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艳丽 《魅力中国》2013,(13):297-297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作者长期从事地质灾害勘查、评估、设计和治理工作,通过总结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得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几条原则,并提出了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和范围的几.羔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龙须门镇下店村拟建宽城龙须门110kV变电站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环境条件和现有地质灾害分析,初步查明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 防治及建设项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工程建设项目中必须的工作之一,在规避地质灾害威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省镇安县某建设项目为例,在系统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肖燕  王潇  姚海鹏 《科技和产业》2024,24(9):153-157
分析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地质环境条件,探究该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采用易发程度指数法,选取灾害点密度、斜坡坡度、岩土体结构类型、地质构造(断层)、降雨量、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强度7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对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及分区。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通过易发性评价分区,可以为该地区的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提供依据,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有效载体.为了客观、真实、有效地评价工程建设对地质公园的影响,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层次分析、专家打分法并辅以定性分析综合评价了崆峒山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工程、景区扩容开发、核心景区提升以及社区发展五大类工程建设对地质公园的影响程度,评价面积2.89 km2.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其影响程度总体为轻微-较轻,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可见该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可为类似地质公园的管理、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水利工程施工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前要做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然后以该评估结果为依据来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全面地保护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同时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优化措施,以期科学、高效地做好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7.
丹江口水源地作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生态环境地质变化影响南水北调终端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本文以丹江口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易发性、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适宜性、城镇建设适宜性等进行系统评价,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地质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发展》2010,(5):I0007-I0007
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是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施工、文物保护加固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岩土工程勘察、治理、桩基与水土样品测试、工程物探与测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勘查设计院,  相似文献   

9.
张坤  孙魁  陈建平  彭捷  陈军  张鹏华 《科技和产业》2023,23(21):184-19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实施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加强地质灾害管控的重要依据。综合考虑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性、实用性,总结提出“两图-双预测”方法。以陕西省乾县为研究区,利用“两图-双预测”方法评价该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结果表明,乾县地质灾害无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主要沿境内3条主要河流及重要交通路线分布。通过验证,该方法评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于继才 《辽宁经济》2009,(12):94-95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受灾害损失,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条例》。其目的是防止灾害地质作用的发生,减轻或避免成灾时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防御灾害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恶化的表现或结果。地质灾害防治,必须研究其所处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山区公路投入建设,在山区公路的投入使用后,均发生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严重时导致公路断交。因此如何经济、快捷、有效地治理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面临的普遍问题。针对山区公路多种地质灾害成因,对采用锚筋桩方案治理地质灾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锚筋桩用于山区公路病害治理是经济、快捷、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价。通过云南公路边坡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分别建立边坡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和风险评判集,实现对边坡地质灾害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将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应用于宜昭高速公路边坡的风险评价中,得到各边坡的风险级别,边坡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边坡失稳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雷银  黄晓初 《科技和产业》2020,20(7):134-138
跨海桥隧枢纽人工岛的建设风险不容忽视,为建立该类人工岛施工总体风险评估体系,依据风险分解结构,从工程复杂程度、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气象水文、资料完整性五个方面构建人工岛施工总体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将岛上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复杂程度的分指标纳入整体指标体系中,通过构建层次判断矩阵,以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表示该层次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将各分值与权重相乘求和得到人工岛施工总体风险评估分数,并对最后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通过检验的最终分数确定人工岛总体施工风险等级。最后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工程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对该类人工岛的施工总体风险评估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可对未来类似海上人工岛的建设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建设韧性城市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被自然灾害、气候危害、人为破坏等打断时,其具有抗压、恢复和可持续的能力。这一概念吸引了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灾害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各国政府也逐步重视韧性城市的建设工作。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对发达国家韧性城市建设进行政策总结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首先分析了韧性概念的起源、韧性城市的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其次总结发达地区地方和国家层面的韧性城市建设政策、国际合作组织的政策激励;并创新地从政策议程、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模型视角对政策经验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在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借鉴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铁路机制砂厂的建设地附近通常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地质灾害较容易发生,不仅给工程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还给安全运营带来极大的挑战。一种创新性的微动探测技术应用方案首次将微动探测技术引入机制砂厂建设工程,以便对拟建厂区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全面的评估场地条件,并及时排查地质风险。同时,将微动探测成果与三维数据平台相结合,实现了对厂区地质情况的直观、准确展示。这一创新性方法克服了传统地质勘探手段的局限,使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更为高效、精确。基于此思路构建的三维数据平台能够真实还原厂区环境信息,提供地质灾害预警和数字化管理等服务的可能性,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风险评价,主要针对项目环境、技术等客观事件风险,忽 略了对项目主体行为等因素引起的主观事件风险的评价。由于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是 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项目主体行为问题研究在项目管理中就占有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本文在界定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文献统计、专家咨 询等方法,识别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构建基于模糊集和物元理论相结合的城市 轨道交通PPP 项目主体行为风险评价模型。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本 文研究可以有效指导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风险管理实施,促进城市轨道交通PPP 项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安树伟 《改革与战略》2010,26(11):112-117
三峡库区地处三峡水库周边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敏感区域。目前,三峡库区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综合效益进一步显现,但是库区后续发展将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生态屏障功能亟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消落区治理、污染物排放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库区移民与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到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未来三峡库区发展的方向是: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大力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库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带、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的关键保障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受工程地质与水文复杂、周边建筑物与地下管线多、施工作业面狭窄等条件影响,施工过程不确定因素多,面临的风险不可低估。因此,建立基于C-OWA算子-二维云模型的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际调研,从基坑主体和周围环境两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建立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指标体系,采用C-OWA模型进行赋权,结合云模型加权集成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云数字特征以及二维云图。实例分析显示,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价结果属于临界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中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城市公共绿地的开发建设正在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政府单一渠道投资建设公共绿地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提出运用PPP模式开发经营城市公共绿地的理念。通过介绍PPP模式的概念、运作思路等,分析其优势.结舍典型案例、指出新的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鼓励引导私营投资机构参与融资.形成可持续的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城市空间开发经营机制。但要看到现阶段在我国公共绿地建设中运用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