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是针对新中国建立之前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与建设实践,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加快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本文着重和全面地论述了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概念,并分别从六个方面剖析共同富裕不同层次的含义、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以及由初级共同富裕向高级共同富裕发展的步骤与过程。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的命题。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一项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当前思想领域中质疑或者不愿意讲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倾向的否定,预防了在不知不觉中动摇甚至脱离党的基本路线的偏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收入差距扩大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羁绊,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既是目标 ,也是一个过程 ,只能逐步实现。为实现共同富裕 ,防止两极分化 ,必须深化改革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认识富裕的基本问题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在科学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时,总是与"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怎样富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构建了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体系。人民共同富裕即"实现什么样的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的首要问题,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以科学精神在我国探索和回答怎样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即"怎样富裕"的现实途径。邓小平社会主义科学富裕观蕴含在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理论内。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个人所得税的自身独有的属性和收入分配的特点决定其对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共同富裕为视角,通过分析共同富裕的内涵,梳理个人所得税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全面分析现有个人所得税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发展的一个亮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共同富裕问题从“本质要求”上作出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恰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重点表达。共同富裕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的,是新时代十年的显著标识;同时,这一理论也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实践不断展开和深化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逻辑的必然结论。这一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化了毛泽东等人对走向共同富裕目标的设想,深化了邓小平等人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设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创新发展,包含了新时代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原则、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包含着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所要明确的目标导向,也包含了从民生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当然,扎实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不断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协调,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此前提下,本文进一步阐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解释共同富裕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致性,并基于比较生产力概念提出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具体分析三次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分步实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深刻理解和领悟共同富裕,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地阐释。从理论逻辑看,劳动是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贯彻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现有机统一,进而揭示出共同富裕是以“劳动逻辑”为基础。从历史逻辑看,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通过提出“先富与后富”,为共同富裕奠定生产力基础;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优化生产关系。从实践逻辑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崭新奋斗目标。资本无序扩张是束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一大桎梏,与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背道而驰。财税法律制度通过发挥其在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成为了引导资本有序发展的坚实利器。从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出发,检视其对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立足于解决财税法律制度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引导其有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财政支出、税收实体和税收程序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发挥财税法律制度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公平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随着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应当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扩大,怎样把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探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思想是由邓小平明确提出来的,其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论述。包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后富;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总体来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充分条件;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交织,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而城乡统筹则是客观"共同富裕"的现实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模式,不是欧美模式。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武强  吴静 《经济问题》2023,(3):9-1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克服了古典经济学以单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社会认识论的片面性,按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人类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从脱贫攻坚胜利向共同富裕奋斗已经开启了坚实的步伐,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说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现实基础和目标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刘秀萍 《经济师》2007,(4):293-293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提出了坚持勤劳致富和依法致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并进一步分析了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能逐步实现,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陈健 《经济纵横》2023,(9):14-2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支撑的理论优势、发挥好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彰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显著优势和凸显市场经济效能的实践优势。应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治理体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加快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凸显共同富裕导向的市场制度新体系,完善三次分配共促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合力,加快凝聚各类市场主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共识,拓宽和创新公有制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渠道和路径,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利益分享。该文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说明: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二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三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 ,是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 ;共同富裕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基础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收入差距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在人民总体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差距 ,是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先富后富的差别 ,它不包含两极分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农村如何尽快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大问题。过去,不少人认为:无工不富,只要乡镇企业发展了,农民就会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从山西省晋中地区农村的实践表明,乡镇企业发展了,农民不一定能共同富裕,而村级经济发展了,农民才会真正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乡镇企业的概念,包括乡办、村办、联办、个户办(含私营企业)四个层次。事实证明:乡  相似文献   

20.
张金林  董小凡  李健 《财经研究》2022,(7):4-17+12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景,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数,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进共同富裕,其中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路径;第二,在偿债能力低、金融市场参与度低以及农村地区的家庭中,数字普惠金融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第三,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普及数字工具以及提高个体金融素养能够减轻“马太效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从而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厘清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作用与路径,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