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谓“站在巨人肩上”,人类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积累才有进步的,人们都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着。股市也是这样,要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必自己从头去悟。假如一个人不学习现有的股市知识,而自己从头开始,只从自己的操作中去感悟市场,总结知识,哪怕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也不见得能取得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天津医科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129名医学生进行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问卷调查,包括医学生对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认识、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成情况、“医学生信息检索”课学习情况等方面,分析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医学生个人知识体系构建的“医学信息检索”课内容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知识社会就是学习化社会。这是因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学习化社会是最切合人性的社会,这就是知识社会要树立"面向未来"的学习观的缘故。学习化社会有相应的定量标准。在学习化社会中,要建立学习化组织,开展学习型教育。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社会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理想场所,它呼唤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到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和谐社会中,人的一生应不满足于所学知识,需有目的、有选择学习有关知识,使整个社会对每个人提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韩梅 《魅力中国》2010,(31):431-431
当前传统教育中仍存在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现象。教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对书本知识、运算、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还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主体性教育。诱思探究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变革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亲自参与课堂活动.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终身学习意识和丰富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海霞 《魅力中国》2010,(8X):45-45
<正>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情感。所以,想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需要教师激发、保护。兴趣无论对于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形成,还是对于推动人探寻知识、激励人不断钻研、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废金属机械加工技术管理知识、经我们与广西共同协商,于三月廿五日在林州市联合举办金属回收机械技术训练班,学习对象主要是培训打包机手和维修保养人员,共计四十人参加学习。其中:广西十九人,湖南省二十一人。邀请宜昌市金属回收机械工业公司汪致中等三名老师授课,主要讲授金属打包液压机的原理,性能及维护保养知识和电器部分。剪切原理和现场安装,采取以学习理论为主,与现场实践相结合讲解的方法,通过十三天时间的学习,使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若能使学生会学知识,则必能使之终身受益,因而也就更为重要.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单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方能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毕月光 《魅力中国》2014,(1):214-214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需要记住的知识多,但这唼知识在应用的时候都非常灵活。不能单纯的靠死记硬背来记忆。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知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先理解后记忆。一种是先记忆后理解,到底哪种更好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学习会计知识的两种模式到底哪个更好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用的较多的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所做的就是如何高效的向容器中塞人备类知识."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的不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强调的不再是学会什么,而是如何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发现的乐趣,使学生从"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思想者、创造者.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用的较多的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所做的就是如何高效的向容器中塞人各类知识."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的不再又仅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强调的不再是学会什么,而是如何学习.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发现的乐趣,使学生从"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思想者、创造者.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了解文化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文化知识影响到语言学习者的各个学习阶段,对学习者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教学的策略是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室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面临信息丰富与“知识贫乏”,学习的“浮躁”,旧的思维模式,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的挑战,为此,必须要做知识经济的先行,从“知识传播”变为“知识生产”,努力成为教学辅导员和教学辅助人员,注重素质教育,开放人类潜能,注重天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敢于提问与发明创造对每个人来说,要想获得知识和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与成绩,都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深造,一步一步地更新知识。发现、发明、创造也是如此。一个人不可能凭空创造,不能无中生有,他的创造发明应...  相似文献   

16.
文燕 《发展》2012,(8):128-128
兴趣是推动人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内驱力。在语文教学中,兴趣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深思的问题。如今,在新课改的引导下,教室的天地广阔了,儿童的生活经验走进了课堂教学,语文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绽放出一朵朵鲜活的教室之“花”。笔者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沈岚  鞠保全 《魅力中国》2010,(15):15-15,17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全党同志应深刻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加紧学习,不断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在党内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知识层出不穷,迫切要求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努力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俊胜 《西部大开发》2010,(4):132-132,149
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将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但语言的习得更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游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英语教师须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琳珊 《魅力中国》2010,(34):336-337
现代人要学习什么?哪些知识与本领能使人终身受益?人们会肯定地回答:“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其中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在学校里能学习什么以及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终身学习者。《英语课程标准》也把学习策略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