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粮食企业改制中需解决的财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文)和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2002]677号文)的相继出台,各省市地方人民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我国粮食企业购销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笔者结合财政部《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  相似文献   

2.
《商业会计》2004,(9):62-63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是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及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处理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指1992年3  相似文献   

3.
《商业会计》2004,(9):60-6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精神,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苏商业会计》2004,(6):i012-i01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文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精神,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存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明确要求,“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由此,探讨多年的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对粮食财务挂账,全国统一进行了三次全面清理,界定了挂账性质,划清了责任界限,核定了挂账数额。(本文指的老挂账是指2004年8月31日以前的所有粮食财务挂账)。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和中央五部委印发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处理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7.
5月8日,国家计委、财政部、工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意见分为7部分23条,鉴于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关系到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局,《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各省(区、市)要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具体意见,确保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进行。《意见》要求,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  相似文献   

8.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力量,国家在保证粮食安全、确保军需民食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要继续依靠和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作用。当前,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犤1999犦16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犤2001犦28号)要求,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总体改革目标是: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本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企业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它是导致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如何处理高价位粮食成本及其会计核算的有关问题。一、历史遗留高价位库存粮食成本的处理目前,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字犤2002犦677号)对高价位库存粮食成本的处理做了原则性规定,即“认真落实各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12号“关于提高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率的通知中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这对减轻粮食企业负担,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干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198号)中规定:“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免征增值税。”但对于粮食购销企业经营非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仍照章纳税,同时非粮食购销企业销售非政策性粮油也要照章纳税。因此如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精神,我州14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老人、老粮、老账”难题已基本解决,新组建成立的10户国有粮食储备公司,管理机制健全,资产质量提高,经营活力增强,但由于新公司是划拨老公司部分相对优质资产组建,存在着经营设施薄弱,仓库陈旧简陋,经营资金短缺,主营业务利薄,驾驭市场经营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后如何提高宏观调控和经营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各地粮食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加大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步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正在积极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8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06,(6):104-107
一、农村体制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二是加快清理和剥离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继续做好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抓紧库存陈化粮的定向销售,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三是积极培育和规范粮食市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对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试就培育和建立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我县粮食市场的变化1.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重庆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见》指出,“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而作为经营主体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经营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加之,对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15.
国家粮食局2005年10月11日转发《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做好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剥离工作的通知》(农发银发[2005]224号),要求各地粮食局加强与当地财政、农发行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认真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和上划工作。现将农发银发[2005]  相似文献   

16.
李建中 《商业会计》2004,(12):15-16
2004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笔者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同时,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流通秩序。粮食市场放开后,如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深入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解决好“三老”问题?如何营造国有粮食企业和非国有粮食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这些问题,国家粮食局新闻办公室负责同志接受了《财经界》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粮食流通政策,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积极开展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有5个省、直辖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盈利;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比上年大幅减少。但是,各地开展扭亏增盈工作不平衡,有些省份亏损仍然较大,个别省份甚至增亏。今年,我国粮食主销区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央财政增加了对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并进一步完善了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和监督管理办法,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扭亏增盈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粮…  相似文献   

19.
袁辉 《商业会计》2003,(1):46-48
近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大幅增加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控制,一些省、市还取得了连续几年实现盈利的好成绩,但相当多的企业仍在发生亏损,个别地方亏损数额还很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长期亏损,增加了各级财政负担和农业发展银行的金融风险,也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把握关键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减少、直至消除企业亏损,实现企业盈利。是摆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孙海英 《商业会计》2007,(10):46-46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选择何种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对成功实现企业改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我省粮食购销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制的现实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