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长期照护概念从"长期"和"照护"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从长期照护模式分类、长期照护评估机制、法律法规和保险制度等方面介绍各国研究状况,提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制度的建议:满足照护需求,构建合理的长期照护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培养优质的长期照护人才;健全法律法规,构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护理津贴,合理分担财政负担;发展评估,及时干预老年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许多国家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政策选择。但长期照护保险并不是万能的,它有天然的脆弱性。本文从资金的可持续性、管理、服务、评价科学性方面考察了日本长期照护保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保险制度结构、服务内容、三险关系、管理运行角度分析我国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脆弱性及所面临的风险。根据长期照护保险的制度特点,提出对策建议:在制度结构上保证统一性和差异化并存,中央和地方权责对等、界限分明;在服务层面要标准化和多元化并存,注重预防体系的构建,发展和扶持相关产业,细化照护机构功能性分类和层次性分级,制定科学的服务标准;界定医养结合相关概念,促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国际上已开展长期照护保险的国家(或地区)的财务制度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了税收制、保险制两种资金筹措方式及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累积制和部分基金累积制三种财务运作模式在各国的实践及其优劣,结合国际案例对长期照护保险的收入、支出与费率的决定与精算,如何维持财务安全与永续的安全准备机制、费率调整机制、费率调整预警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虽然各国(或地区)基于不同价值理念、经济实力、制度体系等因素而选择了不同的财务制度,但这些经验为我国将来构建长期照护保险财务制度顶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5.
不同福利国家制度有着不同的家庭政策设计逻辑,进而衍生出不同的长期照护制度。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多出现在"法团主义"福利国家;长期照护津贴制度则表现为普惠制的社会民主模式(Scandinavian国家)、资格审查的救助模式(东欧、南欧、Anglo-Saxon国家)。本文认为,在我国福利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福利制度的碎片化特征使得中国不可能实行单一的且同时覆盖所有人群的长期照护制度。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中国福利制度的设计逻辑,考虑不同人群;被城镇职工保险覆盖的人群可以试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而不被城镇职工保险覆盖的人群,则可建立资格审查式的长期照护津贴制度以资助最需要帮助的家庭。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发达国家(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养老和服务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梳理了发达国家(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理论进展及实践经验,研究表明:(1)长期照护服务体系遵循"就地养老"的照护理念,目标是通过连续性照护进行资源整合,主要有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三种模式;(2)不同融资结构和服务提供情况作用下形成五种服务体系支持类型;(3)服务的需求预测主要通过马尔可夫循环仿真模型树结构实现。最后针对我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实现多元协作模式、系统高效的老年服务设施规划、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有关中国长期照护模式的选择,国内多关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模式,对英国的老年人照料模式关注不足。英国特有的制度设计理念能够为正在开展长期护理制度试点中的我国打开全新视野。与英国全民免费医疗体制不同,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以需求审核和家计调查为特点,具有社会救助的性质,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在照护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既对非正式照护提供一定的津贴补助,又通过机构照护和居家照护两大正式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照料,其中使用社区居家照护的人数远高于机构照护。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财政开支吃紧的背景下,英国以整合照料为重点开始实施一系列提升绩效和优化服务的改革。英国的长期照护制度理念及改革实践可以给探索中的我国带来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合理界定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受益人群以实现社会公正;二是如何实现整合式照料,将医养康护、预防充分结合,提升长期照护效率,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老年长期护理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急剧增加。但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主体——家庭,其照护功能却在不断地弱化,专业护理机构的发展也相当缓慢。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如何提供有效的长期照护服务,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在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上寻求突破。本文通过比较国外三种典型的老年长期护理制度模式以及分析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制度发展的总体思路,并从法律法规、资金筹集、覆盖范围、供给主体、费用支付等五个方面,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服务需求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养老服务问题尤其是长期照护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针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的讨论呈现出外在一致性和内部矛盾性并存的局面。基于护理需求高速增长的现实,学界对长期照护保险建设的必要性达成共识,但在照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方面存在分歧。长期照护保险的筹资方式与筹资渠道、服务类型与队伍建设以及制度模式的选择更是学界争议的热点。中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正处于试点发展阶段,在资金、服务、立法、制度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建设已比较完善,在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国空巢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应该是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这一体系的构建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机构、社区是载体,社会服务组织是主力,专业人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了这几个方面的作用,才能破解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设计、运行效果及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将长期照护保险作为独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我国尚属首家。本文从保障政策、筹资机制、照护评估、成本管理四个维度对南通市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实施该制度,南通市实现了长期照护社会保障的"制度化",促进了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化",形成了长期照护评估的"标准化",实现了照护保险城乡一体化。但是该项制度还存在专业照护服务不完善、基本照护资金过于依赖政府投入和医疗保险基金、保障范围小等难题。基于南通市的实践,我国应尽快建立全国性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厘清该制度的定位,建立可持续的保险筹资机制,破解老龄化严重态势下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难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鲜有研究将供给效率评估应用于我国长期照护商业保险领域。本文运用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法,对我国保险机构的长期照护保险供给效率进行评估,揭示了近年来我国长期照护商业保险供给效率的趋势变化和改进路径,并构建数理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的供给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专业性保险公司的长期照护保险供给效率较综合性保险公司并不具备优势。市场份额对长期照护商业保险供给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营业费用率对长期照护商业保险供给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因此,扩大长期照护保险市场份额,降低营业费用率,有助于提升长期照护商业保险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台湾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失智、失能、虚弱等需要照护的人口也日益增加。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失能人口的福祉,台湾适时推出了长期照护制度。本文首先从台湾推出"长期照顾十年计划"所面临的人口背景出发,追溯台湾长期照护制度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展示了台湾"长期照顾十年计划"的规划、运作、管理、执行状况。台湾在长照十年计划中对服务对象与项目、给付方式与标准、财务筹措与费用估算、专业照护人员配置与任用、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引入民间组织参与管理、管理制度整合等各个环节都拥有完善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正式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开创了亚洲国家以社会保险形式分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费支出的制度新模式,之后该制度更成为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竞相模仿的典型。中国和以色列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有着"共通之处"。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可以借鉴以色列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创新经验,通过进一步协调好养老模式方面的家庭与社会化关系、保障形式方面的资金与服务关系、人才调配方面的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关系,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是应对银色浪潮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照护的供需矛盾、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资源短缺与服务能力低的矛盾十分突出。借鉴西方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融经济供养、医疗照护、日常生活护理、精神慰藉于一体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已迫在眉睫。老年长期照护既是一种制度体现,也是一种服务体系,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其中,政府是主导,家庭是基础,社区是载体、专业服务机构是主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资金筹措模式展开了多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目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存在立法空白、缺乏政策支持、筹措模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文献与实证研究,学者们认为,影响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资金筹措模式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建议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个人三方协作、多管齐下的资金筹措模式,以促进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的缺陷的研究,针对财务决策权力集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缺乏、以及内控制度全面预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探讨财务管理模式的构建和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我国学术界关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并重点就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筹资与给付、制度要素、实施步骤等内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最后结合学术界形成的理论共识和争议点,提出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增长,新加坡形成了以个人和家庭为首要筹资来源、以政府财政支持为最后防线、以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慈善捐赠等为补充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筹资体系。新加坡长期照护保障是多种制度相互配合的制度体系,在责任共担原则下清晰界定了政府和个人的责任、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新加坡长期照护保障筹资体系启示我们,在设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时应体现责任共担原则,理清政府和个人的责任边界,并注重家庭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荷兰的老年长期照护服务起源较早,相关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老龄化与失能化的双重冲击持续带来新问题,为此荷兰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并采取相应举措进行积极回应。基于"国家福利责任"理念,荷兰老年长期照护服务在经历萌芽、立法、改革等阶段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统一规范的需求评估、充分自由的服务选择权以及多元丰富的服务内容等一系列实践逻辑,保障了高质量照护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中国与荷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相似的问题,荷兰经验可为我国提供以下价值启示:制定和完善独立的老年长期照护法律法规;精准定位照护服务对象;扩大服务对象的自主选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