新建及扩建,原油管道输送及调配能力可以保证哈国90%自产原油的出口运输。中哈原油管道新增油源主要来自西哈和滨里海油区,未来实行统一管输费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获取油源的竞争力。我国应力争与哈国签署长期输油协议,以便于中哈原油管道安全平稳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专家观点     
中亚三国天然气资源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丰富,预计可建成生产能力1560~1700亿立方米,外输出口能力约900~1000亿立方米。专家认为,中亚三国有联合向中国年供天然气200~300亿立方米的资源储量基础,可作为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在日前由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中国油气勘探论坛———对外合作战讨会”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俄油气管道资源研究组的专家说,目前,中亚三国己探明约500个油气田,探明剩余原油可采储量24.…  相似文献   

9.
2010年俄罗斯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小文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4):24-29,111
受国际经济环境好转及油价上涨等利好因素影响,2010年俄罗斯经济逐步走出危机,能源工业稳步恢复,油气产业各项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原油产量突破5亿吨,原油加工量2.4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2和5.5;原油出口量2.48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成品油出口增长8.3,至1.31亿吨;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外汇收入分别为1290亿和6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0和48.3;天然气产量和出口量分别为6490亿和1791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1.2和6.4;天然气出口外汇收入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在管道建设方面,2010年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和俄中原油管道建成投运,波罗的海管输系统二期线路工程完工,"北流"天然气管道开始建设,"南流"管道也与所有管道途经国签署合作协议。在油气政策方面,2010年俄政府编制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专项发展纲要,批准了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2020年前油气田综合开发规划,制订新的矿产资源开采税税率并继续推行关税优惠政策,逐步放开大陆架开发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我国油气管道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蒲明  马建国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26-34,105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约8.5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2.2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8万千米。2010年我国重点建设的管道工程有中亚—中国及西气东输二线、中哈二期、中缅、陕京三线等天然气管道;漠大线及大庆—锦西、日照—仪征、日照—东明等原油管道;甬绍金衢、长娄衡郴、贵阳—桐梓、樟树—上饶等成品油管道。我国已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资源多元化、调配灵活化、管理自动化的产运销体系。天然气管道成为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重点,河西走廊等油气管道走廊带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积极构建省内天然气管网;与煤制天然气项目配套的管道正在加紧设计和建设。"十二五"全国将新建天然气管道4.5万千米、原油管道0.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2万千米,到2015年我国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万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