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自愿披露动机存在很大差异。文章从高管背景特征入手,实证检验了高管背景特征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的性别、年龄、学历等背景特征与业绩预告的披露动机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高管背景与披露动机也相关,但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业绩预告是影响市场估值的重要信息,文章以2005—2018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和质押比例降低了业绩预告精确度,但该影响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第一类代理成本,提高了第二类代理成本,第二类代理成本在股权质押与业绩预告精确度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文章结合我国股权特点,以股权质押和信息披露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第二类代理冲突,对丰富内部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平台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断出现“蹭热点”等一系列问题,管理层涉嫌利用网络平台操纵信息披露,使网络平台成为管理层谋取私利的工具。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证e互动和互动易平台中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平台互动能降低业绩预告披露的精确性,提升业绩预告披露的积极性和频率。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旧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私利动机越强,上述效果越为明显;当业绩预告披露为“好消息”时,能够弱化网络平台互动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的影响;分析师关注与公司治理水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层策略性披露业绩预告问题。本文不仅拓展了有关网络平台的经济后果和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对规范网络平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信息披露而导致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诉讼案例时有发生并引起研究者关注,本文使用2004年1季度到2007年4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诉讼风险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精确性、及时性选择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出台相应政策,降低高质量盈余预告的诉讼风险和成本,并对故意误导投资者的低质量的盈余预告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实现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共赢及盈余预告制度设置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如何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在定向增发融资中调节股价的变化,从而获取额外收益的过程。研究发现:控股股东为使定向增发融资顺利进行,倾向于在定向增发准备期频繁发布自媒体信息,以抬高股价吸引外部投资者关注,并且当发行对象不包括控股股东时,通过发布自媒体信息来抬高股价的行为会更加显著;而在定增新股定价期间,定向增发对象包括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却会显著减少自媒体信息发文数量,以压低股票价格,帮助控股股东以较低对价购入定增股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控股股东定价期间压低股价的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自媒体信息披露这一崭新视角切入,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既有通过自媒体信息披露使定向增发吸引关注、满足融资需求的动机,又有利用自媒体信息披露降低控股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对自身进行利益输送的动机;而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监督这一过程中大股东的利己行为。研究结论为加强对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中信息披露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7.
全流通背景下,控制股东股份增持、减持成为常态。为了低价增持、高价减持,控股股东有操纵盈余的动机。基于2009年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控股股东股份增持、减持行为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控股股东增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下操纵;控股股东减持时,会操控公司管理层将盈余向上操纵。如果没有外界有效监管,控股股东就可能持续、重复地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8.
以2004—2016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第二类代理成本与业绩快报自愿披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证券监管机构的违规处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类代理成本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业绩快报的可能性越低;证券监管对业绩快报自愿披露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第二类代理成本与业绩快报自愿披露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角度解释了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行为,并为检验证券监管的治理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以上市公司作为行为主体的股票增发和以控股股东作为行为主体的掏空与支持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选取2004-2008年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增发前后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控股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变化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变化与控股股东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支持与掏空行为和上市公司实施增发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控股股东会倾向于在增发之前运用支持手段促进上市公司增发得以顺利实施.而在增发成功之后倾向于实施掏空行为,并且控股股东的这种支持与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着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控股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与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文献.并从上市公司增发的角度对掏空与支持行为并存的现象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探讨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对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度(管理层业绩预告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化战略与管理层业绩预告偏差之间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存在一种类似“U型”曲线的相关关系,说明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偏差会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所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盈余操纵动机与代理成本的“U型”变化是“U型”曲线关系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U型”曲线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外资股东持股比例较低、非双重监管、分析师治理水平较差和审计师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中。研究结论对于引导证券监管部门防范国际化经营企业业绩预告违规风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慧 《财会通讯》2021,(2):45-48
文章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非金融类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对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会显著降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当区分不同期限的影响时,发现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相比,长期金融资产配置降低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两职分离、董事会监督强度越高的情况下,企业金融化对管理层业绩预告准确性的降低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人动机,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人基于私利动机操纵信息披露的约束效力.对2001~2006年深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内部人的利益驱动对信息披露质量有重要影响.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人信息操纵的约束力度较小,表现为法制约束有限,违规成本较低,机构投资者、董事会没有起到显著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但更严格的监管、更高程度的市场化环境、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等却有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2007年至2009年间995家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投资和管理层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引入研发投资决策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对研发投资决策是否构成以及如何构成对管理层持股和股东财富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决策是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中介变量,完善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激励模式可以优化研发投资决策,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决策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中介效应影响更显著;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决策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起到了中介效应,而在非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2007年至2009年间995家上市公司披露的研发投资和管理层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引入研发投资决策作为中介变量的研究方法,对研发投资决策是否构成以及如何构成对管理层持股和股东财富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资决策是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中介变量,完善的公司管理层持股激励模式可以优化研发投资决策,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决策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中介效应影响更显著;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决策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东财富的创造起到了中介效应,而在非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邓泉瑛  陈宁  秦帅 《会计之友》2021,(20):102-108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象在资本市场是普遍存在的,因其业务办理流程简单,故颇受上市控股股东的青睐.虽然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是其自身的融资行为,但因其身份的特殊性,会给上市公司乃至资本市场都带来较大的影响.文章以万丰奥威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回购股份的动机及该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万丰奥威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试图通过股份回购向市场释放一些积极信号,但因其上市公司的真实业绩不足以支撑股份回购的事实,而导致被市场识破其回购的真实目的仅仅在于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最终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文章丰富了中国情境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动因和效果的研究,有助于投资者辨别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真实动机,对于监管部门化解股权质押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源媒体积极情绪传播对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多源媒体积极情绪传播通过管理层迎合和管理层防御机制对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强化了管理层迎合效应的发挥,证监会减持新规的出台并未弱化管理层防御效应的发挥。多源媒体积极情绪传播引起的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使得企业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0~201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精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次数和参与机构数越多,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精确度越高,并且在盈余管理程度较高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机构调研对业绩预告精确度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区分业绩预告的类型后发现,机构投资者进行实地调研更有助于促进乐观业绩预告精确度的上升.本文从外部治理视角验证了机构调研对提升业绩预告精确度的积极作用,为更有效地理解业绩预告信息以及完善业绩信息披露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正业绩预告的频繁变更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秩序。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准确度,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投资风险,笔者认为应从上市公司、外部投资者以及业绩预告制度三个层面严控业绩预告的变更。(一)上市公司是确保业绩预告真实与准确的内在动力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年度结束前或结束后、正式报告披露前,根据已有的经营数据对全年的经营状况做出的合理估计,因此,保证业绩预告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自身。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3—201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越差。表明为了隐藏自己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控股股东往往使得信息披露更加不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善投资者保护环境,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减弱,说明投资者保护环境的改善对于降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关联交易的正面效应。通过仁和与天目两家中国药业公司的对比分析得出,如果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根据资产专用性理论,捆绑效应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如果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关联交易不多,则可能不会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进而控股股东便可能进行利益掏空。本文的结论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监管机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