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中,存款由非试点社流向试点社的迹象明显,而对农信社系统以外的金融机构影响不大。存款利率的上浮对试点农信社吸收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具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农信社的贷款营销存在困难以及某些农信社受到的贷款约束,贷款利率的上浮对农信社发放贷款影响甚微。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的成效进行分析,对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是潜在风险相对较大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农信社的信贷市场份额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对其服务“三农“和防范经营风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我们专题调查分析了2000年以来绍兴市农信社系统贷款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探究具体原因,并提出了抑制农信社贷款市场份额过快下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摒弃自得意识 强化贷款营销 当前,在不少农信社员工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农村信贷资金十分紧缺,供不应求,在贷款业务方面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因而加强贷款营销工作没有多大意义。这是对贷款营销的片面理解,也是对农信社发展形势的一种短视。  相似文献   

4.
翁源县农村信用社2000年新增贷款余额超过前两年增量之和的四倍强,其市场份额占居全县之首,那么,农信社新增贷款的状况如何?已成为金融监管的关注问题,为此,我们对县辖60%的农信社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操作中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而贷款业务又是农信社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农信社贷款业务操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在贷款业务操作中应把握的法律尺度,使贷款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更有利于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许建华 《南方金融》2003,(10):45-46
针对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人力资源浪费、管理费用过多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信社分社一级开办贷款业务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把农信社分社一级贷款权限上收的建议,并设置了相关的具体制度和措施加以配套。  相似文献   

7.
面对竞争压力,如何拓展业务、增加盈利,对于目前的农信社来说,无疑也和对体制的改革一样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农信社应通过加强社与社之间的合作,培育和开发社团贷款市场,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农信社极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康 《现代金融》2005,(12):15-16
农信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既便于监管当局动态地掌握贷款形态.又可适时提高农信社贷款质量、及时化解信贷风险,不断提高信贷管理水平。阜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银监局和江苏省联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单位,在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农信社问题一直颇为金融界所关注,也是金融改革的一个难点。通过对基层农信社的调查,指出现今农信社贷款的特点,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农信社贷款大户贷款情况的调查分析,揭示出了非农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与农信社所处的地域相关,体现了农信社信贷资产扩张的一种冲动,也体现了农信社“弃农从商”一种苗头。这种倾向如果得到加强,会带来几种不利的后果,如何引导农信社对大户的贷款?正确的角色定位、风险的有效防患、合理支持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