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96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政策,特别是进口物资减免税政策的调整,对加工贸易实行保证金台帐制度,降低出口退税率三项政策的出台,国内许多原来享受政策优势的逐步失去政策优势。保税区目前仍旧保留原有优惠政策,这样,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尤其在工业型项目方面。现在,保税区已成为国内区域性政策倾斜最大的地区。本文以广州保税区  相似文献   

2.
继成功地创建特区、开发区之后,我国自1990年又开始陆续建立保税区。目前,全国已有13家保税区。可以说,特区、开发区、保税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目标的产物,各自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  相似文献   

3.
金戈 《经济师》2008,(6):228-230
我国保税区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对外开放改革示范区的作用,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从前的政策优势已经丧失。保税区向何处去、保税区的转型问题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问题。文章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现状和问题分析出发,进行了大量论证,提出各种保税区域功能应进一步整合,将“港区联动”作为保税区改革的落脚点,逐步向真正的自由贸易区迈进;  相似文献   

4.
地方财经     
《时代经贸》2010,(9):10-10
1、上海:中国首个空港保税区将于6月试运营 日前,随着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正式运行也进入倒计时,预计将于6月开关试运营。 上海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机场办事处副主任称,“浦东机场保税区管理办法已经完成了意见征询工作,之后就可以提交市相关部门审批,很快就会出台。”  相似文献   

5.
保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新生事物.我国保税区的实践,最早始于深圳经济特区.1987年底,深圳市政府批准设立了"沙头角保税工业区",这是全国最早产生的保税区,但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的保税区,应是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它产生于1990年9月.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区共15个.  相似文献   

6.
庞海娟 《当代经济》2011,(18):132-133
税收筹划对于保税区中小企业来说,是其充分发挥节税效应、获取经济效益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但是保税区中小企业对于自己所处的优势并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在财务操作中还有误区。本文通过对保税区企业与非保税区企业的一系列对比,深化企业对保税区内优惠政策的认识,然后对保税区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空间加以论述,指出了企业进行合理税收筹划的三...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作为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天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在人力资源、投资环境、政府支持等方面,天津市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具体来看,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开放优势,天津是国家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具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和纳入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滨海新区,具有适合服务外包生存和发展的良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做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神,福山区立足区情实际,充分发挥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吸纳投资的开放优势、支撑发展的产业优势等三大优势,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推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超前启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对此,福山区将全面推进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科技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和以临港物流等为主导的服务业,全面融入蓝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税区发展的总体设想与税收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设立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宁波等14个保税区,对于促进国际转口贸易和产品出口,推动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保税区的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保税区的税收政策也不够规范和统一。借鉴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本国设立的经济自由区的一些通行作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保税区,明确保税区设立的目的、性质和功能并进行分类规划管理,统一保税区的税收政策,简化和加强海关监管,应是今后一个时期保税区体制和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一、由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升级。自1990年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以来,保税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以及其他各国的货物贸易关税普遍降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逐渐淡化。此外,对于服务贸易而言,传统的针对货物贸易的保税区政策效果有  相似文献   

11.
一、保税区功能与定位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二、我国的保税区在外汇管理方面享有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扼要论述了中国保税区成立以来的主要经济成就和经济发展优势;分析了入世后中国保税区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中国保税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保税区及其发展自1990年5月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外高桥建立第一个保税区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或在建的保税区有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宁波、广州、张家港、海口、厦门象屿、福州、青岛、汕头、珠海、海南洋浦,其中多数已通过海关验收,正式...  相似文献   

14.
苟利军 《技术经济》2002,21(10):1-3
加入WT0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保税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是保税区抢抓入世机遇 ,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是保税区发挥功能优势的必然选择 ;是保税区履行自身责任使命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经在沿海地区兴建了15个保税区。兴建保税区的战略目标,是要将保税区作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起点,以及率先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超前试验区。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除了充分发挥保税区的功能优势之外,同时也要求保税区的管理体制能高效率地运转,并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先后在沿海举办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把成功的经验做法逐步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内地推广,形成一个全方位开放格局。随着我国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特区政策也将继续淡化。面对全方位开放的格局,特区如何迈向更高层次,实现经济国际化?保税区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应运而生。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于1993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2月22日封关正式运作。汕头保税区的设立,为汕头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  相似文献   

17.
波特、鲁格曼、克如兹、穆恩、鲁格曼、沃柏克和乔东逊等人分别解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要素.本文在参考上述等人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剖析形成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元素.我们的结论是:政府、对外开放、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四个因素及其关联共同创造了中国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中俄边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缘的便利加之资源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中俄双边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俄经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税区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保税区物流发展落后和保税区国际金融市场尚未形成.因此,建立中俄贸易保税区的对策,包括健全保税区的管理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俄贸易保税区物流产业和保税区金融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经勇 《经济经纬》2005,25(3):49-5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一大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也可理解为比较生产费用优势,它是由各国土地、劳力、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的差别引起的。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竞争力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同一产业之间竞争力的比较。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最终体现。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难以实现其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到1992年底,我国自北向南已设立了大连、天津、青岛、张家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和海口等13个保税区。目前,这些保税区大都已投入运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本文试就我国保税区的特点,以及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差异做一初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保税区的政策性建议。 一、我国保税区的特点及与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差异 首先,按其所处地理区位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沿海港口型保税区,如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海口等保税区。第二类是内河港型保税区。位于长江下游的张家港保税区是我国唯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