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3年国家实施新农合政策,极大缓解了农村因病致贫及因病返贫问题,但仍未得到完全解决。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贫困地区比城市地区人力资本健康状况差,这也凸显出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发展中的城乡不公平。文章着眼于2016年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健康及医疗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朝 《中国市场》2011,(48):134-134,13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惠民工程,是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新农合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远离疾病风险涉及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工作方针等诸多政策。在遭受严重疾病袭击后,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预防为主,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严重疾病的发生;就近就医,合理用药,可以减少遭受疾病袭击的农村居民的医药费支出。本以常州市武进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年零9个月的实践为基础,探索农村居民基本远离医疗风险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据统计,我国因病致贫比例超过40%,还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因病返贫,形势严峻。湖北省恩施市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民族贫困区,现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856户,共176036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达39%。本文结合恩施市的实践,对民族贫困地区健康扶贫何以对"症"下药,试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许岩 《现代商业》2012,(34):251-2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并强调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以农村为重点"。2003年开始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今年9月底已覆盖了全国85%以上的县(市、区),为全国农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农民健康。由于历史原因,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农村合作医疗两起两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变迁,如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平稳持续,真正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并逐渐发展成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整个中国农村?本文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对我国现行新型农村医疗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的政策目标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本文的研究结合了政策的需求,通过利益相关者模型,从城乡居民、医疗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多角度检验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提出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6,(15)
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政府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过十年的运行,在县委、政府及上级部门高度重视之下,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本人对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和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策勒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均等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提高社会成员从医疗保障服务中的受益水平,切实减轻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医药费负担,有效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以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度和健康状况。因此试对我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
王雨田 《北方经贸》2012,(10):53+56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下,由于种种具体原因,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缓慢,农民的保障水平相当有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层出不穷。本文针对这种情况,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合作医疗的简要发展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曾经在全国推行农民与乡村集体共同出资、农民之间互助共济的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的缺医少药问题,在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开创了农村健康保障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6,(2):28-28
阅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不久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七大问题。一是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根据对全国2000个农户的访谈,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二是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据调查,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仍大量存在。农民一次大病平均花费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三是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四是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2.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派出调查组,赴江苏、四川两省及所辖4个县,实地走访了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农民患者,重点了解新农合制度总体实施情况和农村医药价格政策执行情况。从调研情况看,两省新农合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医药价格监管不断完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和因病致贫、因病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已经不能适应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从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救济、医疗保障等方面入手,坚持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低标准、范围广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发达地区为先导,逐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建立起多元化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医疗保障覆盖比例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付鑫 《现代商业》2014,(8):97-97
农村医疗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占全国人口63.91%的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有效的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不仅能够尽量避免个体祆民因病致贫的情况,也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详细深入的分析了吉林省农村医疗保险转移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推进农村医疗保险转移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陈南  张巍  庞静  徐薇  刘思  段宛璐 《商》2013,(20):267-267
现阶段,我国农村依然存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为减轻农民负担,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稳定社会我国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惠农政策。农民群众只要自愿参与新农合就能享受到诸多医疗实惠。但在新农合的具体落实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大多数农民不完全信任政府,进而导致农民自愿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不高。在此,本文将分析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农民参与意愿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新时期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及因病致贫的状况,我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湖北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通过调查发现,湖北省新农合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成效显著,部分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自农村低保政策在江西省实施的以来,对保障农村人口基本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执行中的诸多乱象,农村低保乱象的发生既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有社会环境和政策执行问题。我国应着力完善农村居民保障措施,实现保障措施多元化,缓解低保的压力,解决因病致贫现象;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报销难问题;解决因老致贫现象,提高新农保的养老保障作用;重视集体补贴在新农保补贴中的作用,借助中央发展农村经济的机遇,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关注社会救助领域,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向低收入家庭倾斜的同时需要加快推进低收入家庭瞄准工作,防止低保福利关联产生的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2):39-40
建设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是我国近年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是指政府通过提供财政、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使贫困人群直接获得某些或全部基本的医疗健康服务,以改善贫困人群健康状况的一种运行机制。在农村经济发展基本得到改善的今天,重大疾病所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目前贵州省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对于黔西南州兴仁县这样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构建有效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在阅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农村重大疾病救助体系来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6年广东省物价工作重点和云浮市今年物价工作重点安排,将“看病贵”列入今年重点整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看病贵”已经成为广大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因,也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