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跨部门协调机制做出新的尝试,为以后进一步的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现行"条块分割"行政体制、协调手段缺失、缺乏行政协助制度三方面剖析了重点工程项目跨部门协调机制不顺畅的深层次原因,借鉴其他国家和领域行政协助制度、部门间协调机制等先进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合理、科学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新型跨部门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结合省情行情,积极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通过建立贷款项目效能监察、风险贷款追偿和预防职务犯罪"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构筑坚实防范壁垒,严防案件和责任事故,促进业务经营稳健运行和有效发展。一、立足"三个需要",搭建"三位一体"运行平台河南省分行立足"三个需要",着手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着环境公益诉讼与损害赔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交叉、生态环境损害磋商程序与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磋商程序的衔接如何协调问题。本文从厘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的磋商与诉讼衔接规则、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司法确认的审查标准与内容、建立生态环境修复的监督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纠纷解决机制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中,湖南省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压实责任、认真清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清查结果表明,湖南省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较好、储存安全、运作合规。一、主要做法(一)建立机制、压实责任。湖南省作为试点省份,于2018年9月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大清查省级协调机制,设立了办公室和5个工作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各市州、县市区均按要求建立了大清查协调机制,各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及赶超战略的实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观念的匮乏,导致资源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被人为地割裂,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系统的强性约束作用将日益增强,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亟待建立和完善两者之间内在的协调机制。一、四种协调机制的内涵1.利益平衡协调机制:基于利益主体对利益平衡的追求随着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分工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并得到发展,参与市场交易的生产经营者也逐步演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这些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6.
海域使用权分层确权及其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逐渐从平面开发利用向立体层面开发利用过渡,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尝试海域空间的多层次开发利用活动,而海域多层次利用中的使用权问题也已成为海域进一步有效利用的限制条件。文章对海域多层次利用过程中的海域使用权的分层确权做了具体界定,将其分为水面层使用权、水体层使用权、海床层使用权、底土层使用权和综合使用权;同时,对海域使用权分层确权的协调原则、协调手段进行了研究,并从确权前、确权中以及确权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了海域使用权分层确权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华  朱英 《水利经济》2013,31(1):43-47
分析美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的法律制度、机构建设、损害救济模式3个方面的特点,剖析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存在的缺陷,总结提出美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对法》、建立流域性指挥协调机构、构建多元化的污染损害救济制度3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性举措.福建省厦门市从实际出发,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走出一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新路子,即在决策层上实行"规划、项目、投入"三统筹;在统筹协调工作上建立"三个保障",即政策保障、体制保障、机制保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推进"四化"进程,即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  相似文献   

9.
保险市场的自律一般由行业自律、企业自律和从业人员自律三个部分所组成。这三个自律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统一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彼此渗透、互补、监督,正常操作,良性运行,就能有效地形成自律的机制,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一、搞好行业自律,这是建立健全自律机制,防范化解经营风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从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份的情况看,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改革是相对容易进行和达到目标的,但内部机制的改革则要艰巨得多,主要表现在目标如何确定、需要多长时间以及与坚持信贷支农的方向如何协调等。但内部机制改革是农信社深化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在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改革后做到“换汤又换药”,促进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呢?本文分别从内部机制改革的立足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改革后尤其是实行县一级法人体制后农信社内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以及农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农地制度改革的动因,阐释了农地制度改革保障粮食安全的价值。进一步,从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层面,剖析了农地制度改革保障粮食安全的要素驱动机理,并在识别障碍梗阻基础上,从强化粮农利益补偿机制、健全新型主体利益保障机制、完善社会资本利益约束机制、建立技术投入利益回馈机制等层面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农地改革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成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要尽快在粮食部门上下形成一个统一、协调、高效、快捷的质量监管协调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健全粮食质量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各省级粮食部门要抓紧建立粮食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和完善原粮卫生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导致农村土地的人地矛盾凸显,对于释放农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所窒碍。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关注土地承包权的退出问题,旨在协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在分析既有法规政策与改革试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当关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从立法、自愿有有偿三个维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奉节、巫山、巫溪三县由于公共管理创新机制的缺失、区域生产要素积聚平台的缺失、资源开发协调机制的缺失、公共管理规模效应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一直被贫困所因扰.因此,需要把自然条件、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相同,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强的三县统筹整合开发,三县合一,撤县设区,建立三峡旅游经济开发区,培育区域城镇体系和生产要素支撑平台以及新兴产业群,实现区域资源统筹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15.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在"定位把握、关系协调、实施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各级各类、明确定位,做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内的统筹衔接;二是调整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空间分区思路,与其他规划做好协调;三要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制度、完善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四是要加快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以规划为依据的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6.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明晰了土地产权关系,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提供重要的制度基础。本文对农地退出中退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结构以及利益冲突进行分析,从农民、集体、国家三个层面构建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农民利益保护机制、集体利益保持机制、国家利益保障机制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国家设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放宽了对农地抵押贷款的法律限制,在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解决融资增效的同时,试点地区也出现了诸如农地抵押贷款政策与法律协调等困境。对此,可以选择的解决路径有,建立土地银行,加大银行融资放贷能力;强化政府涉农政策扶持力度与协调能力;制定专门的土地融资法律法规,规范农地抵押贷款程序;建立长期低利息与税收优惠等政策,强化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养猪业环境面源污染加剧、邻里冲突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仅依靠市场或政府来治理养猪业污染效果甚微,必须注重猪场周围农户的参与治理,基于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天然耦合性,发挥社会资本的价值和作用,构建"政府、养殖户和周围农户"三元结构模型,促成养猪业环境协同治理,并通过建立养猪业环境协同治理的主体合作机制、信息交流机制、过程监管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吉林省探索建立了“法律进乡村”长效机制。首先是建立协调配合的推进机制。由吉林省农委作为牵头单位,吉林省司法厅等8个部门为责任单位,明确了各自职责和任务,建立例会制度、定期述职制度、联合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等制度,充分发挥了整体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公正、不科学的制度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贫困分三个层次,高度贫困是指生存艰难,中度贫困是指财富匮乏,低度贫困是指生活缺憾.对于三个层次的贫困应区别对待,即消除高度贫困,减少中度贫困、减缓低度贫困.反贫困有赖于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高度贫困;二是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反贫困机制以减少中度贫困;三是建立以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机制以减缓低度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