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但应试教育上普遍将城市化率划定在40-50%间。城市化实现GDP腾飞,实现打造国际城市的梦想,更帮助农民、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等实现了赚大钱的梦想。然而,城市化带来梦的同时也带来了痛。交通拥挤、住房紧  相似文献   

2.
丁峰 《上海房地》2013,(10):14-14
一、城市化的影响和结果 按照城市化的概念,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美国社会学家霍普·蒂斯代尔认为:”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聚过程。其发生方式有两种:集聚点的不断增加和单个集聚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只要城市存在规模上的扩大或者数量上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就在进行之中,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意味着从集聚性较弱的状态向集聚性较强的状态转移。”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理解费孝通与霍华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流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应该回归到城市化问题分析的中心.不合理的人口流迁会带来"城市病"和"乡村病"的双重困境.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加上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特殊的制度性约束,中国城市化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流迁问题.本文重新解读了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突出人口流迁的难题,探索人口流迁的道路,把社会城市作为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以此来理解费孝通和霍华德的城镇思想,这对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合理流动和重新分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化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积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然而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发展,这将阻碍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建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必须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化的发展。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及城市用地规模的向外扩张。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及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土地向外扩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1996年,我国666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约有19510平方公里,是1981年233个设立城市建成区面积的7438平方公里的2.62倍。1995年全国171000个建制镇(乡镇以上)占地152800平方公里,是1990年10126个建制镇用地的8250.8平方公里的18.52倍。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农民转入城市的增加,又一次诱发了人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社会学家在评价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大多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时期里走完了城市化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4%,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正常标准轨迹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更多地呈现出表象的城市化,即注重于城市人口比重、城市规模等硬性指标.本文旨在对我国表象的城市化进行探讨,认为目前的城市化存在大量“被动”现象,表现在统计的被动和空间的被动迁移.此外还分析了这种城市化模式下将产生农村土地的占用、城市新贫困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对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落脚点是空间城市化的扩张规律。文章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及产业、人口和空间3个维度;介绍了钱纳里定律,并将空间维度纳入该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空间城市化起步于工业化初期,加快于工业化中期,且在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仍将长期持续。韩国、美国和日本等OECD国家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因此,对于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而言,城市空间扩张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建立高效的农地转用制度紧迫而必要。为此,一方面,我国需要从技术角度加强政府规划和监管;另一方面,加快改革现有行政垄断的农地转用制度体系,以市场化为导向探索建立土地征用与农民自主流转并存的新制度,逐步形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化质量视角对城市化阶段的再划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用一条拉直的S型曲线概括了城市化发展的3个阶段。城市化率30%为一重要临界值,在此之前,为城市化起步阶段,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速度较为缓慢;在此之后,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近现代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变迁和人口变迁的结果。城市化的进程发展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下进行的。在城市化这一过程中,社会的变迁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城市化的动力、影响因素做简要分析,并对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应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教育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人口教育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教育结构是我国城市化的格兰杰原因;不同教育层次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不同教育层次对城市化进程的贡献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人口教育结构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城市化的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够产生巨大优势:集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可以降低流通费用;集中有利于促进学习和刺激竞争;有利于融资;集中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是,这些集中在给城市带来优势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社会问题,城市社区出现各种社会病态现象.本文从立宪的高度,着眼于长期考虑,思考一些原则性问题,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确立规则,以从长期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提供宪法基础和制度基础,为城市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给城市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因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变量,所以每一项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萎缩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家庭规模变化与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流动人口的发展会造成社会管理问题;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会对社会稳定、就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平均年龄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养老保险压力剧增,以及医疗资金需求的膨胀。  相似文献   

14.
舒小兰 《中外企业家》2014,(12):145-145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发展将对全球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我们经济的迅猛发展,但也给城市危机管理带来了众多的挑战。本文从城市化进程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2-2008年间我国1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指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从全国总体样本来看,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城市化进程均对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人口城市化进程的作用是土地城市化进程的近2倍。在分区域研究后发现,人口城市化指标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在东中西部依然显著,且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土地城市化指标的作用则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且从数值上也比人口城市化指标小得多。这说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新型城市化的核心应是人口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1978年城市化18%,2006年43%,估计未来十年城市人口将会占到50%,中国城市人口原来不到2亿,2006年5.7亿,未来十年将会达到7.5亿。一、城市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现代城市的产生是产业革命发展的结果,城市的出现已有5000年的历史。我个人认为还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速率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6-2007年间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7年间,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增长约15%;与全国范围内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同,广东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当地小城镇从事乡镇企业或从事商业服务业以及进入大中城市从事传统行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问题;应该在深挖这两种途径的潜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有效途径;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是解决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给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达3倍之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收入差距造成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这种流动直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保持人口数量的适度增长对于经济相对高速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本高度集聚的城市是必然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