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3-2018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中国投资者情绪、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发现,这三者自身运行的惯性较强,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系统;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均显著影响到后期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股市流动性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较大,延续时间较长;股市波动性在短期内受到投资者情绪、股市流动性的负方向影响;中国股市存在特殊时间效应,投资者情绪、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年首较低,年末较高,在牛市中显著增强很多倍.中国需要建立股市波动预警机制,构筑稳定投资者情绪的防火墙,对投资者加强分类监管与差异化教育,培育长期型机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
股市的深度调整是市场本身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经济快速增长,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金融资产价值需系统重估;股市快速扩容,助长利好的预期;投资者非理性情绪和过度投机交易。当然,最直接的因素是投资者的过度投机交易。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本文从股市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股市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分析了股市文化建设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在遵循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和坚持制度与道德双重建设的原则下,就如何建设基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中国特色股市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前的学术研究表明,股市的涨跌幅与宏观经济表现为无序或者不相关的关系。我们通过研究衡量价格冲击的流动性(或非流动性)指标对代表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和经济景气指标的六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且采用了衡量市场活跃度的流动性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中国股市的新证据:股市流动性领先于宏观经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投资者预期宏观经济即将发生变动时,会在大类资产(股票和债券)之间、股票资产(价值股和成长股)内部进行配置切换,而且从参与者角度来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会领先于个人投资者,这都表明"Flight-to-Quality"和"Flight-to-Liquidity"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市流动性领先于宏观经济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市调控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股市调控低效的原因,并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市调控的低效,最后在对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增强股市调控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股市作为一个典型的新兴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变动对股市的收益变动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可以使证券管理者和投资者对情绪的变动加以重视,以做出合理的决策.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同时结合了我国股市的投资者情绪特征,选取了比年度和月度更低频率的周数据,通过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以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新增A股开户数、上证指数换手率和成交量为间接的情绪指标和以消费者信心指数为直接的情绪指标的投资者情绪复合指数.  相似文献   

7.
股市泡沫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股市泡沫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基于理性预期假设来展开的.但由于其局限性而逐步过渡到非理性预期假设,研究者将噪声理论与投资者心理和投资者行为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随着行为金融理论发展,不时称理论、信息栅、信息扩散理论、反馈理论等被运用于股市泡沫研究.近年来,异质信念理论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股市泡沫积累的规律和股市崩溃机理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调整是中国政府规范股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解析货币政策调整影响股市投资者情绪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剖析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对货币政策调整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趋于稳定;不同市态下,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稳健性存在非对称特征;货币政策调整对股市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尽管显著但未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费兆奇 《金融评论》2012,(5):70-77,124
本文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研究了中美股市之间的引导关系和动态特征,并通过设计格兰杰-F检验考察了股市联动的经济基础和传染现象。研究发现:2007年以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具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并且,美国股市的石油化工、原材料和金融行业对A股市场的相关行业具有独立于市场指数之外的引导关系;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引导关系通常能够被经济基础所解释,但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期间,美、中股市之间发生了传染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市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和研究,总结了中短期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股市的影响,同时也讲明了上市公司的不规范思维和行为是进一步产生危机泡沫的诱因.最后,强调了中国股市危机的严重性和亟需规范股市中行为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股市的持续低迷又一如既往地引来了一片救市的呼声,但作者的研究认为,在利好消息密集的情况下,中国股市之所以保持低迷困局,既非源于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也非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而是源于政府对股市高度集权的过度规制所致。这不仅会弱化券商和交易所的自我规制功能,造成政府角色的错位与越位以及政府利好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更会导致寻租现象盛行,从而大大侵蚀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实现政府的适度退出,重塑投资者信心,是化解当前中国股市困局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梁荷 《经济师》2014,(8):102-104
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持续低迷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股市新增资金缺乏,影响到了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文章在对中国股市目前的资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股市新增资金缺乏的原因,并提出应从股利分红政策、改善资本市场现有资本金结构、股市制度建设、会计信息披露及、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进行改变,来增强股市的最终回报率,吸引投资者资金的进入,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改善股市低迷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国芳 《经济导刊》2007,(7):28-29
5月30日到6月5日,中国股市的大幅震荡中看到,众多的中国股市投资者们经历了一场小型的股市危机.危机的导火索是印花税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国股市逐步建立起一些减少市场内外冲击、稳定市场的机制,本文将这些机制概括为股市"稳定器"机制.然而,这些"稳定器"机制似乎并未有效地抑制市场波动,一些"稳定器"机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对此,本文从稳定器的政策意图及其在我国股市失效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回报投资者,改革发行、退市制度,引入做空机制、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入新型机构投资者、改进机构投资者法人治理结构,减少不必要政策因素的冲击、建立必要的市场干预机制等政策建议,上述建议将有利于改革并深化我国股市的"稳定器"机制,使之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马婵娟 《时代经贸》2007,(2Z):91-92
本文阐明了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针对财富效应传导机制,从股市规模、投资者结构及收益分配结构、股市持续变动趋势、“挤出效应”等方面分析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尚很微弱的原因,由此对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股市泡沫形成的产业组织基础,并最终证明:发展机构投资者可以改善市场结构,使近乎垄断的股市向近乎竞争的股市发展,从而降低股市泡沫与监管成本,这就是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剑夫  祥松 《资本市场》2001,(11):14-16
<正>今年以来沪深两地股市指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从2200多点跌至1500多点,投资者对这一现象众说纷纭国....口股市开始挤出....尸泡沫...尸中国证券监督.尸管理委员会周小川主席指出,中国证券市场最近整体有所降温,使经济过热的泡沫现象有所缓解。他同时指出,市场整体温度下降,可以抑制投机气氛无庸置疑,中国的股市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股市泡沫一般表现为股价暴涨,而上市公司的业绩、股票的投资价值却没有同步地、成比例地上涨,股价背离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市盈率畸高价格  相似文献   

18.
向松祚 《经济》2007,(5):56-57
选择恰当而正确的角度审视中国经济绝非易事.主要现象尽人皆知: 其一,股市气势如虹,连创新高,尽管"股市泡沫论"不绝于耳,投资者却义无反顾,典卖家产涌入股市者不乏其人;房地产价格照样居高不下,投资或炒作房地产,依然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从5月30日到6月5日,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在极其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股市居然暴跌。中国股市的大幅震荡使投资者们经历了一次小型  相似文献   

20.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股市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文中提出的关于境外投资者分类和决定因素的理论假设 ,分析境外投资者入市对一国股市风险的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分析境外投资者入市对中国股市股票价格的影响 ,分析各种可能引发市场风险的因素 ,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并分析在中国股市开放的过渡期中 ,如何在QFII基本政策框架下防范境外投资者入市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