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探底,随后开始反弹,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屡创新高,到2007年7月上证指数已经稳稳的站在了4000点的上面。这期间中国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知识证明上证指数确实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并深入分析了结构变化前后上证指数及其成交量的统计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初,上证指数从1070点起步,到2006年2月中旬,上行到1300点附近,两个月时间里,大盘涨幅达10%以上。2月17日至2月末,上证股指均在1300点整数关口附近做震荡整理,沪市股市进入1300点这样的“铁底铁顶”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通过构造指数十日均线模型,对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与上证指数进行错位相关性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的错位相关性。从指数十日均线的走势来看上证50指数要比上证180指数提前,而上证180指数要比上证指数提前,错位后指数回归方程的拟合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教和深证综合指数进行方差比检验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2005年到2008年的震荡是影响中国股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近年来的股市改革措施对改善市场有效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证指数作为国内最早上市,最具权威的指数,一直是经济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通过GARCH(1,1)模型来实际剖析上证日收盘指数的运动规律,包括收益率序列存在的波动聚集性和尖峰厚尾等特征,并对收盘指数进行一定预测,并得到改进后适用于我国上证日收盘指数市场的GARCH(1,1)模型,以此使广大投资者可以更好的通过上证指数运动规律判断股市行情,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对投资者投资上证日收盘指数市场做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大众理财顾问》2014,(5):24-25
正本期(2014年3月19日~4月18日)的4个交易周里沪指两度收阳:大盘蓝筹股触底反弹,众多新兴成长股破位下跌,市场风格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本期成为A股市场近一年多运行的重要拐点。各板块大多飘红:以沪指和上证180指数为代表的价值类板块领涨,上证指数本期涨幅最大,为6.64%;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了其自2008年来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如何?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和上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年期Shibor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人民币具有贬值的压力;对上证综合指数有负向冲击,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降低;对一年期的Shibor有正向冲击,一年期的Shibor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上浮.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7月16日~8月15日)的4个交易周里沪指全部收阳:7月下旬以来,沪指在沪港通等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带动下走出了久违的8连阳,成功突破2200点整数关口,指数屡创今年以来新高。各板块均飘红,以深成指和中证500指数为代表的成长类板块领涨,上证指数本期涨幅为7.71%;中小板和创业板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创业板指数本期涨幅为5.60%。从债市来看,本期交易所债券市场国债指数、企债指数出现上涨,但涨幅缩小。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42.57点,涨幅为0.25%。上证企债指数收于174.50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和GDP、货币供应量、热钱流入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证指数与GDP和热钱呈正相关,与货币供应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上证A股近日日K线呈现过"五连阳"的难得走势,又在近半年后成功冲破3000点,在众多宏观政策推出后高位震荡,还将继续在2887点的年线附近展开多空争夺战.在这特殊的背景和时机下,现就近期上证A股走势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8月23日,上证指数气宇轩昂地收在了5032.49点。这是中国股市成立近18年来沪指首次跨越5000点这一整数关口。而在之前的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总是在无比接近5000点时临阵退缩。经过前几日的酝酿和徘徊,8月23日上证指数顺理成章地冲破5000  相似文献   

12.
根据16日收盘的上证指数2874点.分别按照08年业绩增速15%、20%和25%测算,以国际市场平均PE14.35倍为下限.以1/利率的22.49为下限,测算上证指数的下半年运行区间,向下的极限情况是2205点。  相似文献   

13.
6月25日,上证指数上演了惊人的"过山车"一幕。这一天,承接前日下跌惯性,上证指数盘中最大下跌113.59点或5.8%。奇迹发生在下午。在1:06分创下当日最低点后,股指逐级走高,尾盘报收1959.51点,全天仅微跌3.73点或0.19%,不及最大下跌值的零头。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3,(22):7-7
今年以来市场震荡,不过各类热点题材切换较为频繁,医药、科技、文化传媒等板块均有小俗的表现。Wind数蓿统计显示,截止6月7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下跌2.57%,而上证电信、上证医药、上证信息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18.54%、26.28%和16.82%。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行情起伏的过程中,一般投资热点会从一个行业转至另一个行业,自首场整体表现一般的情况下,投资者选对行业仍可提升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5.
莫扬  刘剑初 《上海金融》2013,(3):78-84,118
上证指数在2006-2008年发生巨幅振荡,无论其波动幅度和速度都是罕见的,是一种重要的和特殊的波动情形,但普遍被国内研究忽视,本文基于Perron方法解释这一现象.结果发现上证指数自1996年以来出现了5个趋势突变点,其单整类型在多数时间为单位根过程,但在2006-2008年的巨幅振荡期间转变为稳定过程,因此股指会沿确定趋势上升足够大幅度,转折后导致巨幅波动.由于“Perron现象”的存在,以往通过股指收益率分析股市波动性的文献可能检测到了“虚假”的ARCH现象,关于GARCH模型预测能力较差的结论也是不确切的.另外,上海股市的主要趋势突变点反映了国际事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检测金融时间序列极值的风险价值和预期损失时,由于金融时间序列具有尖峰和厚尾的特征,首先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安全阈值模型Hill图观测.当样本数据不多时,利用Gibbs抽样和蒙特卡洛模拟马尔科夫链来检验参数的拟合效果.最后,对从Hill图观测出的极值情况基于MCMC和MLE方法估计其风险价值和预期损失.本文以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上证指数、上证成交量时间序列为例,检测了三者的极值风险值和预期损失,经过比较发现:上证成交量极值风险更大,影子银行极值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面对政策的频繁示好,A股市场依旧云淡风轻,甚至有时以下跌的股指来表示自己的"不屑一顾"。 今年以来,针对A股市场,监管层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注册制布局加速,优先股新鲜出炉,沪深股市直通车、个股期权呼之欲出,特别是3月末"国六条"重磅推出,希望借改革契机让A股市场的蓝筹股价值再次显现。但从今年初到现在,上证指数一直在2000点左右的位置徘徊,而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则在1400点到1600点的低位区间"玩耍"。  相似文献   

18.
8月16日~9月15日(以下称月度),中国股市呈现慢牛走势,上涨速度有所放缓,但走势稳健.上证指数突破了5000点,并在5000点以上站稳. 资金维续牛市 8月16日以来,上证指数延续了前期的走势,轻易突破了5000点关口,于9月6日再创新高,站上5412点.之后涨势停顿,陷于盘整.月度累计上涨443点,累积涨幅约9%.代表大盘蓝筹的沪深300和深成指与上证指数呈现同样走势.沪深300月度累计上涨598点,累涨幅12.5%;深成指上涨1891点,达到18214点,涨幅约11.6%.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4年1月3日到2011年5月4日上证指数和美元指数数据,发现阶段一(1994年-2004年)上证指数和美元指数走势基本一致,而阶段二(2005年至今)两者走势相反.计量分析表明:阶段一中上证指数和美元指数并不存在协整关系,而阶段二中两者存在协整关系;从均值溢出看,阶段一中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基本不存在相互影响,阶段二中两者则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上证指数对美元指数的影响更强;从波动溢出看,阶段一中美元指数对上证指数波动存在较强影响,阶段二中上证指数对美元指数波动影响显著.从上证指数与美元指数联动的传导渠道看,人民币汇率只能解释次贷危机前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关系.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基本可以解释阶段一中美元指数与上证指数关系.2005年后美元贬值导致的全球流动性膨胀加速,致使大宗商品的金融产品属性更加明显,上证指数和美元指数影响加剧,两者走势趋向背离.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对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日收益率前一期值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当期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关股市之间有一定的联动性.研究结果对投资者及时采取合理准确的投资策略以及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