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参加十六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同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上海起着引领这一地区发展的核心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城市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上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其中心城市上海,目前尚属“第三梯队”,即…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对外公布了10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名单。这让原本就很“火”的智慧城市“火”上加“火”。如果加上住建部今年1月份公布的首批90个试点,目前合计达193个。智慧城市真的“火”到让住建部半年之内发布两个试点名单了吗?我国已具备智慧城市建设环境了吗?近两年甚嚣尘上的智慧城市做得怎么样?智慧城市真的智慧吗?等等。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采访了信息产业界的顶级专家,现任国务院物联网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相似文献   

3.
嵇建 《经济师》2005,(8):293-293
在油田住宅建设中,最受油田职工欢迎的当数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已成为“亮点工程”,也是近期职工关注的“焦点工程”。那么,经济适用住房到底是什么房?属于什么性质的住房?如何建好经济适用住房?油田房产部门的决策者如何抓住启动住宅消费的关键?笔者根据中原油田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就此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里是存在疯子的,经济生活里则存在“经济疯子”。疯子的言行当然是非理性的。“经济疯子”呢?他们的言行,是不是“非经济理性”的?既然也是一种“疯子”,生活常识说,“经济疯子”一定是“非经济理性”的。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08,(12):42-43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杭州市委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经济方针提出了“2+8”扩大内需要求。商贸作为“2+8”中五大传统消费热点之一,如何在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保持经济稳定中发挥更好作用?杭州市贸易局提出了“立足城市消费市场一个主体,关注农民和农民工两大群体,落实促进消费八项抓手”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谁将取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还是生物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什么是知识经济和生物经济?它们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是什么关系?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吗?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属于同等范畴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任何经济时代都有其生命周期,生物经济的孕育、成长。成熟与衰退的标志怎样划分?本文就以上问题作一陈述,供参考。 知识经济的内涵 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机会增多,彻底战胜了传统经济学“滞胀”规律的挑战,被誉为“新经济”(New Econo-my)。新经济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7.
宗翮 《江南论坛》2011,(3):20-21
曾经以星罗棋布的制造业基地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长三角江浙沪诸多城市如何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从长三角的实践来看,那就是要以“凤凰涅粲”的决心,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8.
至“十一五”末,苏南整体上已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进入后工业化初期,经济服务化、信息化、融合化速度加快,城市圈之间竞争加剧,城市之间分工加快,区域一体化明显提速。当此之时,苏南城市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对此必须作出理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前的那三十年间,中国不需要经济英雄。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能没有经济英雄,我们不能想像,没有经济英雄,中国经济又如何雄起?这就像一个没有巨星的球队,能成为“梦之队”吗?我们期盼中国经济的星空星光灿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广东工业经济触底之后,已呈现出许多积极向上的迹象,但复苏之路仍较崎岖。危机下的广东工业经济复苏,求快抑或求稳?求快,可能错失调整升级良机;求稳,可能在下一轮上升期中赢得主动。危机冲击下的广东经济已开始踏上复苏之路,下一步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争取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模式创新与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广东制造”转型升级,再造新动力,再建新优势,再辟新空间.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角》2009,(11):7-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在危机下,实现我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成为转“危”为“机”的重要途径。那么,为什么要提出经济转型?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经济转型?对此。人民日报日前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相似文献   

12.
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决定着国家安全和稳定,但目前我国城市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工作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防护专项法规不健全、防护标准和规范也缺乏、防护力量薄弱且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应围绕城市重要经济目标保护搞好国防教育,超前合理规划与确定城市重要经济目标布局,认真贯彻“新三防”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护措施,科学制定城市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方案,构建“综合防护”与“整体防护”的一体化机制,走群专结合发挥优势,走人民战争之路以做好城市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鹿麟 《广东经济》2011,(1):38-41
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已名列世界前矛,经济的持续增长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领域。可是人口大国和“未富先老”的现实却是我们走向经济强周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能甭变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化负担为可资利用和激发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呢?  相似文献   

14.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持续推进“体育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兼具经济、社会效益的马拉松赛事也因此越跑越“热”。本文收集整理2008年以来中国各地级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信息,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了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且赛事累计举办年份越长、举办场数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2015年马拉松审批制度实行“放管服”松绑改革之后,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市”作用明显增强;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乃至为负,出现了“赛事诅咒”效应;与常规马拉松相比,特色马拉松赛事更能促进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马拉松赛事通过引致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旅游经济以及擦亮城市品牌等渠道,显著“跑热”了城市经济。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完善大型赛事管理,提升赛事的经济增长效应,避免盲目跟风“马拉松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11月5日,国务院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一周年。“一揽子计划”是如何牵引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进、企稳回升的?“保八”目标无悬念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哪些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两个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具有动态可持续性,但“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不及“宽带中国”;(2)“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协同效应,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在“宽带中国”与“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大于“宽带中国”单一试点和“智慧城市”单一试点城市;(3)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财政投入是“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驱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4)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创新驱动作用在东部城市和普通城市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时空布局、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协同效应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真  楚尔鸣 《现代财经》2023,(10):74-89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11-2020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及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从技术含量及专利靶向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2)绿色技术创新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的重要渠道。相较于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减排”方面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是实现城市碳排放总量下降的关键抓手。(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励实质性创新活动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实现了城市“减排”与“增效”兼得,策略性创新仅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警惕末端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诱发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以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城市绿色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呢?我认为,当前形势下,着眼于强化企业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当前企业立理存在的问短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病根,或者说已成为阻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突出矛盾。近几年来,虽然国务院多次提出,深入开展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抓管理,增效益活动,提出坚持“三改一加强”等等。但效果甚微,就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1.当前企业管理存在着“三个”不到位一是观念不更新,苦理思想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管搜科学”,…  相似文献   

19.
2002年,根据国家重点中心城市建设战略,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了建设“大银川”,以中心城市城市化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加大了银川市城市建设力度。本文试图就“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大银川”建设与宁夏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2003,(10):30-34
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劣,决定了这个城市未来的经济前景。 9月9日,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沈柏年在广州经济全面提速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广州在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广州要做的是像东京、纽约、伦敦那样的城市,周边有很长的产业带,带动华南、辐射东南。广州的雄心壮志早有体现,广州开发区的“扩区”就是其中的举措之一。今年,广州市将原白云区萝岗镇、原天河玉树村、原黄埔笔岗村以及黄陂农工商公司、岭头农工商公司等整建制地划归广州开发区。广州开发区将在原有的招商引资、发展工业、鼓励出口三大主要职能之外,担负起多功能城市管理的职责,按城市的功能和标准,在新区内大力发展物流、餐旅、酒店等现代服务业。不久的将来,广州开发区将一改“经济功能区”的老面孔,成为既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新城区,甚至成为广州的城市副中心。 在广州政府着力打造投资环境的同时,投资者怎样看待广州的投资环境?投资者在广州投资又有怎样的体会呢? 因此,广州开发区将在2003年10月21日在花园酒店举办“中外精英企业管理讨坛”,届时,超过600名跨国企业高层管理者、各国商会会长将云集一堂,探讨广州的投资环境和在华经营之道,而广州开发区将借此良机更深入地了解跨国投资企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的服务宗旨。为此,本刊在本届论坛如开前夕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以期从不同角度描述广州市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