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雪元 《新经济》1995,(8):48-49
为了落实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确保我国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在未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特区)保持“香港原有法律不变”,国家赋予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广泛的立法自主权,使我国地方立法与香港特区立法形成重大差异。分析阐述这种立法差异,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政策法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一个春天,各位专家、学者在粤东地区最高学府汕头大学欢聚一堂,从经济的角度研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引下,香港的顺利回归,这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回归后的香港全面实践“一国两制”,这必将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新鲜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仅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的盛大喜事,也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增添了巨大的力量.如何在“一国两制”的模式下,抓住香港回归的历史机遇,着力推进沪港之间全方位高层次的经济合作,将上海浦东的开发推上新的台阶,已成大陆与香港两地经济的聚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统一祖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和实现台湾与大陆的统一,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从历史与现实出发,提出用“一国两制”理论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他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①“再没有‘一国两制’的办法更合理的了。”②“一国两制”理论是一个创造性的科学理论,它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找到一个最佳方法,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及维护世界和平找到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试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自此,“一国两制”从构想变为现实,这提高了我们对“一国两制”的认识.本文主要从经济领域,根据“一国两制”在香港一年来的具体实践,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香港的回归,随着香港与内地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广大港人正逐步加深对“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认知。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推动下,更是为了加快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于是在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 简称CEPA),启动建立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的经贸关系。CEPA是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下和世贸组织的框架内做出的特殊安排,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大陆民众对香港的支持与维护。在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由综合开发研究院、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穗港深经济论坛”于4月3日在深圳召开了第—次会议。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顾问组、香港政策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深圳市政策研究室等近30位专家、学者,就香港回归后穗港深经济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一些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项站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高度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创立的伟大构想,随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首先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内涵及广泛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不论在政治层面上,还是在经济层面上,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九七后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命运将会如何?无疑将是所有香港问题观察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济接轨辨义香港回归后,大陆与香港经济必然要“接轨”。所谓经济接轨,不是让香港“削足适履”来适应大陆经济,也不是让大陆“裒多益寡”去平衡两地经济。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总体方针和《基本法》指引下,大陆与香港经济的接轨必然是双向的、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接轨后的经济必然要求双方作出程度不同的、必要的、动态的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一年来,亚洲金融风波叠起,对香港经济冲击不小.但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特区政府和香港人民,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从容对付外来的各种压力.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在一国两制的继续实践中,内地与香港将共同迎接挑战,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的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顺利回归10个月来香港的稳定繁荣、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去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的不俗表现,昭示着“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研究“一国两制”初步实践的成功经验,探讨“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4月1日~4日,来自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汕头等地的近50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齐集汕头大学,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九七”香港繁荣的新起点□李朝阳王璇1997年7月1日,中国将以“一国两制”的方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一重要时刻,如何把握历史机遇,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是当前香港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保证香港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随后就扩大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际的发展是,这一构想首先在香港进行了初步实践.内地的社会主义经济与香港的资本主义经济,在一个国家内怎样发展,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实践表明,内地和香港不同制度的经济决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经济,已经逐步整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体模式.这一具体模式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征,如何从理论上给予解释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香港和澳门均已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甚为复杂、特殊。本文拟就“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进行探讨。“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不是国家实体[1]”。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中国分别已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  相似文献   

16.
“九七”香港经济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中山大学学者黎熙元、关智生研究分析认为,“九七”后香港经济将呈现四大趋势:1、香港作为沟通内地和  相似文献   

17.
编者心窗     
《新经济》1995,(8):1-1
香港是当今世所公认的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金融业的作用和支持,因此,金融业被称之为香港的“百业之首”,香港经济生活的“中枢”。那么,香港是怎么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呢?它有什么特征?今后发展前途如何?  相似文献   

18.
CEPA对穗港关系的影响(一)CEPA的核心目标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进一步促进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交通运输中心和国际旅游中心的地位,从而也确立起香港作为华南地区服务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香港主权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继续繁荣稳定发展,特别是去年10月成功抗击了金融风波的袭击,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解决澳门问题、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为国际社会解决复杂争端提供了一种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1982年谈到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时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来的.在此之前的1981年,叶剑英在阐述关于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中实际上已包括一国两制的内容.由于台湾、香港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一国两制”首先是在不改变两地现行制度的条件下实现统一的一种做法.从用和平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