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当前,各地农村信用社都普遍受困于制度约束和道德风险,并试图借助产权改革解决问题.但鉴于在目前条件尚不完全成熟,产权改革因存在逆向效应而被陷入锁定状态的实际,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推广全方位的内部竞争,形成由竞争产生金融精英、由金融精英主导经营的新格局,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缓解由工作惰性和道德风险问题所引致的低效率困境,为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西南金融》2004,(12):1-1
按照中央、国务院要求,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深入展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深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在防范道德风险的前提下,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兼并重组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浅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所面临的几个难题: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的内在冲突,产权不明晰,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以及外部综合系统尚未建立。本文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角度,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构建有效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形成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产权制度问题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问题,所谓产权即财产的所有权、处分权和收益权。虽然农村信用社已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但是产权关系不明晰一直是闲扰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最大难题。随着金融竞争日趋白热化,农村信用社要想赢得竞争的主动,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由于经济、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存在着千差万别,但按资产负债对比关系划分,信用社可以分为资能抵债和资不抵债两种类型,本文试就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资不抵债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借鉴和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及产权理论在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县级统一法人改革为基础,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心在于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产权改革必须破除合作制产权的制度性功能障碍,对产权结构及组织制度多样化、股金以外的所有权益的处置、借鉴国外金融政策解决历史问题等改革的政策取向和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角度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产权制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佟焱 《金融纵横》2005,(6):41-4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村、农业和农民经济发展的大局,这次国家“花钱买机制”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产权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架起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桥梁。但目前我国农村生产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各地区农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农村信用社在社际之间经营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的新情况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目标是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化解历史包袱,充分发挥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逐步调整管理模式.更新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历经几次制度变迁.一直想走一条合作金融的道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达到改革所期望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而路径依赖给改革造成了一些障碍。而产权问题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由于一直未能很好的界定产权关系,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体制和长远发展。因此只有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成功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出路在于产权制度的重新安排。因此选择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产权问题中存在的路径依赖.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合作金融产权制度自身的缺陷,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设计,尤其是股权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导致产权改革成效不明显。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采取多种模式改造农村信用社,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二级法人、一级法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前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组织形式基本上都是二级法人。二级法人体制产权模糊,资金总量小,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由于体制的原因,在管理上脱节,利益不共享,风险不共担,不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目标。使其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合作制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性质、市场定位、管理模式、产权结构、历史包袱等热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的四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已不适应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尽快使农村信用社成为产权明晰、管理民主、风险责任落实,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两难选择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黄范章研究员认为,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已有4万个,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基础和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在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遇到许多困难,亟待加以解决.目前农村信用社中存在的问题有:历史包袱重;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既不是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内部人控制严重;受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控制过多,道德风险较大等.  相似文献   

15.
孙继信 《济南金融》2004,(12):61-61
建立产权对经营权的约束机制。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而建立产权对经营权的约束机制又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广泛吸纳各类经济成份入股、人大股的基础上.落实股权责任.“校正”出资人与经营的关系.解决“由谁出资、由谁管理、出了问题由谁负责”的问题.使明晰产权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管理责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今年,在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及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改革成果,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农村信用社核心能力实质上就是农村信用社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金融产品及提供金融服务等一、二个或几个环节上具有明显优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并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是指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竞争的特定经营环境中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合力。国内外许多金融企业都把提升核心能力作为本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金融案例表明,道德风险已成为主要金融风险。所谓道德风险,就是由于银行员工职业道德低下,职业纪律性差,职业责任感缺乏,违章违纪操作,违法违规经营或其他违法活动而导致资产损失的可能性。面对即将加入WTO的形势和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必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金融系统防范道德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02,(9):4-5
办好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是关键.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农信社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产权关系和管理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农信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通过明晰产权,明确农信社由谁投资、由谁管理、出了风险由谁承担责任;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形成"资本自聚、资金自筹、经营自主、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经营的基础,是其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不完善,存在改革的必要性.应在统一法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产权改革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及治理机制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四大问题困扰农村信用社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主任史建平教授说,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四大问题必须破解,否则其改革只是空谈. 产权不清史建平告诉记者,产权关系显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基础.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在表面上是明确的,一般认为是"法人产权",由社员入股组成;但在实际中,法人产权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