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本与实体经济相脱节的中国股市,其大涨大跌已经常态化,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其内在规律使然。中国的股市还是处在成长过程中的资本市场,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应该完善资本市场及其管理制度,处理好融投资双方的供需关系,处理好投资和实度投机的"度"的关系,发挥好资本市场融资、配置资源、提供经济发展动态信息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井华  周程 《国际融资》2003,(7):12-15
当股市低迷时,他以“暴雨过后是晴天”激励股民;当牛市冲天时,他以谨慎的乐观提醒投资者。我们经常听到他对股市的精辟分析,我们至今都仍然记得他在2000年时对股市的准确预测。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股民都熟悉他的名字——萧灼基,大家都尊称他为萧股市。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从理论经济学转向研究资本市场的专家。他虽贴近市场,以研究资本市场的实际问题见长,但从不评论个股。他虽从事教学数十年,但不认为自己是纯理论家。从资本市场高层管理者到普通股民,都对他的评述十分关注,津津乐道。年近七旬的萧教授,思维敏捷,神采依旧。今天我们就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及企业海外上市等问题,与他谈股论金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能是筹集资金,证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筹集资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自2001年6月以来,中国股市在暴跌和阴沉的下跌中走过了4个年头的低迷之路。股市的长期阴跌使投资们的信心受到伤害,股市的融资功能严重受挫。证券市场的稳定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而资本市场的稳定则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全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梅君 《中国金融》2004,(22):17-18
作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办法终于出台了。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将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格局,给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先后构建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等多种交易平台,股市在资源配置,价格发现等方面的功能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尤其是2005年5月股份制改革之后,一系列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被逐渐破除,中国股市进入了全流通时代。短短几年的时间里,A股流通市值增加了四倍多,上市公司增加至两千多家。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市场,具备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力。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中国股市多舛的命运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弊端,而这种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的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7.
曹凤岐 《投资北京》2008,(11):35-3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股市风雨18年,暴涨暴跌18年走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股市有16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到过32万亿。但到今天.中国股市连IPO都无法进行,再融资也近乎枯竭。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就回归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赚到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了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中美两国股市产生的收益率溢出效应,发现随中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完善及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两国股市间的相关性逐渐提高,收益率溢出效应也日益显著。同时,针对如何减少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10多年来,服务于“为国有企业保驾护航”的目标,沪深股市为国企筹集以千亿计的资金,其市值占GDP的比重也从无足轻重上升到50%,中国资本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重重问题。在发展中求规范,在整顿规范中释放风险,将始终是成长中的中国股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刘纪鹏 《理财》2007,(7):7-7
财政部一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大盘马上就猛跌280多点,这种以财政政策为手段给股市降温简直出乎人们的预料。对当前中国股市,社会普遍有两种认识:一是应该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将肩负提 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任;二是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上涨过快,人们普遍担心这种速度没有实体经济和业绩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储蓄向投资转化是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是竞争又合作的动态互补关系,接着以灰色关联度的数量方法论证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阶段中的弱市场导向阶段,信贷市场仍然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占主体地位,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对储蓄投资转化率的影响较小,但已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我国应在加大银行部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从法律政策、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建立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在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实现自己个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的方式成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方式,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种,股市技术面分析又是人们进行股票投资时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并且人们在进行股市技术面分析的过程当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通过浅析数学在股市技术面中的应用对于股票投资市场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证券、股市的论述,为中国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股权分置、上市公司结构不完善、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仍然偏低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要处理好四大基本关系,如果这四大关系处理好,资本市场就能够发展与繁荣,中国股市就能够走出长期低迷的困境。否则,再好的制度安排都无法实施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实施一年了。这一年中,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并没能遏制住股市下跌的势头,股票指数创下5年来的新低。肩负重要使命的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大。这种困境使中国股市的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影响。首先,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呈反向反映。近五年来,我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与国内股票市场疲弱不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充分利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企业而言是经济现实的选择,但我们应该看到: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蓬勃发展、在股市融资方面有巨大需求的新兴资本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 ,这将制约资本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股市与债市的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相关关系角度 ,论述“只有保持资本市场中股市与债市的共存与协调比例发展 ,才会有助于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对于一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既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股权分置与其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特色”,还不如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严重的制度缺陷。股权分置这一制度设计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股权分置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股权分置问题由来已久,非流通股转让的实践时有发生,国有股减持在进行试点之后一度叫停。股权分置问题之所以必须解决,是因为它有四大危害:同股不同权,违背了股市“三同”的基本原则;一股独大,非流通股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现象比较普遍;信息失真,股市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内幕交易盛行,并购重组带有浓厚的投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本市场的几次大的牛市,都与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有关,而对违规资金的查处一旦开始,股市即应声大跌。“堵”不如“疏”,在建立安全的“防火墙”后,允许银行资金入市,是较好的选择。通过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开展基金业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分流储蓄资金,并将其引导到证券市场,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帆 《中国金融家》2012,(10):45-47
虽然投资者对近来A股市场长时间的熊市啧有怨言,但不能否认的是,包括股市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仍然对投资者充满诱惑和吸引力。抱怨的背后是期望,而期望来自市场以往的表现和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