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T经理世界》2012,(17):57
每逢节假日,对于许许多多的人来说,都是放假轻松的时候。而对于IT经理们而言,过节却没有那么轻松。某金融系统的IT经理给我讲起一件事儿:大年三十儿的下午,他正在收拾桌子,准备回家过节,孩子从国外探亲回来,正等着和他见面呢。想着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热腾腾的饺子,他心里美滋滋的。正当他收拾完办公室,关闭计算机电源准备回家的时候,电话响了:"老李啊,刚才我在办公室看到有的电脑没关机呢。要注意生产安全啊。务必保证所有计算机全都关掉!""一定一定!您放心,没问题!"嘴里这么说着,这位仁兄心里却打起了鼓:这单位上上下下7层楼,全都跑一遍……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一家航空公司的IT经理。苗小兵正在看一份由美国某职业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 报告里说,在对200多个工作岗位进行调研后,软件工程师是2011年的最佳职业。报告指出,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包罗万象,从移动电话操作系统到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开发都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3.
田野 《IT经理世界》2010,(13):57-59
度过了和自己的老东家盛大约定的两年同业禁止期,昔日的“打工皇帝”、如今的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再也按捺不住重回IT业的激情:他一口气买下了多家IT公司。考虑到唐骏之前的经历和多次表达出的对网游行业盈利能力的偏爱,他那些“猎物”中的上海联游网络科技(以下简称联游)显然备受琢磨。  相似文献   

4.
我是在商标代理工作中,结识的”翰皇一圆”有限公司经理——刘庆刚。他原来生产鞋油,后来转型为既生产销售鞋油,又通过开办擦鞋店全国连锁经营擦鞋服务。  相似文献   

5.
田野 《IT经理世界》2012,(13):96-96
IT外包正在超越过去那种简单的劳务派遣,转向总体外包的新模式,从观念、经验到具体的管理,从人员、流程到技术、工具,系统地帮助企业长期优化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和持续改进IT系统。 IT外包曾经很简单,就是人员外包,或者用业内更形象的说法叫“租手和脚”。租个IT人来帮你千活,而所有人员的面试培训考核,甚至具体到每天的工作安排,还需要CIO亲力亲为。就好比租来的新工具,除了不用买保险,其他该操心的一样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6.
郑悦 《IT经理世界》2009,(18):92-92
从CIO到CEO,需要练就平衡术,在IT和企业运营之间找到完美结合点。  相似文献   

7.
陈捷 《董事会》2013,(12):26-26
宏图高科的董秘叫韩宏图,对于自己名字与公司的高度相似,他淡淡一笑,称“纯属巧合”。尽管担任董秘的时间也就一年多,但韩宏图的的确确是个老员工了。他在集团公司做了7年投资,又在上市公司做了两年证券事务代表。  相似文献   

8.
熊鹰 《工业会计》2005,(8):66-68
2004年7月27日,对于李先生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心情愉悦的他夜宿久富盛名的峡江宾馆,却遭遇山洪,新买的坐骑——凌志在饱受浸泡,损失惨重,在随后的索赔过程中,各方产生了纠纷,最后李先生求助于律师,得到了本案最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IT部门自立门户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一个最适合本企业的IT管理模式。"我们早就想将IT部门独立成公司。"某上市公司信息部经理坦言他考虑这件事已经两年多了,但权衡利弊再三,始终没有付诸行动。对于北京九州通达电子商务公司副总经理兼九州通集团  相似文献   

10.
底洁 《IT经理世界》2016,(14):20-24
云计算被视为是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它将传统的IT基础设施和软件的选型、实施、交付、运维、管理等业务转化成可以按需定制的服务。这种转变不仅使企业级用户的IT资源变得有弹性,也让IT项目实施更便捷,让IT运维管理变得更轻松。与之对应的是IT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角色的转变,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卖产品,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卡车市场而言,2012年似乎不容乐观。近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就卡车市场的走势采访了几位用户和经销商后,更坚定了这一点。“2010年应该是重卡市场行情最好的一年。”壬先生是中国重汽集团的销售经理,可面对2011年的惨淡,他对于2012年的市场也难言看好。  相似文献   

12.
《IT经理世界》2011,(17):110-111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旧的游戏规则被打破了,生存环境亦被颠覆。快速更新和创新的IT产品,不断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愉悦感受和便捷的交流沟通。在这万花简般的IT世界中。沸腾的绝非仅仅是主机和显示屏,更有庞大的IT周边配套产品。  相似文献   

13.
联想集团正在借PC这面大旗攻下山头,再推动它的移动互联和企业级业务。 40多岁的童夫尧是联想的少壮派,现任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1991年开始从事IT行业销售工作,精于大客户业务精细化管理。2005年由戴尔加入联想,他参与了联想双业务模式(T模式和R模式)和大客户业务的建设和管理。在与记者交谈中,他很少用“我”,而使用“我们”来介绍团队和业务,不让自己成为焦点;而当记者提出“有压力”的问题时,他也会开放坦率地给出“能或不能”、“做或不做”的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14.
乐金灿 《工业会计》2006,(10):42-43
像可口可乐这样近乎神话的财富故事也正在中国发迹,短短几年间,沪深交易所已经产生了一批市值增加5倍、10倍甚至更多的上市公司,消费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正在蒸蒸日上,日渐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那么,消费行业为什么能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机会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银华富裕主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华,希望通过他的解答能够给正在消费行业里面“淘金”的投资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张建敏,你是不是傻?”“ 张建敏啊,你可长点儿心吧!”同事们用小品里的词儿调侃着他。  相似文献   

16.
子余 《董事会》2006,(2):110-111
野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一种闲人文风。推敲一些与董事会相关的“三字经”,发现其中竟然充满怪诞的理性! 野读:抛开理性与逻辑的缰绳,让感觉与幻想无虑地飘荡,眼前每个字只是踏过即逝的路石——这种阅读充满着“意识流”的味道。公文纷至沓来,淹埋了阅读感觉,阻断了原始意识。枯燥了原先轻松的生活,于是我们寻找一种还原。野说便成了野读最好的伴侣。  相似文献   

17.
刘琪 《IT经理世界》2011,(17):104-106
云计算是IT产业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IT企业走向潮头的最后机会。那么中国云的梦想能够实现吗?如何实现?让我们聆听田溯宁和张明正关于云计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吴迎秋 《董事会》2005,(12):46-49
丁磊接任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10个月,给媒体的感觉比较低调。有人说,刚上任不能多说:也有人说,前任干得很出色,丁磊很难“说”。上周,在上海,丁磊再次与记者坐到了一起。这次是我听他讲得最多、也是最系统的次。丁磊将他这次的改变解释为“自我加压”后得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张鹏蓟 《现代班组》2009,(11):40-41
【编辑留言】还记得那个“专款专员”谷冬吗?他打电话给廖岩,有啥事儿呢?是跟他“单练”吗?接着看……  相似文献   

20.
范斯佳 《董事会》2008,(6):22-24
某种意义上,假如管理是他的“虚”,科研则是他的“实”,董事长所要把握的战略如果是“虚”,总经理执行过程中则更需要的是“实”,黄铮在虚实之间穿行,用创新、务实和激情,打造出了一个备受股市青睐的蓝筹公司:赣粤高速(6002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