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极中的最大竞争者,当推中国汽车工业和印度汽车工业。中国“龙”和印度“象”,谁会成为这场汽车业竞争最终的强者?这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业、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的形势呼唤“秦始皇统一六国,消除诸俟割据”。只有统一规划,统一战略,中央与地方、条条与块块协调一致,才能尽快实现结构优化,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列强已突兀,水漫金山寺;一田皆小草,呼唤参天树,诸侯正割据,何时能统一;至珍唯‘九五’,良机不可失。”“九五”以至未来15年是中国振兴汽车工业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应是“站在全局把握战略”。战略背景之一:从世界范围看,“列强已突兀,水漫全山寺”从世界大局看,中国汽车工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我国汽车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差距还很…  相似文献   

3.
入世使中国的汽车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中国汽车业也由此产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嬗变。2002年是中国汽车业可望释放出巨大潜能的一年,也是国人和世界对之充满期待的一年。中国汽车业经过五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无数的曲折坎坷,在满怀激情与盼望中终于有了几许的收获。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使我们的观念日渐开放和成熟,随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的成员,中国的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市场交易规则日趋完善,这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高新技术全球范围日益广泛的应用,首当其冲使汽车工业从传统产业跻身于…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业作为长期受关税保护的重点对象,在“入世”后,所受到的冲击也自然是工业部门中最大的。但是,当我们对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原因及其对将来的发展作进一步冷静的思考后,可以发现“入世”的选择却似乎更加合情合理。一、入世后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1.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在需求为将来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巨大的优势。汽车工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企业仅仅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能获得利润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下降。规模小是中国汽车工业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抬眼可见2000年路标的时候.市场将迫使中国汽车大拐弯。换言之,中国汽车将要驶上同以前有本质区别的发展之路。纵览中国汽车四十余年来留给历史的轮辙,我们不难看到汽车人奋斗之艰辛和计划经济带给汽车业的一串串沉重。这些年来中国汽车已经不再津津有味地“纵比”,陶醉于国产汽车年产量从零增到160万辆;很多文章说日本、道韩国、谈巴西,自由而公开地把中国汽车工业放到世界舞台上作了一连串的“横比”。恰好这时中国农用车飞速崛起似一面镜子,汽车界对镜一照,无法不汗颜。农用车的市场表现和汽车圈内因外舆论,使得世纪末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汽车产销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使中国成为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之一,吸引了全球汽车厂商到中国投资,中国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期热点     
▲中外合资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中表现。因而,关注中外企业的动向,也就是关注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命运、随着入世的到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壁垒将会消失,汽车业界人士如何认识、如何应对、如何利用这个大趋势呢?本刊发表“中国汽车业合资的未来走向”把这一问题提了出来并发表了一家之言。 ▲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业的主业,汽车保险几乎成了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也就成了保险业最肥的财源。可是,投保汽车险的投保人,却多有怨言,对汽车保险的服务和信誉一般都不着好。往往投保是笑脸,…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7,(6):49-51
中国汽车业轰轰烈烈的背后,到底缺乏什么?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师直言:“中国没有设计” 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在北京车展期间表示,目前的中国汽车业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乏设计。他强调,境外汽车合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市场赢利,以此为基础,他们不可能扶持中国合作者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9.
第二波待命     
杨江 《汽车观察》2010,(12):22-23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其中自主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奇瑞和吉利,冲进全国销售前十名。 吉利收购沃尔沃引起全球关注,李书福的名字一跃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业最熟悉的名字。中国自主品牌似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而这一切出乎许多人预料。  相似文献   

10.
面对WTO将给中国带来的挑 战和机遇,面对全球汽车工业发生的大规模并购重组浪潮,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它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的结构性变革机遇,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追赶世界汽车业的步伐,并在电子商务领域积极探索。 世界汽车大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先是实现企业上网,建立公司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将公司的各类信息对外发布。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如一汽、上汽、东风、天汽、长安、万向、宇通等,但这类网站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与顾客的“互动”,只是企业单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1.
钟师  张久 《董事会》2005,(7):62-65
如果现在还称比亚迪为中国汽车业的“黑马”显得有些过时,很难概括比亚迪的鲜活个性。毕竞在前几年趁着中国市场闹“井喷”时,各路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杀入中国整车制造业内圈的“黑马”们着实太多,不胜枚举。去年中国汽车市场刮起一阵“萧瑟”之风后,  相似文献   

12.
对汽车业而言,今年“两会”尤为引人关注。刚刚经历了整整一冬的十面“霾”伏,让汽车工业发展与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尤为凸显;随着公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自主品牌正期待春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与中国结盟     
作为一个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发展重心目前正在向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美国国会下属独立机构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的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的汽车消费在快速上升,这表明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在软件行业上,印度已经超过了中国,有人无不担忧地认为,印度的汽车工业是否要叫板中国?而实际上,汽车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印度只是亚洲继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又一个汽车市场增长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汽车大亨紧叩中国市场大门马建华九十年代;中国的汽车市场散发出迷人的芬香;吸引着全球汽车界大亨们走马灯似地前来考察。他们象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惊呼中国是“全球汽车市场最肥沃的一块处女地”。为此,如何开发这个市场,汽车巨头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在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相关工业迅速发展”。要求在2000年前“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一半以上,并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迅速发展汽车工业是我国政府坚定的方针,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1.扩大国际合作今天的汽车工业已成为全球性的工业,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只有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成熟和发展起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一直是现代国家的工业支柱。汽车业采用计算机高新技术对加速汽车工业发展十分必要。一、汽车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市场需求.汽车业,除了具有机械业市场的公共需求外,更因为它的特殊性,所以在T(Time时间)Q(Quality质量),C(Cost成本),S(Service服务)方面的要求十分明显,缩短研究开发周期及投放市场的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完善优良的服务成为汽车市场追求的目标,谁的TQCS好,谁就能赢得客户占领市场。日本从六十年代后,短短十几年就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就在于它在TQCS上下了大功夫:采用现代的先进设计…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经贸委主任陈德铨,日前(4月5日)在全省汽车配套工作座谈会上说:“省委省政府已将汽车列入全省工业化的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从今年开始至“十五”期末投资30亿元集中扶持长丰越野车上规模、上水平,使之成为湖南汽车工业的航空母舰。陈主任介绍,“十五”期末长丰越野车产量将达5万辆以上,整车年产值110亿元,利税25亿元;此举还将带动零部件工业每年增加产值40亿元,利税8亿元。陈德铨详细分析了湖南汽车工业面临的形势,他说:“湖南汽车业已经驶入只能进不能退的‘单行线’,连站在十字路口彷徨的时间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18.
黄河 《中国电业》2010,(3):20-22
告别2009年,中国汽车业志得意满,全年汽车累计产销量双超1300万辆,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中国也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亮丽的数据坚定了中国汽车业追赶超越的决心,几乎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各就各位”,中国汽车“低碳化”浪潮正趋成形。  相似文献   

19.
<正>4大短板凸显,“中国芯”如何突围?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趋势推动下,全球车规级芯片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大,然而近两年受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车用芯片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在这场“缺芯”潮中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中国汽车业“芯事”堪忧。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汽车业因此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汽车工业日渐开放和成熟,市场消费环境逐步得到净化和规范,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证和支持。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在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行业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