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衍生金融工具包括一系列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从其他金融工具,如原始资产或实物“衍生”出它们自身的价值。包括挂牌交易的期货和期权,期汇,货币和利率互换,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随着衍生工具交易复杂程度的迅速加深,有关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和审计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美国,随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衍生工具不只是在附注中进行披露,而是要在财务报表中得到确认,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股指期货风险的会计信息披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期货,其风险类型较为复杂。文章通过分析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股指期货风险披露的特点和存在缺陷,提出通过完善表内列报项目、增加一张金融衍生工具明细表和定量定性相结合披露附注内容等做法,来达到有效披露股指期货风险的会计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赵淙云 《企业导报》2012,(14):136-137
作为管理者,如何控制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和知晓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情况;作为投资者,需要管理当局怎样披露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本文从以上两个问题出发,对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控制程序及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朕铭  洪弘 《财会通讯》2004,(10):74-75
修订后的IAS 32和IAS 39的内容介绍 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规定了金融工具的列报范围,并对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等术语给予了详细的定义。列报部分规定了如何从发行者的角度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并且规定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抵销的情况,对复合金融工具、库藏股以及相关利息、股利、损失和利得的列报给予了详细的解释。还对实体在报表附注中需披露的内容提出了要求,要求披露影响与金融工具相关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未来年度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后,新旧会计核算准则的衔接,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相关业务首次纳入表内核算,可能会出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会计核算上的确认、计量、财务报告披露等的误差,造成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务报表中损益的重大波动,会增大CPA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审计风险。过渡  相似文献   

6.
李淼  蒋楠 《财会通讯》2006,(6):61-62
按传统会计原则,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未来性的特点,企业做账时难以将其确认为资产或负债,只能作为表外项目加以披露,把它们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排除在损益表外,仅在报表注释中反映。而随着国内外金融衍生工具的迅猛发展,表外处理已不能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交易者的风险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风险,导致了风险积聚。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而如何对衍生工具进行计量,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政策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会计计量的经验,提出了对衍生工具会计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创新对传统会计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会计主体参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金融衍生工具远比传统金融工具复杂多变 ,它具有跨期、表外交易、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杠杆效应以及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等显著特征 ,一方面使参与交易的会计主体要承受未来价格变动带来的巨大风险 ;另一方面又难以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充分反映。因为其交易特点不能满足传统会计的确认原则 ,不能作为报表要素在表内揭示。对它以历史成本计价披露 ,又不能揭示它的市场风险性 ,加之未来可能发生的高额损益在实现时“突然”出现在报表上 ,令报表各方使用者都难以接受。会计信息是为决…  相似文献   

9.
1、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模式是我国目前的最佳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表内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第二种是历史成本和附注充分披露的模式。对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模式的选择,应取决于市场的发展程度、会计信息的可操纵程度等因素,具体来说,如果相关市场发展完善,容易从市场上获得较为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创新的新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从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控制入手,借鉴国际惯例和国外经验,探讨我国应从两方面对其进行控制的思路,即一方面要加强对机构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借助外部审计机构的力量对其进行监管。我国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管理还属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与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对我国现行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对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数年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这就要求国内会计界能制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会计模式。笔结合国际会计界研究的一些成果以及我国现状,试图建立起一整套会计规范,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内容,以期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当前我国企业套期保值活动起步较晚,相关配套的会计准则与政策还并不完善.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大多数企业在套期保值方面的会计信息披露并不完善,套期保值业务作为一把双刃剑,相关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若不能在报表中进行全面披露,不仅不利于维护企业投资者的利益还不利于企业识别和防范各种套期风险.本文以东方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年年报数据对东方航空公司的套期保值工具自选、套期关系及披露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报表及报表附注披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其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套期保值业务的信息披露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艳 《企业导报》2014,(24):86-86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不仅促进了经济市场稳定发展,规避了风险,还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收益,降低交易成本。但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也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及实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国应慎用公允价值计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改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金融衍生工具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而如何对衍生工具进行计量,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政策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会计计量的经验,提出了对衍生工具会计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阙滨芬 《活力》2013,(6):55-56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复杂性,使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武颂 《广西会计》2000,(5):31-33
一、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32号(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金融工具定义为:“同时增加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和另一个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该准则还进一步作出说明:“金融工具包括基本工具,如应收款项、应付款项、权益证券,以及衍生工具,不论是已确认或是未确认的,均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从基本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新的金融工具品种。由于金融衍生工具所具有的特点,使会计核算面临一系列的难题:1.金融衍生工具大都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在合约签订之时,合约双…  相似文献   

17.
会计报表附注对增加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改善报表披露的充分性,抑制企业粉饰报表的行为有积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使用应善于利用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性复核,进而寻找线索,发现被审单位是否存在报表的粉饰问题本从技术方法上揭示了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做到既能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和合理配置资源,又能有效地控制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风险,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产生、特点等方面对金融衍生工具作了一个概述性的说明,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两面性和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状况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0.
金融衍生工具成为规避金融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价格风险的主要工具,促进了金融风险管理手段的创新和金融业的大发展。本文对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进行了思考。希望能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