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商情》2010,(1):76-77
太阳神朱厚丞 朱厚丞,太阳神直销事业部的001号员工,直销事业部总裁,如今成为了太阳神从传统企业成功转型成为直销企业的最大功臣。伴随太阳神业绩提升520%,这个在直销行业中“另类”典型向直销人证明了直销也能以“德”先行。  相似文献   

2.
甄刚 《全国商情》2009,(6):18-22
以前的制度讨论中很少涉及“单线制”,但现在为什么很多企业部以这个制度作为噱头?“单线制”到底是什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单线制”有哪些形式?对于“单线制”,企业宣传的优势是什么,又是否能够实现?对于中国直销界的制度炒作,企业和从业人员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本刊特邀请业界资深研究人士对以上问题作出了系统解答。  相似文献   

3.
薛钧天 《全国商情》2009,(11):14-15
一边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一边是中国直销企业的热火朝天,真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到2009年中国直销企业业绩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是,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的直销企业排名中,国内企业出现了集体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如今,海外市场成了很多直销企业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很多内资直销企业中海外市场往往只是他们在国内宣传的一个噱头,对于其真正的业绩增长以及品牌塑造并无太大帮助,但也有企业向海外市场砸重金开发,最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如何让海外市场这块“鸡肋”真正地上位成直销企业的一餐“盛宴”呢?  相似文献   

5.
万基直销崩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此前还有搁浅的“泰达航母”和风雨飘摇中的海王直销,它们试水直销的结局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做“垂死挣扎”状。它们试水直销的过程,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似乎只剩下了高调的宣传造势、高管的频繁离职和业绩的持续低靡。  相似文献   

6.
《全国商情》2011,(5):96-96
为了能够更好地贴近行业,进一步了解业内人士的关注重点,本刊联合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开辟了“人气指数榜”栏目,在整个行业内展开调查,从月度直销企业,企业家,系统领袖.直销产品的受欢迎.受关注.诚信度,业绩增长速度、低碳环保,公益慈善等方面,以列表的形式展现,以期为更多直销人选择企业和团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隆力奇:变     
《全国商情》2010,(2):15-15
中国直销20年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变”字;隆力奇二十多年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一个“变”字。这种“变”体现在这个大型民族企业涉足直销的闯劲上,也体现在近几年在直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上。2009年的隆力奇直销可谓收获颇丰,不仅吸引了众多系统和团队的加盟,而且在其直销帅印执掌者尹联的带领下,创造了近1.5亿元的销售额,成为2009年成长最快的直销企业之一。但隆力奇的“变”并没有止步,2010年乃至新十年,隆力奇还在选择“变”。  相似文献   

8.
范伟云 《全国商情》2009,(12):64-65
我不知道国外有没有“直销难民”这种现象。在大陆,不讨论那些以加盟费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被我们国家定性为“传销”的项目,即使在那些正规的拿牌直销企业里,“直销难民”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最近在天涯网站上,一些资深的但是已经退出某直销公司的人士和另一些同样资深,但依然奋斗在一线的该公司直销人的争论已经达到了高潮,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直销运作过程中的负面现象,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  相似文献   

9.
《全国商情》2007,(11):35-39
直销系统的概念进入中国以及此后被众多国内直销人所实践的过程,与直销这种模式本身一样,也是一个“外来事物本土化”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时下的中国直销行业中,系统的建设还绝对称不上达到了建设理念的完善和本土思维的成熟,然而,一代一代的中国直销人却在这种“系统化”的初探中,不断增长着自己的智慧和见识,逐步积攒着将自身推入世界直销洪流的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闻一家在内地堪称“指标性”的直销企业,在依法获得直销牌照之后,凭借其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在行业中的代表性地位,成功地吸引了众多直销员加盟,然而,当直销员人数大幅上升之际,企业的市场业绩却并未表现得与其一致。这一现象对向来迷信于市场团队数量的直销企业来说,不得不引起关注和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直销已走过10多年的历程,但直销教育一直滞后,大多数直销公司的教育都是采取松散型的短期培训。由于师资力量不专业,加上某些人心态不良,很多培训仅仅从组织者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片面强调眼前业绩的盲目扩张,大量地给学员灌输所谓的销售“技巧”,以至于直销教育逐步演变为荒唐的“洗脑教育”。而直销市场要规范,直销事业要做强,直销要不被传销所利用,直销职业规范教育是基础,并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基础一旦离开了高等教育就会成为无水之源,天狮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时制宜地创办了天狮学院,为中国直销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全国商情》2011,(12):69-70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一位知识分子的使命。而太阳神的使命是“以我们微薄之力为行业立心”。太阳神直销事业部成立伊始,就以“关怀人的一生,爱护人的一身,成为保健至尊”为企业宗旨,志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振兴中华民族经济而努力。在“德不孤必有邻”核心文化的指引下,以弘扬民族养生文化、复兴民族保健产业、打造民族直销品牌、振兴民族直销行业为己任,在直销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从打造理性有文化内涵的公司到拉动业绩的珍珠店模式,从开始被整个行业认为是违背直销价值观的文化导向到现在被行业逐步认可,太阳神走出了独有的成功步伐。  相似文献   

13.
直销在中国已走过了20个年头,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销企业的经营思路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更替。随着直销大环境的不断明朗,直销企业之间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展开竞争。可有的企业业绩突飞猛进,有的企业业绩却在达到某一数值时遭遇难以突破的瓶颈。那么,对于中国直销企业在业绩提升方面有哪些途径可走?记者在业界企业中归纳总结了几种方式,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邓盛 《全国商情》2010,(10):90-90
直销人的工作特点是,一年四季奔波在外,天天为了拓展市场和发展团队,废寝忘食,只有春节和其他法定节假日能够稍作休息,调整一下紧张的工作状态。就在今年十一国庆长假,也有一些勤奋的直销人仍然无法放缓工作的步伐,利用节假日这个销售高峰,带领团队进行业绩冲刺,放弃这个久违的悠闲。本刊特别策划了“直销人的十一营销经历”稿件,展现这些直销人的真实生活和心声,让大家了解并体会他们对于事业的追求和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全国商情》2007,(11):30-34
今天,“直销系统”对于团队建设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大意义上,它更是一道“必经之途”。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直销商存在形式的理念和动作方式,带给广大“直销平民”的,除了精神上的满足和自信,更重要的是事业上实实在在的效益、效率与超越。中国直销行业在呼唤着企业成功品牌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呼唤着属于直销人自己的“平民品牌”的出现和成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全国商情》2010,(7):9-9
曾经有人用“夹缝中求生存”来形容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现状,虽然有些悲观,不过也恰如其分。造成这种局面的缘由不少,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笔者以为,国家当在两部条例的基础上,适当对直销行业松绑甚至于扶持,相关部门也别把打击传销当作第三产业,以此增加收入,为直销行业营造一个良性的直销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全国商情》2007,(12):19-20
随着获牌企业的不断增多,中国直销企业的阵营也在不断地产生着分化,2007年,这种分化的趋势在已获牌企业、准直销企业和“灰色”中同时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8.
甄刚 《全国商情》2009,(11):81-81
无论时空怎样变换,直销企业、直销专卖店、团队领导人和直销员都要和业绩打交道,各自的利润、效益和佣金都与业绩息息相关。以往衡量直销的业绩水平采用的方法,都是以同比(即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意思)和环比(即与上月情况对比)做比较,但同比、环比受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大,由前后两期的同比和环比数据为根据很难预测下一期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目前,直销行业几乎遍布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但直销在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很多人都处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中。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对世界四大直销市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进行全面的剖析,以帮助国内的直销人及企业通过侧面的数据来了解这些国家的直销概况,对今后海外分公司的设立以及从事海外直销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国商情》2011,(2):52-53
截至目前,中国直销界已有26家企业获得直销牌照。从已经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上发表企业声明的企业中,综合专家分析、相关部门的态度及企业申牌的态度来看,2011年,天狮与爱茉莉将可能成为牌照“幸运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