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民族地区的语言生活中浮现或隐现出诸多的安全问题。在跨境民族地区的语言生活实践中存在跨境语言本身安全、跨境语言关系安全、语言能力不足引发的安全等问题,因此安全驱动的语言规划十分必要。从安全视角出发的语言规划,对跨境民族地区,需要加强跨境民族语言生活调研、强化语言功能规划、加强语言能力建设、增强话语传播能力。安全驱动的语言规划有益于"一带一路"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报道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电视新闻依靠直观、快捷、现场感强等独有的特点吸引广大观众并深受青睐。如果把一条电视新闻报道比作一条波形的话,文字是方向和结构,画面就是波峰和高潮。没有了波峰,波形只是一条直线。没有了画面语言的视觉效果,电视新闻也就会变得平淡且缺乏活力,它们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报道区别于其他报道形式的重要一环,它运用方便,极富感染力,视觉冲击效果强,真实可信,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希 《价值工程》2010,29(16):250-251
本文旨在从谜米学角度出发,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研究英汉语言中的外来词。根据外来词的历时研究,分析跨文化语境与外来词形成及谜米传播的关系,分析谜米的文化适应性及民族文化心理对外来词选择的影响,分析谜米与跨文化交际繁荣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慧群 《价值工程》2010,29(20):180-18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事业必须必需得到社会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在我国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因此在国家统一的教育体制中下,各民族对教育的社会支持力也各有差异。尤其在自然环境差异和民族语言差异方面,其教育经费的扩大化,制约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力,严重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这就需要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使我国的民族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当地壮族居民直接用数字来称呼传统的民间节日,形成了当地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这种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也是壮民族较为普遍的语言民俗现象。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壮族居民对节日称谓的"数字化"语言民俗现象为个案,将其放入文化生态学视野中进行审视,分析其存在的生态基础,反思其在当下时代的生存现状,对保护民族语言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当地壮族居民直接用数字来称呼传统的民间节日,形成了当地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这种节日称谓语言"数字化"的现象也是壮民族较为普遍的语言民俗现象。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壮族居民对节日称谓的"数字化"语言民俗现象为个案,将其放入文化生态学视野中进行审视,分析其存在的生态基础,反思其在当下时代的生存现状,对保护民族语言民俗的传承与发展、保护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海霞 《价值工程》2013,(19):302-303
土族语言与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瑰宝之一,也是发展青海地方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文化资源之一,加强对该民族语言保护与文化传承,既体现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重要性,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晓晨 《活力》2014,(12):15-15
鄂伦春民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等文化精髓处于濒危状态,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民族传统技艺濒临消亡,鄂伦春民精通民族语言越来减少,传统民俗、技艺后继乏人。在民族文化逐步走向消失的严峻现实面前,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为了穿越数百年时光流淌至今的文化血脉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中断流、干涸,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语言和社会发展之间必然会产生相互的影响。本文着重探究了存在于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和民族歧视现象,并分析指出了产生歧视性语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国际营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娜 《企业研究》2005,(10):56-58
每个民族在其时代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语言、民族传统、民族生活和行为方式,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深层、最主要的心理支点和文明支撑。我国学者钟敬文先生有过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民族文化,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它能照出民族生活的面貌。它还是一种爱克斯光,能照透民族生活的内在‘肺腑’。它又是一种历史留下的足迹,能显示民族走过的道路。它更是一种推土机,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JSP中文乱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最初的操作系统支持的编码是单字节的字符编码,于是,在计算机中一切处理程序最初都是以单字节编码的英文为准进行处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为了适应世界其他民族的语言(当然包括我们的汉字),人们提出了UNICODE编码,它采用双字节编码,兼容英文字符和其他民族的双字节字符编码,所以,目前大多数国际性的软件内部均采用UNICODE编码,在软件运行时,它获得本地支持系统(多数时间是操作系统)默认支持的编码格式,然后再将软件内部的UNICODE转化为本地系统默认支持的格式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2.
殷青 《企业导报》2012,(5):209-210
传统的民族声乐是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审美来表现民族的音乐风格,是表达民族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百戏之祖"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最能体现民族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剧种。本文结合这两种艺术手段各自的特点,简要分析和探索了融入昆曲元素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声乐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的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综合演唱艺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世界声乐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及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全球经济进入了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你都可以随处看到国际品牌的影子,比如IBM、可口可乐、麦当劳、柯达、耐克、摩托罗拉、SONY等等,它们已经超越了民族文化的障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懂得本民族语言和风俗,有振兴本民族的强烈愿望,能够充分反映本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解决民族宗教事物上,在处理民族地区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上,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和长治久安中,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畲族风情     
畲族风情丁汀畲(she)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上的客人。人口为630378人(1990年普查统计)。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里。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国畲族第一个自治县。畲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本民族文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通过普遍交往而达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整体化状态,旨在研究人类在超越了狭隘民族地域界限后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的省份之一,民族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既可以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友谊,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途径,又可以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度假方式的旅游项目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旅游产品管理视角下,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旅游服务等方面研究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战略选择,能够有效促进广西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相对较完整的遗产,语言文化成为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以及识别、研究历史上文化互动的重要线索。经过历史变迁、更替,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使得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成为新时代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文章从新经济时代如何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众多文化产业中新型的产业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段凤娇 《科技与企业》2014,(14):340-340
传统艺术是一切意识的根源所在,属于本源文化。它源远流长、姿态万千,"我们要想发展自己民族的设计,首先要抓住这个根本,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设计都不能从别国的艺术中廉价的移植、盲目的模仿来,而只能从本民族艺术精神的土壤中吸取营养并得以发展"其形成与普及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及各种艺术传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之下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达到极高境界的典型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用其丰富的语言运用到礼服设计中,为西方礼服增添了"中国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