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钟子英 《会计之友》2008,(22):34-35
所得税会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际化趋势。何以要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原来的利润表债务法?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哪些优势?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所得税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并得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比利润表债务法在运用上更复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的必然性,同时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试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兼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都是业务权益理论,但侧重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暂时性差异。在确认财务报表项目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顺序完全相反。我国制定所得税会计具体准则时,应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5.
张春国 《会计之友》2008,(22):36-37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与过去采用的利润表债务法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利润表债务法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与过去采用的利润表债务法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二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替代利润表债务法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债务法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本文对两种不同的债务法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特点,并对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布,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将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利润表债务法。为了满足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虽然同属于债务法,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理论与实务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两种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期对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现行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摒弃了旧准则中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提法.作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实质,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列报更加体现"真实公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解读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数学表达式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之上。下述概念与资产负债表债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6年修订了原《国际会计准则12:所得税会计》,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上,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原准则中的损益表债务法。然而,在我国,无论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还是《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征求意见稿)》,均未提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广大实务工作者更是知之甚少。为了增强大家对这一方法的认识,本文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相比较,重在揭示前者的理论基础、实务程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两种方法对收益概念的理解不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同属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旧会计准则(制度)作了对比研究,在借鉴、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作了差异分析,以凸显资产负债表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核算之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所得税核算的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通过典型事项加以说明,以期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我国财政部规定,可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法;在选用纳税影响法时,可采用递延法或损益表债务法。但鉴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使会计信息更具可比性。因此,建议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的概念和债务法的处理方法在国际上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在当今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进行该差异的处理是所得税会计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两种差异的深入研究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我国采用的现实基础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额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从所得税会计全面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就一直是会计理论学习与实务运用中的一个较难把握的知识点。本文从归纳与分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出发,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进行解析,并且对其理论与实际应用提出改进构想,以便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推广与执行。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为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本文主要就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