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人这样理解“企业”一词:“企”字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而一旦失去“人”,事业也就“止”了。可谓十分精辟。越是快速发展的企业,越是高技术企业,越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就越发感受到由人的智力、体力、技术、情感和观念等因素构成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2.
一个“企”字,即可解释为“企业”,又可解释为“对事业的追求”。它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止”字组成,很显然,没有了“人”,就只剩下“止”了。同样的道理,在企业中,没有人,没有人才,就无所谓企业,企业将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保护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天然载体。人才培养和保护也是其自身成长的需要。研究表明,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前所学的知识仅占其一生中学习的全部知识的10%,剩下90%知识主要靠自己接受培训和自学。有人曾形象地将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和“止”两个部分,比喻做企业是从事一项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以此说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使人力资源得到及时、  相似文献   

4.
<正>对企业的"企"字,赵林中说,企业的"企",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加一个"止"字。意思是说,如果不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那么这个企业便会停止前进温和谦逊,敦实憨厚,连笑容都浸满真诚,给人的感觉:这绝对是一位信得过的兄长。这几乎是每一个接触到赵林中的人的共同印象。赵林中,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至2003年,在国企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有人将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与“止”,说明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这虽然不是老祖宗仓颉造字的本意,但这种对企业意义的拆解仍然是深刻的和独到的。因为在企业的各种要素和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要素和资源。管理大师哈默说:“人不过是工业机器上的一颗恒温齿轮,这样的观点在过去40年来已被我们逐渐抛弃。人是可以信赖的,人是希望把事情做好的,人是有想象力和足智多谋的。这一理论是构成全球最先进最成功公司的人事实践的基础。”同理的话艾柯卡则是这样表达:“一切企业经营归根到底就是三个词:人才、产品  相似文献   

6.
《企业导报》2001,(1):28-30
<正> 一、企业、人才与“气” 什么叫企业,中国人造字太美了,“企业”的“企”字,上面一个“人”,底下一个“止”,你把“人”去掉,企业变成“止业”,所以企业最伟大的资源是“人”,人最伟大的资源在哪里?人最伟大的资源在这口气,这口气完了,一切完蛋。这口气分两股力量:一股叫盛气,一股叫衰气。盛气的人朝气蓬勃,衰气的人暮气沉沉;盛气的人做事积极乐观,衰气的人做事消极悲观;盛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这样解释过企业的企字,企字上面是个人字,下面是个止字,说明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人才,这个企业也就停止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企字的真正来源.但这至少可以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人可以兴企,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举出一大串这样的例子来,因特尔的格鲁夫、海尔的张瑞敏等等.  相似文献   

8.
策划疯语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才和品牌的竞争。一个“企”字,上下结构,上面是“人”,下面是“止”,意思就是说,在企业中,如果没有了“人”,那么企业就“停止”了,就完蛋了!由此可见,人才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专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各种要素和资源,尤其是人的相互配合来共同促进。因为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人才、机制、品牌、创新等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有人将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止”,意为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美国《财富》杂志曾对一些大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价值是一个企业净资产的5—20倍。从众多成功企业成长的历程看,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出一流的企业。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硅谷透视     
汉字“企”字由“止…人”组成,所以日本管理学家依此提出一企业管理的要义是“止人”,即留住人的艺术。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如何把人才吸引来、用好、留住,是所有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子月 《经营者》2000,(5):17-18
<正> 初识周帆,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说起策划,他两眼放光:"当人生交给我们一个难题的时候,同时也会交给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能力。企业的兴衰在于人,你们看,‘企’字去掉上面的‘人’就变成了‘止’——一切停止;‘止’加上‘人’才能‘企’——站立。"他坚决认为世界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没有活不下去的人,只有不会卖产品的人和不肯想办法活下去的人。事实上,周帆的确是一个既能卖产品又能活下去的人,圈内人都称他为智力杀  相似文献   

12.
南存辉在对《中国企业家》杂志阐述正泰人才战略时最精彩的一句话是: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上面的“人”,下面就只剩下一个“止”(停止的止)了。 正泰对人才的激励由高薪出发,步步逼近产权,同时对经营者持股中的弊端和风险非常防范。  相似文献   

13.
刘宇辉 《活力》2014,(7):88-88
一直以来,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形象地把“企”字分解,释意为“人”无则“止”,表明人才对于企业的决定性意义。现实中一位企业家能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一名营销人员的营销策略可以带来上亿元的利润,一名员工的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数百万元的价值,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观念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一、人与企业 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企业、创造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人是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人在经济活动中所居的位置,犹如企业的“企”字中的“人”字,去掉上面的“人”则为“止”,没有人企业便会死亡。 目前,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日本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的作用。西方有关管理专家指出:日本人的奥秘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正确利用,在于人的素质,人和公司休戚与共。把人当作天赋的资源,而不是当作机器,这或许就是日本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15.
无"人"则"止"     
一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时说:企业的“企”怎么写?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止”,念“企”。无“人”则“止”。在企业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没有人,特别是没有能人,企业就不能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你没有能人,或者有了能人却留不住,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更谈不上企业的长足发展。 企业真正的产品,其实是各类能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  相似文献   

16.
商海123     
1“企”字很简单 ,一“人”一“止”而已。但要将其“写”得灵活自如 ,并真正领悟个中道理 ,并非易事。有一次 ,正泰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对来访的记者说 ,企业的“企”字 ,是由“人”和“止”组成的 ,无“人”则“止”。所以 ,我们非常重视人的工作 ,重视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并给他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诚哉 ,斯言。一句看似牵强附会的解释 ,却给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企业要发展 ,关键在于人 ,没有人才 ,或者人心涣散 ,必然停止不前。所以 ,开明的企业家总是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尊重人才 ,善待人才 ,并将其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是谓以人为本。2海尔砸冰箱的故事 ,无人不说好。但当初为这冰箱该不该砸的事情 ,很是费了一番周折。有人说 ,不就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吗 ,又没什么大不了的毛病 ,好端端的冰箱 ,砸了岂不可惜?张瑞敏则坚持认为 ,既然我们的冰箱“不太方便”,就说明有问题 ,有问题不解决 ,则迟早会被市场抛弃。结果冰箱砸了。这一砸 ,砸出了信誉 ,砸出了质量 ,从而使海尔名声大振。这恐怕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看来 ,要办好一个企业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是该有点敢于否定自己、挑战自己的勇气的...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已成为所有企业的共识。人的确重要,就如“企“字的结构一样,去掉“人“就剩“止“了。既然人如此重要,企业该如何做呢?在企业里,人按作用一般分为三类,一是高层领导;二是中层管理者;三是一线员工。企业管理现状是人们过于重视管理者的带头示范作用,却忽略了与顾客、市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最难把握,却最有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说,企业要有三个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这三个创新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如果说,与西方强国相比我国企业还比较落后,首先应该看到是企业文化的落后。“企“字去人则止,即不考虑人的要素,文化的要素,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导报》2014,(9):F0002-F0002
“三十而立”是人在这个年纪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对未来人生的追求定位。然而,对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平均寿命不过三五年的中国民营。企业而言,如何“立”、“立”多久,恐怕不是四个字可以囊括。  相似文献   

20.
易中天开唱     
在“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颁奖典礼上,文化学者易中天作为第三部分“对话世界”的主讲嘉宾,做了一段非常精彩的演讲,不但妙语如珠,还引吭高歌。易中天唱的是哪一出呢?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千万次的问》。“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可是你却依然是你。”短短的四句歌词,在易中天看来,却是一组密码,精妙概括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一百多年来的纠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