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的原理,同时在减少废井煤炭、矸石处理、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以及能源运输等方面与传统的井工采煤进行了全面的比较,体现出煤炭地下气化在能源开采利用中的显著优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现如今国内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概述了煤炭气化技术,探讨了煤炭的选择及适应性在煤炭气化技术中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占有约70%的比重,且资源储量相对比较丰富。然而,作为非再生资源,由于受开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致使许多传统的井工开采方式开采过的煤炭资源仍以护巷煤柱等形式遗弃或呆滞在地下,从而,使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成为“死资源”。怎样才能使这些被遗弃或呆滞的煤炭资源“死而复生”造福人类,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是其关键。本文根据“长通道、大断面、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新技术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的经济评价体系。一、建立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经济评价体…  相似文献   

4.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形式转化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对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其主要是通过煤炭的热作用和化学作用将煤炭从高分子的固态形式转换为低分子的气态形式,通过煤炭地下气化的方式进行煤炭开采会将残留物保留在地下原位。这种开采方法不仅经济效益高、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相对传统开采方式更加安全。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对使用该方法进行煤炭开采后的地下残留物的组成和分布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巴基斯坦能源状况和煤炭资源条件,为该国合理、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缩小电力缺口,提出了不同开发方案。分析了当地煤田露天开采的经济性问题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当地的适用性和成本优势。采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对各类开发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对比。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介绍了我国的煤炭开采发展的现状,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分析了煤矿开采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当前煤炭开采存在的主要可行性技术及其应用实例简析,包括:保水开采技术,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减沉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本论文旨在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渭北老矿区煤炭企业面对的市场化改革,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环境保护政策趋严以及蒙华铁路修建,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产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冲击;指出其仍具有政策帮扶、员工安全生产经验丰富、生产条件完备等相对有利条件;为其科学选择发展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一段时间煤炭老矿区的生存环境面临重大挑战,解决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系统阐述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特点,统计分析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总结梳理了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验以及主要做法,并提出老矿区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与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竞争力越来越强,国家财政补贴退坡、平价上网推进力度也逐步加大,在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方面开始实行光伏发电补贴竞价政策。油气田企业自备电网可以通过市场化交易,就近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电,条件非常便利,具有降低用电价格的潜力,同时"绿证"和碳减排指标的降本成效显著。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推广网电钻井和压裂,油藏在开采后期实施二氧化碳驱、减氧空气驱等三次采油措施,开发利用油区地热资源,以及利用枯竭油气藏埋藏二氧化碳,都将新增大量用电需求。油气田企业依托自备电网、油区道路、土地和市场等优势,发展风光发电业务潜力巨大。在油区部署煤炭地下气化业务的综合优势突出,有望在枯竭油气田基础上开创一项"清洁电力+煤炭地下气化+二氧化碳埋藏"绿色产业,实现油、气、煤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油气田企业向清洁能源生产企业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探讨了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途径。首先,全面阐述了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现状,并深入研究其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多方面的技术途径,包括燃煤技术升级、煤炭地下气化、煤炭液化以及CCUS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并对这些途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全面对比,包括优势与应用前景、风险与挑战。最后,对各个途径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些途径不仅总结了当前技术水平,更展望了未来发展,为我国煤炭产业在新型能源时代找到可行、高效、清洁的利用途径提供了明确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条件与前景山东煤炭储量大、品种齐全。全省煤炭总预测储量2600多亿吨,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是必要的资源优势。山东煤炭年产量已超过5600多万吨,在煤炭用前处理、综合利用、深加工及煤矸石的开发等方面,都为全省煤炭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随着衰老矿井的增加,老矿区的剩余资源、人员、设备、地面设施以及大量的“农转非”人员,又为全省煤炭系统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基础和劳力资源。二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发展煤炭气化技术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只有通过政策鼓励其发展.研究和生产机构才能重视发展煤炭气化技术,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是当前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水煤浆作为一种成熟的煤基燃料和气化原料,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可供锅炉燃烧或气化炉气化。从我国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再对制浆工艺的发展、水煤浆专用设备和添加剂的研发情况进行阐述,并对水煤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煤炭生产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生产项目,煤炭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发展,先进的技术不仅能提高煤炭开采工作效率,也能降低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煤炭开采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现在常用的煤炭开采支护技术和开采技术,然后以贵州地区的某煤矿为例,分析了煤层地质情况以及相应的开采方式。  相似文献   

15.
坑口气化,即在产煤地把煤转化为煤气,然后用管道输往城市,这对缓和煤炭运输紧张局面,发展城市煤气,开展煤炭深加工利用都很有利。由于煤的气化及输气在我国已有一定基础,坑口气化的技术可行性问题不大。本文主要就基建投资、运输费用、煤气价格问题的经济可行性作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回采工作面B2煤层自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综合分析,明确了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机理,从而搞清了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原因以及条件,就此提出煤层自然发火的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科技决定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科技是企业腾飞的翅膀,科技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不可否认,经过50年的风雨历程,煤炭科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十五”期间,我国不但煤炭科技基础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煤炭关键性、共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适应我国复杂地质务件下的煤矿建井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以合理集中生产为目标,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高产高效开采技术基本成熟;洁净煤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煤炭气化、煤化工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煤制油的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完成了工业试验,直接液化技术开始向规模生产转化;煤炭科技创新机制开始形成;煤炭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煤炭焦化、煤气及合成技术、煤炭直接液化、多联产技术等。煤化工的发展呈现能源转化为主、规模化、技术商品化等特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煤炭液化、气化、焦化等。  相似文献   

19.
铁法煤业集团(以下简称"铁煤集团")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过近10年的改革创新,铁煤集团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瓦斯以及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地等资源,通过研发、引进、应用先进的资源勘探技术、薄煤层开采技术、"三下"采煤技术、难采煤层地下气化技术等,提高了资源回收率;以开发煤炭及煤层气资源为基础,发展电力、煤化工、煤层气产业,构建铁煤集团循环经济产业主链,提高资源利用价值,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对产业主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炉渣、废水等废弃物的利用,发展煤矸石电厂、粉煤灰造纸、建材产业,形成了与产业主链相衔接的若干辅链,构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为目标,推行清洁生产,建立起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气流床气化技术,以煤炭大规模高效气化技术为基础,将城市煤气、洁净发电和供热、液体燃料等清洁能源产品的生产与煤炭化学深加工相结合的一种加压大型化工装置。本文对我国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以及在当前的应用加以概述,从而来发现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的炉流场结构及其在进料上面的技术特点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