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位企业领导者无不关注于此,实践于此。与成熟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着一些先天的劣势:如企业实力有限,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业绩易受市场环境影响;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较弱;员工职责不明确,易出现“因人设岗”、“多头领导”、“越级管理”等现象;决策者(老板)对员工的评价及考核不够规范,个人喜好往往决定职位及薪金的升降,等等。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基层干部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别人的“脸色”,尤其是看领导的“脸色”。他们时时揣摩领导的心思,把领导的好恶作为办事的出发点,领导“脸色”的“阴”和“晴”,决定了他办事的心情和成效。按理说,看领导的脸色并没错。一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领导干部,他的心必然与群众相通的,脸上的表情与群众的表情肯定是一致的。既然一致,不妨换个角度,还是多看群众“脸色”来得更直观、更实在。  相似文献   

3.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排除思想和行为障碍,促进企业发展,是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过去,一提起思想政治工作,就大谈其谈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而避开领导这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中国这个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领导自身做起。 一、提高领导者的自身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领导的素质高,那么领导能力就强,反之,则弱。只有努力增强领导者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树立领导者高大形象,他的凝聚力、向心务、推动力才能蕴藏在群众之中。 首先,应从提高领导者的理论素质着手,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认真学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深化改革,搞活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江苏省滨海县大套乡任职多年,感到工作难搞、村官难当的问题的确比较突出。但是,实践证明,只要真正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办,做到“四要”,即使再困难、基础再差的地方,村官也能当好。一、自身要正。作为一名村官,天天与群众见面、日日和群众打交道,你对群众了解,群众对你更清楚。因此,特别要注意自身形象,决不能将自己及亲友们应承担的税费、集资款、义务工等摊到群众头上,耕田、耙地、打水、收割、饮水、用电等少给钱甚至不给钱这些小便宜都不能占,更不能大吃大喝。只有自身正,和群众讲话才有本钱,在群众面前才…  相似文献   

5.
时下,许多单位采取民主投票的方式,测评、考核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一般得票多的是两种人,一种是任劳任怨、业绩突出、领导信任、群众拥戴的人;另一种是被称为“老好人”的人。 “老好人”一般人缘“好”,处世圆滑,人云亦云如“墙头草”;或是自私、狡猾、专为自己算计。一是怕引火烧身,对不良倾向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好我好大家好,最终是单位受损失。二是避重就轻,处理棘手的事情是能拖则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必为了公事,伤了私情。三是趋利避害,为了干群关系,不当“出头鸟”,话拣好的说,事拣好的干…  相似文献   

6.
1.魁力型领导的定义及其特征所谓勉力型领导(CharismaticLeader)是指运用志力型影响力来实施领导过程的领导。怎力型领导的权力来自下属对领导者超凡的能力和个性魅力的崇拜,下属团崇拜领导者而愿意接受他的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古典组织学派代表人物韦伯在研究组织的领导类型时就提出过“怎力型影响力”的概念,认为这种影响力是领导者的一种个性品质,这种领导者具有超凡的或者至少是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他与追随者之门依靠非理性和感情性的纽带来联系。由于这种领导者不拘泥于理性和传统,所以往往能成为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当今的…  相似文献   

7.
时下,在基层干部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别人的“脸色”,尤其是看领导的“脸色”。他们时时揣摩领导的心思,把领导的好恶作为办事的出发点,领导“脸色”的“阴”和“晴”,决定了他办事的心情和成效。按理说,看领导的脸色并没错。一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领导干部,他的心必然与群众相通的,脸上的表情与群众的表情肯定是一致的。既然一致,不妨换个角度,还是多看群众“脸色”来得更直观、更实在。群众的“脸色”实际上是鉴定干部工作好坏的一面镜子,也是正确评判干部政绩的“显示器”。干部为群众办事,就要多看群众的“脸色”,因为其中…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常山县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建立了“民情沟通日”制度。几年来,常山县“民情沟通日”活动已经走进了常山千家万户,成了各级领导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的桥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效果很好。可以看出这是一项“听民声,顺民意,解民忧,促发展,建和谐”的好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领导问题在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领导者作为领导这一客观过程的实施者,这种主体地位更加决定了一个领导者的素质、修养以及能力在整个团队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那么,什么是领导者?领导者的作用以及任务是什么?怎么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才能使团队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人”是创造“三无”乡镇之关键姜玉德徐才兵“三无”乡镇的标准是无违法批地、管地、用地,目的是保护耕地。批地是“人”,管地是“人”,用地还是“人”。可见,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由领导到群众有着强烈的惜地意识。“批地”是领导者的职责。该谁批,就谁批,批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对领导者影响力的再认识在管理过程中,尽管影响一个单位运转效能和管理好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极为重要而直接的因素是领导者的影响力。葛佩帆女士认为,领导者要有效实施其管理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靠“威权(Power)”:利用你的地位,不顾别人意愿,强迫他们照着你的决定行事;二靠“威信(Authority)”:运用影响力,让别人心甘情愿地照着你的决心行事。按照管理学理论,无论是“威权”,还是“威信”,实际上都是领导者的影响力。“威权”实际上就是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威信”则是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在过去的工作中,自己自觉…  相似文献   

12.
现在经常听到“有关部门”这个词,什么“希望有关部门”,“要求有关部门”等等。好像“有关部门”一词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笔者发现,凡使用“有关部门”一词的领导和单位,大多是有些“苦衷”的。出了什么麻烦事,由于情况复杂牵涉面大,一时找不准具体对象,又要有个交待,只好拿出“有关部门”来应付;某些方面的工作没做好,群众的意见较大,但或许是责任者来头大,也或许是领导者有意袒护,就用“有关部门”来暗示一下。总之,“有关部门”这个词,给人一种在玩“猫腻”的感觉,成了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滥用“有关部门”一词…  相似文献   

13.
屈指一算,我在村里当会计已有20多个春秋了。在这20多年的会计生涯中,为了护理集体和群众的钱财,也真得罪了一些人。有时想想,觉得自己太死板、固执,怎么连自己的“顶头上司”都不放过呢?但我又细想:管好账、理好财,是一名村会计的工作职责,对不合理、不应该的开支费用,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如果只要领导签字,就“一笔带过”,这样做我于心不忍,群众也不会答应。我被“夹”在中间,做账棘手,工作相当难,有时真不知如何是好。但我有一点是清晰、明朗的:群众信任让我当家理财,我就要维护群众的利益。所以得罪人也在常理之中。2004年6月间,为一笔不合理的开支,我得罪了一名“上司”。事情的原委是这样:2003年秋天,几个闲得心发慌的城里人(某部门的领导),到乡下来钓鱼寻找乐趣。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农村信用社在“依法治社”的同时,提出了“以德治社”。这对提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遣德修养,椎进农村信用社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谈“以德治社”,绝不应偏废“依法治社”。“以德治社”是治社、兴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领导者要率先垂范,做到“官德先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对下属都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先正己”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信用社实行“以德治社”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所以,领导者在塑造高尚遭德…  相似文献   

15.
1992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刚刚高中毕业的我被推选为村会计。面对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有这许许多多的群众关心、支持我;忧的是自己虽高中毕业,但对于“会计”二字的含义尚不清楚。看来,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会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前任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可从支书那儿了解到,由于本村“文化人”太少,已连续多年没有一个像样的村会计了,每到年终报表,都得高薪从外村聘请会计人员来忙活几天,况且都是完成任务了事,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可参考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6.
时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搞得轰轰烈烈颇有成效。然而少数地方则死水一潭、散沙一盘,毫无起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极少数基层领导以权谋私唯利是图,职工“看破红尘”,得过且过。有的领导以自我为中心,对阿谀奉承者春天般热情,对与我“抬杠”者秋风般冷酷;有的领导评先进定党员,不认德能勤绩为标准,而看他有无后台、是否“进贡”;有的领导改工效挂钩为关系挂钩,亲我者钞多,远我者钱少;有的领导宁爱庸人排斥贤能,因庸人听话利其领导,贤能太能“喧宾夺主”;有的领导会上慷慨激昂要扭亏,气势夺人讲保付,会后则见缝插针“斗地主…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认为自己和国家干部不一样,不是‘飞鸽牌’,而是‘永久牌’,不敢得罪人太多,自己手中的制约办法少。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硬了,群众又骂是歪嘴和尚念经,是‘土皇帝’,常常是上面批评下面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工作不敢碰硬,遇到难题就回头,见硬就弯,上下推卸责任。随着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我发现自己一切的想法是错的,……”。这是昌宁县一名普通的“村官”在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中的内容.也是昌宁县大部分“村官”的“心病”。为解开“村官”的“心结”,昌宁县通过创新“村官”选任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为新农村建设全面打造新“村官”。  相似文献   

18.
一是“领航支书”村支书要吃透“上情”,对上级党委、政府在现阶段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全面了解,重点把握;找准做好本村工作的切入点,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二是“贴心支书”村支书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常念“百家姓”,常串百家门,常听百家言,乐解百家忧,用真实行动赢得群众信任。三是“榜样支书”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要求党员、群众做到的,村支书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和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19.
“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为痴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渔政船员,我们苦的滋味胜过咖啡,痴的程度不亚于移山的愚公。我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天地可昭,我们对渔民利益、安危的关注,超越自身。多少风雨的日子,我们抗风浪、跨险阻,伴着自己要倾注毕生精力的事业,走了一程又一程;多少欢乐的日子,我们与大海相伴,和着自己工作的收获、成果,笑了一回又一回。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与乡村干部群众交谈时,常听他们说到“黑头村官”一词,甚感疑惑。细一了解,原来是一些村在换届后村干部滥用权力自行“聘用”的村级配套干部,这些人或是落选的村干部,或是嗜用拳头的“能人”,或是宗族宗派势力代言人,因其未经群众公认,也非乡镇党委考核任命,故而群众把这种“暗箱”操作产生的“村官”戏称为“黑头村官”。这些村为什么乐用“黑头村官”呢?原因有三:其一,村主要干部为摆平换届中与宗族宗派和落选村干部等各方的关系;其二,村委会的干部们为报答选举中投票支持自己的人;其三,村主要干部利用横行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