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分析显示,当前主要有八类消费纠纷困扰消费者。一、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中奖虚假短信息多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公司的幌子,给手机消费者发送中奖信息,称该公司开展手机用户抽奖活动,该手机用户有幸获得价值几千元乃至几万元的奖品,通知其将个人所得税或邮寄费几百元至几千元汇到指定帐户,并到指定城市领取奖品。二、手机“三包”申诉多生产销售和维修方利用消费者对“三包”规定尚不熟悉,为手机“三包”设置障碍。如对消费者购买的手机不开具有效的发票,扣留随机的保修卡,不出具维修凭证,七天内出现质量问题收取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迅猛发展,目前已有6000多万户。据分析,要不了几年,我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移动通讯大国。然而,随着手机消费的急剧增加,手机产品的质量纠纷也日益增多。 江苏某市消费者协会最近就手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不少手机消费者的权益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侵犯。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维修难。手机质量出问题后,厂家和商家互相推诿,谁也不肯承担维彦责任。尽管消费者花了不少钱,但仍难将手机修好。特别是一些个体手机经营门市,对售出手机的维修更是不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迅猛发展,目前已有6000多万户。据分析,要不了几年,我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移动通讯大国。然而,随着手机消费的急剧增加.手机产品的质量纠纷也日益增多。 江苏某市消费者协会最近就手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不少手机消费者的权益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侵犯。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维修难。手机质量出问题后。厂家和商家互相推诿。谁也不肯承担维修责任。尽管消费者花了不少钱,但仍难将手机修好。特别是一些个体手机经营门市,对售出手机的维修更是不闻不同,让手机用户饱尝手机维修之苦。 二是退货难。手机几经修理未能修好,商家却不给退货,理由为手机不在“三包”(包修、包换、包退)产品范围内,我国法律对手机退货无规定。由于不少消费者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不能进行“据法力争”,往往“打掉门牙肚里吞”,放弃维权而自认倒霉。  相似文献   

4.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0.8%的用户手机出现过质量问题,手机维修中的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发“空手财”。有的维修人员利用消费者不懂行、又急于维修手机的心理,把某些关键配件故意拆掉或换掉,再告诉用户这些零件坏了,需要更换。并称到厂家专修点更换要200——300元,这里他们只要100多元。这样,维修店就可以白白收入100多元。价格黑洞。维修费随便报价,90%以上的维修店无明码标价。收费多少完全由维修师傅说了算。一个价值几元的IC芯片,收费可达100元。一些品牌厂家授权的服务中心同样存在价格黑洞。偷梁换柱。一些维修人员…  相似文献   

5.
一部千元手机,维修价格却赶上了手机价格,消费者遭遇到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统计,2014年1月至5月,共收到消费者手机问题投诉583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多件。在手机厂家快速出机率以及产品更新迅速的环境下,手机维修率也在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质量万里行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HTC T328D手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消费者的相关情况反馈到HTC那里,HTC也相应处理了一些用户的手机情况。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的统计结果,在已解决的消费者投诉共有42例(截止到11月21日统计)中,只有唐先生的手机是更换的,其他用户的手机大多数是因为解锁不予保修,但有的也同意进行维修。在HTC给出的42例消费者的回复中,还有很多消费者的手机并没有解决,大部分仍在维修当中,或者只是在沟通当中。  相似文献   

7.
近期,全国各地大量消费者在购买CECT手机时遇到了一款手机两种样式的怪事。他们所购买的CECT手机与在该手机生产商官方网站上查询的机型完全不符。据调查.出现问题的手机型号至少在10款以上。不少消费者因为手机用了没多久便出现故障。去CECT指定维修点维修而对方拒修,才得知自己购买的并非是CECT生产的手机。“难道手机也有双胞胎?”一时间消费者对此疑惑不解、不知所措。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本刊就此展开了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用户量的不断攀升和手机行业由制售机阶段向维修阶段过渡,手机维修问题成了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消费者手中的手机大致可分为三类:有证号、序号的正品;无证号、序号的真品;假货。后两类虽均为水货,可实质上差异很大,真品虽在国内无“通行证”,使用起来效果却不亚于正品。而假货则纯属坑害用户之流。用手机难免有出故障的一天,无论什么货,修好了能用是用户最关心的。  相似文献   

9.
新产品问题频出,消费者烦恼不断 案例回放: 韩小姐于2011年10月5日购买了一款手机,价值1099元,使用没几天就出现电池板无法正常充电的故障.由此,韩小姐的麻烦也来了. 10月15日,韩小姐将手机送至指定维修站维修,9天后取机时发现电池板还是无法正常充电,于是只能在11月6日再次送去维修.11月22日,维修站工作人员通知韩小姐取机,但是换上维修好的电池板后,手机还是无法使用,并且发现手机串号不一致.韩小姐再次找到工作人员,他们却表示由于故障是消费者手机进液造成的,需付费维修.韩小姐对这样的处理结果很不满,只能致电12365质量热线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0.
手机“三包”实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手机投诉率不降反升,手机售后服务可能是最大祸源。笔者近日暗访这一市场,发现商家坑害消费者实在太狠。品牌店“一言堂”手机出了毛病谁负责,特别是“三包”期内的手机?按理说消费者可以要求免费维修或者更换手机。但是,这样的好事儿可没有,你只能无条件接受他们的“检测”结果。修理中心的第一黑招就是:不管什么原因,硬要说你的手机是人为损坏。就是会“较真儿”的人,也会陷入他们无穷无尽的推诿和扯皮中,直到你已经没有力量再往维修中心跑了为止。对各品牌通用的“免责故障类型”,手机维修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1.
日前,消费者张某刚买了不到三个月的手机出了故障,送交手机销售商修理后被认定是消费者使用不当,致使“手机进水”所致,面对手机销售商出具的检修证明,张某无法证明手机故障是“正常使用”所致。觉得这个哑巴亏吃得不小。原本属于“三包”范围的免责条款竟保护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类似张某尴尬遭遇的手机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多。有统计显示,40.8%的用户曾遭遇手机质量问题,表示在维修过程中没有得到满意服务的人数占42.6%。那么,手机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的原因在哪儿?记者日前就此问题对手机维修服务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手机维修服务市场中…  相似文献   

12.
手机的普及使用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庞大的销售市场必将促生庞大的售后服务市场,于是手机维修市场开始异军突起。为了在市场形成之初就规范化运行,工商部门与电信部门曾经联手对手机维修从业人员进行过从业资格培训,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培训仅仅进行了有限度的维持,之后便无人问津,随之而来的就是因"放"生"乱"。此前,本刊就曾在相关报道中反映了手机维修市场,尤其是私人性质的个体手机维修点乱如粥,收费与维修质量均得不到保证。但是近期记者了解到,在诸多知名品牌授权的所谓"正规指定维修点"中,上述不正当的乱象也在以不同程度和方式体现着。如今的消费者对此已经毫无信任度可言,坏了的手机,究竟该如何修理;乱了的市场,究竟该如何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三包”变“一包”按照“三包”条文,手机出现性能故障,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凭“三包”凭证中修理者的修理记录,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手机。目前,消费者大都是按保修单提供的地址到指定的维修网点修理的,这些网点有的就是生产厂家的一个部门,或者与他们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不填写维修记录,就是为了规避换货规定中关于修理次数的限定。修理者不提供这样的凭证,消费者也就无法证明自己符合“三包”规定中的换货条件,工商机关也难于调解和查处,但这却给消费者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三包”规定在执行…  相似文献   

14.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走在大街上,手机广告铺天  盖地,台里货架上,国内、国外手机,品牌众多,琳琅满目。近几年国内移动电话产业迅猛发展,手机持有率不断上升。消费者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不断为它的质量问题 所烦恼,面临维修难,更换难,退货难的困扰。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本刊接到北京消费者李女士的投诉,称其2500余元购买的诺基亚E72i手机,因频繁出现同一故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维修4次,其中3次返厂维修。2010年10月,北京消费者李女士花2500余元购买了一款诺基亚E72i手机。2011年8月,李女士的这款手机在拨打电话时,频繁提示"连接错误",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今年1月份以来,共收到60多位魅族用户投诉。据消费者反映,目前投诉魅族手机问题的主要有基带消失、信号时有时无、电池鼓包、屏幕出现水印以及手机自动关机和返厂维修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手机作为销量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其售后服务质量尤其是保修或维修方面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头痛不已。近日,记者调查了重庆维修市场。维修摊点起“串串”在歇台子、大坪、上清寺等地,记者发现,不少收售二手机的小商贩也经营着副业———维修手机。在歇台子,当记者假借修手机之名接近其中一个小商贩时,这名青年男子在没有看到记者的手机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记者要“修”的那部手机必须更换后盖,开价80元。而记者随后向专业人士咨询时得知,这种更换后盖的价格一般在40元左右。在上清寺,记者看到了一个维修摊点。一张矮凳上摆放着电烙…  相似文献   

18.
手机“三包”规定,对消费者有以下几项保障:其一,售出之日起7天内,主机出现故障消费者可选择退货,并且销售者应按发票价格一次退清。手机“三包”出台之前,退货对于消费者可谓是天方夜谭,要么换,要么修,退货免谈。11月15日后,消费者无需怯于言退货。若哪个商家敢拒绝,你完全可据此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其二,“三包”期内(一年内),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手机,销售者也必须为消费者免费更换同型号、同价格的手机。此前的行规是15天内包换,1年内包修,过了15天后(除特殊情况外)无论修多少次也不会换货。这项规定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上海标准化》2010,(11):18-18
案例回放:消费者李先生于2010年10月2日购买了一部索爱手机。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手机不能收发彩信。李先生随即联系了索爱公司,结果被通知带手机去索爱检测中心检测。维修人员检查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手机售后服务投诉的增多与其自身的特殊性密不可分。手机现在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必备工具,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就异常着急,但各厂家的售后程序又相对复杂,这就容易产生纠纷。据了解,手机维修的焦点都集中在死机、自动关机、重启、通话质量差、杂音、掉线、显示乱码、外壳破裂等质量问题上。除硬件质量问题外,软件成为目前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