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企业标准化》2009,(13):53-53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将于今年停止生产其公司旗舰产品——拥有74年历史的柯达彩色胶片。公司表示,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柯达彩色胶片受到严重威胁,需求量已大幅下降。柯达彩色胶片是全球首款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彩色胶片,  相似文献   

2.
柯达曾是全球家喻户晓的巨人,一度古领全球胶片市场的2/3份额。但因满足于传统胶片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分析,产品没有创新,最终在数字化时代遭淘汰。50年来,世界500强的排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显示,柯达自1 994年在我国实施快速彩扩连锁店计划以来,至今已在800多个城市建成了7000余个快速彩扩店;柯达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1 993年的26%迅速提高到了80%;中国在柯达全球市场中的排名由第17位疾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  相似文献   

4.
棋高一着     
易举 《经营者》2003,(6):60-60
<正> 柯达和富士是国际胶卷市场一对冤家,彼此间竞争相当激烈。可在南美市场的较量中,尽管柯达使尽了浑身解数,自己的产品仍敌不过富士,形成富士一枝独秀的局面。面对此情此景,柯达不甘示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同竞争对手在南美市场平起平坐。柯达是如何推开南美市场的大门的呢? 原来竟是小小的鸡蛋帮助它们立下赫赫战功。柯达同以色列鸡蛋出口公司达成协定,在出口到南美洲的鸡蛋上印有“柯达”彩色胶卷的商标,并付给这家以色列公司500万美元,这就  相似文献   

5.
允许仿造     
企业对自己的专利大都视同命根子一般,唯恐被竞争对手抢去。而何达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80年代,柯达公司同时在27个国家推出大众化的自动相机,并通过各种媒体作了这样一则广告:柯达自动照相机的专利.本公司无心独占,我们欢迎各厂家仿适。柯达么司的如此大度,一时很让人费解、随着柯达相机的普及,柯达胶卷也如同一场彩色风暴席卷全球。这时.人们才慢慢悟出其中的奥秘:放弃照相机的专利,必然促进照相机的普及,昭相机的普及的背后,肯定是彩色胶卷的热销。目的就是一先进一盏灯,让伽不断买我的油。”’允许仿造  相似文献   

6.
富士与柯达的竞争被称之为"绿黄大战"。进入数码时代后,两家传统霸主同样遭受过冲击,但眼下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前不久,美国照相胶片行业巨头柯达已申请破产保护,但富士胶片则已从一家业务范围相当狭窄的照相产品提供商转变成为一家多样化的公司。富士胶卷于1934年创立,其前身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品牌大战”在中国市场拉开了序幕。正当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国“列强”严厉冲击之时,一批中国民族工业的“脊梁”与之展开了一场品牌争夺的“拉锯战”。乐凯对柯达说“不”去年中期,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拒绝了柯达的控股建议,合资谈判破裂,引起强烈反响。该公司是目前中国大陆坚持国产品牌的胶卷生产厂家,而国内其他胶卷生产企业已同外资合作而失去原有品牌。1987年在保定第一胶片厂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生产“乐凯”彩色胶卷。化学工业部一位官员称乐凯公司“只用了10年的时间便跨越了国外同行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生活巨变,这要归功于以下这些产品。娱乐方面1958年的乐高插拼玩具这种塑料积木自投入市场后.全世界共生产了约2030亿块乐高积木。现在,乐高有20O0种不同的零部件,以乐高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已经在美国、英国和丹麦安了家c1990年的柯达勃朗尼相机1935年的柯达克罗姆彩色胶片1948年的宝丽来一次成像相机1976年的JVC摄影机1982年的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的激光唱盘办公方面19OO年的曲别针在挪威的约翰·瓦莱190o年发明这种弯曲的金属别针之前,人们一直用大头针把纸张钉在一起,因此把接件人的手划个口子是难免的c可是,瓦莱当时没有…  相似文献   

9.
《物流技术》2012,(6):90
柯达因为果断抛弃玻璃干板技术,转向胶片技术,以及持续的纵向整合和终端建设创造了一个时代,却又因为拒绝数字技术的革新而被时代抛弃。柯达,全球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100多年来为无数人留住美好回忆,首届奥运会的主赞助商、把照相机送入太空、曾经代表了美国梦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缨 《中外管理》2010,(2):21-21
锐珂医疗,一家朝气蓬勃的企业。它原本是美国百年企业家族柯达公司中的一员,业绩一直很好。当柯达的影像与胶片业务遭遇无可逆转的市场冲击时,这家老牌公司拿出了魄力,把旗下优质的柯达医疗出售给了世界500强的加拿大ONEX集团(详见本刊2007年11期报道《和谁一起登山》)。显然这一招十分奏效,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3日,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向传统胶片行业巨头柯达公司发出退市警告,16日后,柯达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样的消息对那些即使现在已适应数字产品、用惯数码相机的人来说,还是稍显突然,毕竟,追溯到十多年前,从家庭生活温馨的瞬间到社会重大事件的历史性时刻,柯达的身影还是能够随处可见。"串起每一刻,别让她溜走",柯达这句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其醒目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谈中国入世的时候,最关心的是关税削减对国民生活和企业的影响程度,实际上,当中国贸易代表和WTO及其成员国们签署中国入世的最后文件时,中国关税削减的比例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事实。那么在谈论关税问题时,我们应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反对其他可能发生的贸易壁垒性冲击。富土和柯达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考案例。故事发生在一个更极端的背景条件下,那就是在乌拉圭回合后,日本对彩色和黑白胶卷的进口关税承诺降到了零,即外国产品,如美国的柯达进入日本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富土和柯达是世界上胶卷业的两霸主,富…  相似文献   

13.
现代商品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上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企业不仅要积极提高产品质量,还必须想方设法地提高知名度,才能赢得市场。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手法多样,笔者仅汇集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供参考借鉴。借助重大的社会活动扩大产品声誉日本富士公司是一家彩色胶片和摄影器材生产厂家,原来名气远逊于美国柯达公司。但它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已不再是稀罕之物;科技进步,“傻瓜”问世,使不懂光圈速度的芸芸众生,对相机也能运用自如。生活的灿烂和自然的多彩,更使人们远离单调的黑白,纷纷步入彩色摄影世界。据悉,我国每年彩色胶卷的消耗量已达数千万卷,可见彩色感光材料的市场是多么广阔。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却无法回避,彩色世界竞争激烈。“乐凯”作为国产胶卷的最后一个堡垒,已陷入洋品牌的重围,正在孤军奋战。且以南京为例:如果你漫步南京街头,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彩扩店家,包括颇具名声的“环球”、“江南”等百年老店都穿上“洋装”,黄“柯达”、绿“富士”,蓝“柯尼卡”的店面装璜,虽然为原本繁华的都市又增添了几分艳丽的色彩,但有识之士面对此况则哀叹:“中国彩色感光材料市场,已经成为美国、日本两强共霸的天下。”其实,中国“乐凯”彩色胶卷的质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达到目前市场广泛销售的“柯达”、“富士”的水平,且价格低于洋货的三分之一,然而市场份额却不容乐观,笔者在位于新街口的南京摄影图片社、金陵饭店图片社及几家大商场彩卷专柜了解到,一般每家每天“柯达”和“富士”要售出40—50  相似文献   

15.
彩色胶卷按规格分为135和120二种,按感光度分为ISO100、ISO200、ISO400等级别。在我国应用范围最广、人民群众使用最多的彩色胶卷是ISO100/21°彩色胶卷(规格135)。抽查结果表明,国产胶卷产品质量已有了显著提高,许多重要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乐凯金BR彩色胶卷,其分辨率、均方根颗粒度、宽容度和物理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水平,最小密度实测值与国外名牌柯达牌金胶卷已接近一致。乐凯GBR  相似文献   

16.
柯达安全性     
不论是走出中国的企业,还是来到中国的企业,安全感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柯达对中国胶片行业安全攻略的新鲜性还没有失去。  相似文献   

17.
道路笔直,斯柯达正在快乐地向前,现在它希望找到新的用户群。“你需要一份纪念品吗?它来自波希米亚。”Fabia的广告更能吸引欧洲以外的客户,捷克人想通过推销神秘的波希米亚概念拿回订单。即使是在去年,斯柯达80%的市场仍然在捷克国内,但未来的发展却要到新兴市场去。在捷达斯柯达总部,记者有幸探访到斯柯达人对于中国市场和上海大众生产昊锐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石云 《中外管理》2007,(8):54-55
同为胶片厂商的富士,在数码时代,非但没有重蹈柯达要辙,反而取得了更快的增长。转型,是任何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 大企业知名度的手法多种多样,现汇集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供参考借鉴。1.借助重大的社会活动扩大产品声誉。日本富士公司是一家彩色胶片和摄影器材生产厂家,原来名  相似文献   

20.
以彩色感光技术先驱著称的美国柯达公司,目前产品有3万多种,年销售额100多亿美元,纯利在12亿美元以上,市场遍布全球各地,其成功的关键是重视新产品研制,而新产品研制成功即取决于该公司采取的反复市场调查方式。以蝶式相机为例,这种相机投产前,经过反复调查。首先由市场开拓部提出新产品的意见,意见来自市场调查,如大多数用户认为最理想的照相机是怎样的7重量和尺码多大最适合7什么样的胶卷最便于安装使用7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