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建筑企业定位,延伸服务范围。建筑业企业应积极向第三产业渗透,打造集设计、施工、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建筑企业。首先,建筑企业应积极向房地产业渗透。从美国建筑企业的功能来看,承担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主要是四大建筑公司。我国建筑企业目前只能作为开发业务的承包商出现,这种规定,限制了建筑公司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建筑实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建筑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决策,必须基于对国际市场的机会和风险的正确了解,以及对自身实力正确评价。国际建筑市场风险大,但机会多,在决策中需要考虑到影响建筑公司海外市场的综合可变因素。文章对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实力、国际建筑市场机遇与风险等重要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山东胶南市红石崖建筑公司经济效益一直不错。实行股份制以后效果更好。日前,笔者采访了这个公司经理、全国优秀集体建筑企业家、银质奖章获得者管仁亮,他高兴地说:“股份制凝聚了职工手中的闲散资金,增强了职工的风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是一条牢固的纽带,把企业与职工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效果还真不小哩!”胶南市红石崖建筑公司不仅在胶南、青岛、山东省,在全国也是率先实行股份制的乡镇集体建筑企业。1987年,该公司为解决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4.
案情:建筑公司应业主要求,为尚未支付的50多万工程款开了建安工程发票,事后讨要遭拒绝。建筑公司起诉却以自身败诉告终。律师感言:居中裁判案件的法官不是当事人,所以只能凭双方提交的有效证据判断案件事实。这样的结论也许由于不符合客观事实而导致当事人实质上权利受损,但对于任何一个潜在的当事人而言,却是通过司法救济程序能够做到的最为公平的结论。建筑企业应当自问—基本案情1997年11月10日,A工商局与B建筑公司经协商订立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B建筑公司承建A工商行政管理局综合楼,承包范围为“土建、装饰、水电、电讯线路…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建筑企业的管理现状国有建筑企业大部分都经历了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时期。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尽管逐步引进了西方项目管理、文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经济转型“使其既带有清晰的计划经济烙印,渲染上市场经济的色彩。与民营建筑企业和外国建筑公司相比,存在许多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章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市场总体规模;外商投资建筑公司市场占有率:外商投资建筑公司承包领域:建筑管理体制;建筑业结构及生产要素;对外工程承包这六个方面的主要影响,相应采取了立足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扩大建筑市场份额;坚持一业为主,开发多种经营为辅,搞好资本运营;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各专业人才;着眼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并由单一应用向综合配套应用转变;着力实施低成本战略,降低工程造价。这五个方面作了相应对策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企业将面临国外建筑公司的激烈的竞争,而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提出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并构建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近日,山东省日照市泉子庙建筑公司又一次接到哈尔滨市红旗机械厂的来函,请他们去承担该厂的办公楼、宿舍楼的施工任务。这是自泉子庙建筑公司完成承担该厂第一项工程以来受到的第五次邀请。一个乡镇建筑队为何在外地建筑市场上走红?泉子庙建筑公司经理王松田说:“我们只所以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与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平时严把质量关分不开。”早在1990年以前,由于章法不全,管理不  相似文献   

9.
1992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课题由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推动,以及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而摆上了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议事日程。开始出现良好的势头。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战略上把建设集团企业作为转换机制的基本目标和配套改革的基础。我们拟就这一课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当前国有大型建筑公司进行经营机制转换的主要特征笔者认为,目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地位,增加社会各界对集建企业的知名度,由长沙市集协分会主持,望城县莲花建筑公司举办在长沙市蝴蝶大厦举行记者招待会。这种记者招待会在长沙市建筑业还是第一次。出席招  相似文献   

11.
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Bilfinger Berger AG)是一家市政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建筑、电力、石油、给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其发展历史只有三十几年,但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行  相似文献   

12.
广厦集团是浙江最大的民营企业,从1998年始,先后控股了重庆第一建筑集团公司、中国南京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地建设公司、杭州建工集团、北京第二建筑公司、湖北第六建筑公司、陕西路桥集团公司以及杭州华侨饭店、杭州海外旅游公司、金华广福医院等十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并控股一家成功一家,全部实现了平稳过渡。据对广厦收购、改制两年以上的重庆一建、北京中地、杭州建工集团和北京二建等四家建筑企业调查统计,至2003年底,产值平均增长337.47%,利润平均增长1007.97%,上缴税金平均增长518.31%,国有资产平均增值58.04%,职工人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有煤矿企业迫切需要以先进的企业文化带动企业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富力煤矿本着“以人为本、文化育人、依‘法’治矿”的原则,以环境建设和规范行为为突破口,以“七化”操作流程为主线,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根本,创建特色企业文化,全面构建和谐煤矿。  相似文献   

14.
一、造就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l.竞争不公平。一是包工头能量大。他们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承揽任务往往胜于真正具有管理、技术和装备优势的国有建筑企业。某地区建筑总公司去年全年争不到一项施工任务。由于“无米下锅”,只好等待包工头到企业招聘管理人员,只好派出工人帮包工头打工;某地区最近一开发项目建房5栋,包工头一下揽了3栋。由于竞争不过包工头,有的企业感到不联营难于生存,只好发展联营,坐收管理费。二是发包条件苛刻。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客观规律招标,凭主观意志,随意压造价、压工期、压取费标准,一二级企业只按三四级标准收费。三是权场胜于市场。某建筑公司承接某机场的施工任务,只待明天上午签证生效,可是当天下午,主管部门却下通知,工程易主施工。  相似文献   

15.
《施工企业管理》2004,(8):30-30
[本刊讯]根据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章程和企业自愿申请,经协会秘书处审核,报请理事长及各位副理事长批准,决定吸收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等79家企业为我协会新会员。名单如下: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水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南汇建筑总公司南京同力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充力汇建设集团公司河南省东方防腐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中厦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市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金帝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一航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正大建筑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通…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建筑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中枢神经系统——数据信息系统,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去,真真正正地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目标。当前全国建筑行业处于管理粗放化、采购分散化和实施非标准化的管理阶段。现场管理混乱、大量浪费、过程不透明、数据失控、资源不共享、信息不对称、安全质量事故频发等等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代名词,上述现象的发生和出现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严重地桎梏着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Bilfinger Berger AG)是一家市政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建筑、电力、石油、给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其发展历史只有三十几年,但比尔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行业地位。在ENR国际承包商225强排名中多次位于前十位。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很多建筑公司都没有意识到人工成本的重要性,以前甚至现在还以廉价劳动力为其主要优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这种优势逐渐丧失,建立在廉价劳工成本的竞争策略已经不可能再持续。通过分析建筑公司人工成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研究其在建筑公司从业人员减少、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完善、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建筑公司在降低公司利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影响工程质量及加大同行间竞争共四个方面上的影响,然后结合建筑公司人工成本管理的实例进行分析,提供了加强建筑公司从业人员培训、建立人工成本目标体系、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机制、合理定岗定编等能够推动建筑公司发展和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得京沪者得天下”,长于并购的广厦集团,从1999年开始在北京“试水”,收购北京老牌建筑公司。经过多年的并购扩张,广厦集团由上市之初的单一民营建筑企业演变为控股多种行业、多种资本形态的综合性集团。  相似文献   

20.
一、国有建筑企业发展现状 国有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市场日趋成熟化、竞争日趋激烈化的环境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使得企业从经营规模、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适宜性和相融性逐步增强。但是也应看到,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诸多问题的存在及其衍生变化,不仅大大影响了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