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瑞典皇家科学院13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以表彰他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学家基本包揽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让·梯若尔此次获奖可谓打破了该奖项多年以来的“美国垄断”.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EugeneFama)、彼得·汉森(PeterHansen)、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因在资产价格实证分析领域做出的贡献,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53万元)奖金。  相似文献   

3.
黄毅  夏宇燕 《金融博览》2004,(12):60-62
当地时间200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即大家惯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挪威人芬恩·基德兰德和美国人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内所作的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及商业周期背后的驱动力”。各方猜测的2004年度诺贝尔奖各大奖项至此便“花落各家”。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的两位神经科学…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一门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据说在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因为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极力反对,最后还是在瑞典重量级学者冈纳·缪尔达尔(197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极力保荐下得以成功。艾克纳主编的《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收录了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科学的看法,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邵芸 《中国金融家》2014,(11):107-108
自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包揽了历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直到今年10月13日这一"惯例"才被打破。这一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61岁的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Jean Tirole)独享。这是时隔26年后,来自法国的经济学家再一次拥抱诺贝尔奖。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Maurice Allais)曾因为发展了“一般均衡理论”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6.
人物     
《中国外汇》2013,(21):12-13
法马、汉森和席勒: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4日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以表彰他们列资产价格所做的实证分析。评奖委员会将三人的研究成果评价为分析股巢、证券等金融资产价格走势的标准工照,为职业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诺奖压轴大戏——诺贝尔经济学奖10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两位美国资深学者——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共同荣获201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大奖。  相似文献   

8.
《金融博览》2013,(13):2-3
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在香港正式成立6月25日,全球首家”非主权国际评级机构”——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在香港正式成立,并召开世界首次改革国际评级体系论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左一)、意大利证券交易所前主席马西诺·卡普阿诺(左二),  相似文献   

9.
史晨昱 《金融博览》2003,(11):36-38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Robert F.Engle)和克莱夫·格兰杰(Glive Granger).两位获奖者抓住了经济时间序列的两个核心性质:时变性(time-varying volatility)和非平稳性(nonstationarity),因此早在数年前就被学术界归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候选人之列.  相似文献   

10.
耶鲁人学教授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因为对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贡献,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住某些人看米,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趣之处,恰恰在于假设资本市场能够准确反映信息的“有效市场假说”和挑战这一假说的行为金融学,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表彰他在行为金融学方面的贡献。以往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很宏观、很遥远,又很玄乎,甚至有点虚幻。与以往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的经济研究成果"高大上"相比,塞勒的行为经济学更为"接地气",更贴近大众生活,因而更受人们关心。平心而论,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彩头"砸中理查德·塞勒,真还让人感到有点意外。过去10年间,已有两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研究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交叉而出名,无论是2012年埃尔文·罗斯和劳埃德埃·沙普利的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还是2013年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和罗伯特·席勒对  相似文献   

12.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现代财务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1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墨顿(RobertMerton)和斯坦福大学教授麦伦·休尔斯(MyronScholes),以表彰他们在期权等衍生金融商品定价上的开创性贡献。瑞典皇家...  相似文献   

13.
文江 《财会学习》2011,(11):81-F0003
10月10日,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1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两位得主之一的托马斯·萨金特尤为引人关注。萨金特于1943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现为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于1964年获伯克利加州大...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是公共选择学派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之一,宪政经济学之父。1986年.布坎南因“发展了经济和政治决策的契约论与宪则基础“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当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贺辞中说:  相似文献   

15.
衰退与萧条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经造成了两百多万人确诊感染,十多万人因此丧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几乎已成定局。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更是坦言,当前的这场经济衰退已然等同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而不再是诸如2008年那样的衰退。不同的是,90年前的那场大萧条从1929年的股市开始爆发,历经三年才在就业市场和产出结果上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6.
9月2日,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Coase)逝世,享年102岁。科斯教授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产权理论的奠基人,其理论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影响深远。2010年科斯百岁生日之际,周其仁先生在《科斯与中国》研讨会上做了题为《科斯的中国影响力》的演讲。为纪念科斯教授,重发此文。编者对原文有所节选。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11,(10):6-6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领域所作的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佩尔.克鲁塞尔表示,两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许多有关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提高利率或减税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产生何种影响,中央银行调整通货膨胀目标将产生何种后果等。  相似文献   

18.
近期资讯     
国际部分:1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因匹配理论和实践分享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5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阿尔文·罗思和劳埃德·沙普利,以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做的贡献。颁奖声明说,尽管两位获奖者独立地进行了各自的研究,但沙普利的基本理论与罗思的实证实验相结合,产生了一个研究和改善众多市场功能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2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伊顿·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在经济管理分析方面所作的贡献.而奥斯特罗姆由此成为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女性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三位美国金融学教授——尤金·法马(EugeneF.Fama)、拉斯·彼得·汉森(LarsPeterHansen)以及罗伯特·席勒(RobertShiller)囊括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基于某种信念,评奖委员会认为“金融资产价格的更广泛长期走势是可以预测,甚至不必在意这些发现或让人感到意外,或同时相互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