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1月,荷兰飞利浦公司提出的针对中国彩电企业在欧盟实施彩电倾销的复议申请,被欧盟委员会正式接受,欧委会随即展开对中国彩电企业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到国内50余家彩电企业6个海关编号的产品。3月,厦华电子公司正式提交应诉书,成为国内家电业第一家正式应诉的企业。4月2日,该案进入法律程序。欧洲市场的彩电生产能力相当巨大,拥有荷兰飞利浦、法国汤姆迅、德国根德等世界知名的电子公司。因为如此,为保护其本土企业的利益,欧洲在飞速扩张的中国彩电企业面前树起了一道森严的“失税壁垒”。厦华应诉能否成功,国人…  相似文献   

2.
最近,关于外资品牌彩电在中国涉嫌倾销的质疑声高起来,一些国产彩电企业希望政府能够听到它们的呼声,对外资彩电开展反倾销调查。有意思的是,面对国产彩电的大声疾呼,外资品牌表现得相当漠然,甚至某些外资品牌还在策划更大力度的降价动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4月14日,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彩电出口企业倾销成立,长虹、TCL 、康佳、厦华四家被特别调查的企业全部败诉。根据程序,一旦5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美国商务部的裁决结果,那么美国海关将在7天后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彩电征收反倾销税。有分析称,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彩电已经超过了400万台,如果按照目前的裁定结果,被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彩电将只剩下中国本土、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局部市场,我国彩电超过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将被闲置。2003年5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正式立案。7、8月间,中国彩电商在产品出口美国时已经感到了强…  相似文献   

4.
美国五个企业和团体日前状告马来西亚、中国彩电企业向美国倾销彩电。长虹、康佳、创维、海尔等主要彩电生产企业均"榜上有名"。在此次美国彩电反倾销案中,我国涉案产品为21英寸及以上规格的彩电。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于5月23日进行第一次听证。美国商务部也在6月12日正式介入反倾销诉讼调查。调查期为200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申诉方提出,美国在近4年内进口涉案产品激增,2002年的进口是1999年的10倍。进口的激增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回顾 2003年5月,美国五河子公司及两家工会组织,针对中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到美国的彩电产品提起反倾销申诉,涉及范围为21英寸以上采用阴极射线管的彩电接收器,包括普通阴极射线管彩电、高清数码彩电和背投彩电,其中83%的产品为四川长虹集团生产。同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初裁中国彩电倾销成立,美国政府随即针对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彩电出口商展开反倾销调查。2004年4月,美国商务部(DOC)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做出终裁,  相似文献   

6.
美国时间5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中国和马来西亚彩电是否存在倾销行为举行了听证会后,初步裁定两国进口彩电已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案件移交美国商务部,并将在6月16日前由美国商务部作出初裁。而此前,包括沃尔玛、APEX和马来西亚福奈在内的3家美国经销商和中国9家企业已参与应诉,在短短不到20天的时间,应诉企业将搜集所有有利证据用于抗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许多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发展步伐均迟缓下来。前几年动辄30%以上的增长率几乎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企业盈利状况尤为糟糕。2004年以来,能实现年均5亿元利润的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在0和2亿元之间徘徊.甚至有一部分企业始终挣扎在亏损境地难以自拔。在国际化方面.也是大麻烦不断,2004年中国彩电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  相似文献   

8.
焦点     
贸易摩擦进入“多事之秋”“入世”从世贸组织成立至2003年底,中国涉及356起反倾销立案,以占成员方立案总数七分之一的份额高居被控方榜首。中国能否获得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至关重要。由于不把中国视作市场经济国家,无法计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其他WTO成员采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来计算成本。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而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又由于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的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申诉,同时打击了我国…  相似文献   

9.
2004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的终裁结果:厦华彩电的倾销幅度终裁结果为4.35%,比初裁结果大幅降低。另外三家中国彩电企业的倾销幅度分别是:长虹24.48%、TCL22.36%、康佳11.36%。 随着中国彩电产品出口额的日益增长,遭受的反倾销制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一年。2002年初,行业内弥漫着这么一种观点,即中国彩电企业的春天来了。一年过去了,各彩电企业陆续公布了年报。分析这些经过审计的年报,可以看出,过去一年,中国彩电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了一些进步,但同时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却在继续恶化,情况不容乐观,并由此可以看出,精益管理是中国彩电企业的必修课。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本文将厦华、长虹、康佳、TCL、海信、创维、数源、海尔等八家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因为这八家公司均系上市公司,其经过审计的年度报告数据相对比较真实,且在这八家企业的营业额中,彩电…  相似文献   

11.
中美彩电"反倾销"中的竞合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今年5月2日美国企业对中国彩电企业提出反倾销诉讼以来,各利益方由于各自在“反倾销”事件中的利益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反应。分析这一事件中中国彩电行业与美国诉讼方之间的竞合博弈行为以及中国彩电行业内部的竞合博弈行为,并对该事件未来可能发展态势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为各企业的决策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TTO认准了中国在15年之内成不了市场经济国家(从2003年算起)。在此期间,中国必须接受一项奇怪的规则,即当中国被起诉有倾销嫌疑时,要拿替代国的价格来计算中国企业的成本,从而判断企业的产品定价是否低于成本,是否存在倾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彩电行业在经过6年的价格战洗礼之后,中低端彩电市场日趋饱和,利润空间不断下压,企业在微利边缘求生存、求发展。2002年,中国彩电企业在调整当中逐步走向理性回归,各企业在中低端市场逐渐放弃了价格战,而是寻  相似文献   

14.
王胜华 《企业经济》2002,(12):223-224
国外产品在我国的倾销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来华倾销产品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倾销产品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有关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到人民生活必需品,从高科技产业到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粗加工业,无处不在.倾销产品的销售地区也从最初的沿海一带发展到内陆城市,甚至到了广大的农村.倾销方式也多样化,除采用传统的出口方式向我国倾销外,外国企业还通过直接在华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者与中方企业合资经营方式.大量的外国廉价商品抢滩中国市场,给我国的民族企业带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备受关注的中国彩电企业应对出口专利壁垒有了新的突破.经过与众多国外专利权利人近两年的接触谈判,彩电出口交纳专利费用问题有了较大程度缓和,彻底扭转了DVD时代在专利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困扰中国彩电企业的这一头疼难题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第25个年头的康佳集团,有13年时间是为外商OEM生产彩电,即通常所说的来料加工。1993年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实施了反倾销政策,厦华电子和康佳集团这样以OEM为主的彩电生产厂家,如今必须靠自己的品牌来拓展国内市场。当康佳转向内销时,恰逢国内家电市场的快速发展期,有外销经验和实力的康佳进步神速。到1999年,通过收购兼并,陕西康佳、安徽康佳、常熟康佳、牡丹江康佳、重庆康佳先后开张。康佳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布点基本完毕,集团生产规模超过600万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其彩电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占到25%,而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则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彩电在遭到欧盟反倾销起诉没有多长时间,美国的“单子”又给我们送来了。中国的彩电企业确实急眼了,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欧盟想干什么?背后指控我们的企业是谁?美国企业又想干什么?这次背后的主谋又是谁?中国的企业怎样去打这样的国际官司?  相似文献   

18.
有效防止国外企业倾销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国外垄断企业对我国企业实行倾销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博弈论的有关原理得出当国外垄断企业预期我国企业反倾销的概率小于博弈均衡概率时,国外垄断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对我国企业实行倾销,反之,对我国企业不实行倾销.而由于体制不完善的缘故,我国企业对外国企业的倾销实行的反倾销的概率很低.最后得出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互相联系的反倾销体系来提高我国对国外的倾销实行反倾销的概率,从而有效地抵制国外企业对我国实行的疯狂倾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贸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销与反倾销历来是国际贸易中的一对矛盾。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措施 ,是指出口国根据不同的市场 ,以低于有关商品在出口国的市场价格对同一商品进行差价销售。反倾销是国际上通行的进口国政府对进口的倾销产品依法进行调查并征收反倾销税的一种法律制度。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 ,反倾销是抵制不公平竞争、避免给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的利益造成损害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遭受反倾销 ,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这是由内外两个因素造成的。外因方面 :第一、中国威胁论 ,故意放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于我…  相似文献   

20.
合理界定产品成本构成要素,提高企业产品成本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应对反倾销。文章按企业应对一般商品倾销、生态倾销和社会倾销分析了企业应对反倾销的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建议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和价值链,实施多方多维的成本要素协同管理来有效应对反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