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区域经济增长地理空间效应的重要缺陷,文章首次利用空间计量方法,以1993-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资源产业依赖如何影响我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表现为正向的溢出效应,从空间经济视角经验考察资源诅咒命题是必要的;在考虑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之后,资源诅咒假说和条件收敛假说在我国省域层面均是成立的;资源产业依赖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挤出效应、削弱制造业投入的荷兰病效应以及强化政府干预程度的制度弱化效应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其中荷兰病效应是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于“资源诅咒”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将产业结构演进这一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纳入到“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框架中,构建以工业化程度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中介传导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相关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开发强度的提高会抑制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对制造业的“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在“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资源开发会通过抑制第三产业发展来影响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0-2010年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资源型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资源型产业集聚等因素对该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根据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特征,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两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资源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东部地区并不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有所差别。(2)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依赖性,在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为依次减弱;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集聚显著地“挤出”区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曾刚  耿成轩  翁旻 《技术经济》2021,40(2):56-64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资源诅咒"理论假说,通过1991—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能源开发确实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虽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能源开发负向作用于对外开放度、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但"诅咒"效应尚未明显产生,而实施大开发后能源开发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负向作用有所增强,从而导致诅咒效应明显出现。通过进一步的实证考察,我们发现能源开发在西部主要通过其对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挤出效应,以及滋生寻租和腐败而引起的政治制度弱化效应这三种间接传导途径来阻碍经济增长,其中人力资本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2005—2021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产业集聚、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依赖及工业化水平差异,数字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一二线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非老工业城市的作用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业集聚主要通过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线上化转型和工业生产方式集约化转型赋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在地方政府竞争作用下,地方政府经济竞争强化了数字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创新竞争的作用不明显。各地应结合城市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数字产业集聚化发展,培育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新动能,充分释放数字产业集聚化发展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赋能效应。  相似文献   

8.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平  叶初升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14-123,128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讨了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地理区位因素之后,资源依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依然呈现反相关关系,"资源诅咒"在城市层面同样存在。同时,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依赖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联合影响,距离重要港口城市、中心大城市和三大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越近,城市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低,其经济增长越好,优越的地理区位能够减轻资源依赖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最后,我们的分析也表明,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意愿,阻碍FDI流入,弱化民营经济增长等渠道,资源丰裕导致的资源依赖阻碍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李莉 《时代经贸》2008,6(11):17-18
经验研究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价格的波动、荷兰病、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制度弱化等.本文对"资源诅咒"研究的理论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关系的假设检验、"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我国煤炭城市普遍存在的煤炭资源大量开采输出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并存的反差现象,运用资源诅咒学说,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对煤炭城市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四种不同效应,并利用我国28个地级煤炭城市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煤炭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煤炭资源的开发确实束缚了煤炭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产生了资源诅咒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和制造业投入对煤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外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均不显著;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利用效率偏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表现明显;煤炭资源开发主要通过削弱制造业投入、外资投入、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这四种传导途径来制约经济增长,其中制造业投入是作用最强的传导因素。最后文章为我国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源诅咒”是中国资源型地区绿色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新一轮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产业智能化为破除“资源诅咒”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运用2012—2021年104个资源型城市和171个非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及其机制,得出以下结论: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能够破除“资源诅咒”,而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对“资源诅咒”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破除“资源诅咒”的主要机制。非资源型城市产业智能化未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未对“资源诅咒”产生降低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产业智能化对衰退型资源城市“资源诅咒”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中国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亮  车磊  孙东琪 《经济地理》2019,39(6):97-107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突变级数、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3年中国城镇化、经济增长以及耦合协调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程度逐渐缩小,空间上"东—中—西"递减态势依旧。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集群化"与"梯度化"空间分异特征。②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与集聚效应,两者关联集聚程度有所减弱。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的地理近邻性特征明显,高高集聚区汇聚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鄂豫皖省际交接处等地区则是低低集聚区。③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城市人口规模、投资水平、消费能力、财政水平和产业集聚度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抑制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诅咒是开发自然资源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的统称,比如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教育投资不足、物质资本积累下降、创新不足、不平等、寻租、腐败、体制不健全、内战等问题。因其明显的政策含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经济增长源泉为线索,区分经济学和政治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给出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全面说明,以帮助找出我国资源诅咒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提高资源开发绩效。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对于资源地区走出“资源诅咒”困境意义重大,但一直被学界忽略。创造性地将信息化发展水平引入“资源诅咒”论述中,采用DEA—Malmqusi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分析了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资源依赖与GTFP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导致资源依赖与GTFP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信息化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总是处于倒U型曲线右侧,即位于“资源诅咒”部分,而当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位于“资源祝福”部分;②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显著影响资源依赖与GTFP的倒U型曲线拐点右移的要素,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能推迟或阻止“资源诅咒”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在考虑到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后,就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资源诅咒"效应在中国区域层面确实存在。分别以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与采矿业销售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衡量的矿产资源开发并没有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反而会阻碍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靖学青 《经济问题》2012,(3):4-8,87
以2004~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对"资源的诅咒"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新特点。一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资源的诅咒"假说并不成立;二是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均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主因是中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水平较低;三是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物质资本投资的地区差异不再是决定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四是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投资增长的直接作用上面,通过间接的传导渠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分析物流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对物流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空间经济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长江经济带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将物流产业区位熵系数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及其空间差异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上、中、下游各地区间的差异化特征明显.文章认为长江经济带各级政府在促进物流产业集聚时,应尊重市场规律,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充分调动微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准确把握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经济溢出效应,促进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在区域内实现良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对于资源地区走出"资源诅咒"困境意义重大,但一直被学界忽略。创造性地将信息化发展水平引入"资源诅咒"论述中,采用DEA—Malmqusi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2017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分析了信息化发展水平在资源依赖与GTFP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导致资源依赖与GTFP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信息化发展水平低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总是处于倒U型曲线右侧,即位于"资源诅咒"部分,而当信息化发展水平高于门限值时,无论资源依赖程度如何变化,它与GTFP的关系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即位于"资源祝福"部分;②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显著影响资源依赖与GTFP的倒U型曲线拐点右移的要素,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能推迟或阻止"资源诅咒"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王成 《生产力研究》2011,(1):7-9,17
文章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负相关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诅咒"的经济传导机制和非经济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包括煤炭资源整合在内的破解"资源诅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流通产业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城镇化被认为是我国扩大内需和结构转变的关键,通过集聚与扩散影响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通过构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基于1978—2012年各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门槛;东、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总体上依次超越流通产业经济效应释放的城镇化第三、第二和第一门槛值;东、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经济效应的城镇化门槛存在显著空间区域特征,且经济效应依次递减。在此基础上,提出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平台,促进城镇化协同发展、推动流通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