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星妤 《经济师》2014,(1):208-208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政策。文章首先论述了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启示,并基于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新形势下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确保金融秩序及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结果。在我国金融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可这也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为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使我国经济金融实现"稳增长",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快速与稳定发展,本文扼要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经济、金融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及实现该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金融体制面临着潜在的危机。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深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改革的方向要朝市场化和开放化方向发展,是我国在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环境下,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已批准实施,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重中之重,其中之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己进入关键时期,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必须慎之又慎。为此,更应充分借鉴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以及所需的外部配套环境,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和监管体系,有效规避风险,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使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市场化是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转型与金融制度变革要求利率市场化,同时利率市场化也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多层次多角度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相似文献   

8.
刘君 《经贸实践》2016,(13):20-21
金融改革一直是我国深化改革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李克强总理在布置下阶段的改革任务中专门提到了利率市场化工作在不断推进中,"温州指数"作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重要成果之一,是利率市场化直接反映.本文从"温州指数"出台的背景出发,分析和总结其内涵和发布以来近三年的运行情况,进而探讨"温州指数"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韩松 《生产力研究》2013,(10):113-117
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世界各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出台的相关措施,提出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启示: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内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以及我国采取"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脱实向虚"倾象,而利率市场化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着实体经济的生存环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准确把握利率市场化情况下金融企业运行的新特征,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变实体经济由利率市场化的被动影响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负面影响对策的主动作为,从而有效地缓冲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保持实体经济在新的金融环境下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麦金农和肖金融发展理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提出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继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二次革命"。作为金融界的重要制度性变革,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重点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存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结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以及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逐渐实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论述众多,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 评述,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讨论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进而研究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影响,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构想.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金融环境的复杂程度,受政治、经济、资金供求、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行金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普及和深入,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可控因素。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从容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并增加收益,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各国政策性银行也处在变革之中。本文总结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德夏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印尼人民银行以及日本、韩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做法和经验,明确指出走商业化、市场化发展之路是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实选择。我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早已开始,我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必须坚持"一行一策"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从长远来看,我国政策性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是组建一家政策性金融集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金融领域的多项重大改革,包括建立起证券交易市场,并在交易所市场内实现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多层次发展;批准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多元化银行机构,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实现公开上市,对国家开发银行实施了商业化改革;推进了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实现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等等。在各项改革措施的推动下,金融领域体制机制有所改善。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相比,金融领域改革相对滞后,从保障面向2020年的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角度来看,仍有诸多重要改革任务有待推进。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之谜"和制度变迁的视角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有如下基本内涵:(1)政府主导的强制性、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2)"渐进式"的增量改革;(3)政府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次大国模式"。中国金融发展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及高度统一的金融体制起主导作用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我国金融发展模式的特殊路径与顺序选择。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关键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博弈与耦合。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不仅是改革的基本取向和准则,也是评价改革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金融市场化改革长期滞后已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成就进行了回顾,然后,指出了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政策研究夏德仁一、我国经济改革与金融政策作用的加强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不断削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经济的市场化过程。经济改革越深入,市场化程度越高。随着经济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步地促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各个国家进一步推行金融改革、合理配置金融资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利率的市场化是新兴市场以及新兴的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促进、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率的市场化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