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一种新的P2P网络借贷模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从2007年在国内兴起至今,P2P网络借贷已发展出不同的模式,改善了民间借贷困难的状况,但也一直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问题。本文通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不同模式,以失败的网络借贷公司案例引出贷款人、借款人、经营者以及国家与社会四方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风险防范的建议,最后阐明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民间融资的自身优势,各类小额贷款异军突起,而依托于互联网的P2P借贷一经开发,迅速传到各国。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和民间借贷的传统优势,在金融领域里开创了一条新的借贷模式。在我国,P2P网络借贷依靠独特的运营模式促成其成交量正在迅速增长。文章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P2P网络借贷借款者和投资者的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博弈过程,试图找出P2P网络借贷投资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源  戴义 《中国经贸》2014,(23):92-9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基础的网上借贷形式,即P2P网络借贷,代表个人对个人的贷款,是资金出借方与资金贷入方通过金融服务中介直接进行的交易,属于民间直接借贷的一种形式。本文主要谈论网络环境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是由于行业门槛低,征信系统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加之缺乏必要有效的监管和行业自律,带来行业的混乱。文章通过对P2P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研究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使人们在充分了解P2P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P2P行业蓬勃发展。文章基于对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从借贷双方行为、运营模式、法律监管监管、网贷中社会资本四个方面加以归纳总结。文章对P2P平台相关方向深入研究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P2P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模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当前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我国尚未有监管机构、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P2P借贷接连出现问题,尤其是非法集资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整顿行业乱象。文章就对互联网环境下P2P借贷中的非法集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P2P网络借贷日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但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倒闭、借款人跑路现象层出不穷也揭示了P2P网贷市场平均风险较高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文章通过建立P2P网络借贷的"柠檬"市场模型来分析平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得不到正规金融的贷款支持,遭遇发展的瓶颈即融资难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信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良好途径,但处于探索期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模式的运营存在欺诈、卷款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P2P平台信用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本文重点剖析对借款人、P2P网络信贷平台、出借人等当事人贷款前、贷款中、贷款后的信用给予征信,建立完善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机制,以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构建科学的信用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P2P网络借贷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形成一种金融模式,它的出现给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对当前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比分析中国和美、欧发展环境对P2P网贷的适合度,介绍我国P2P网贷的四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P2P网贷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贷款是影子银行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融资形式.同其他影子银行类型一样,对它的研究和监管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P2P贷款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文章在借鉴美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从金融脱媒以及个人贷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指出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暴露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市场的割裂和不完备.并认为应当反思我国金融理论,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系统、综合的金融体系现代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贺新宇  魏建 《改革》2020,(4):116-132
在我国双层金融监管体制中,地方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在中央监管规则基础上制定额外的扩展型规则的方式,提高金融监管应对法律不完备的能力,但监管有效性同样会受法律完备性的影响。实证研究扩展型规则对网贷市场发展各指标的影响后发现:扩展型规则能够显著增加网贷市场规模、促进平台以低风险方式退出市场,该效果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省份更为显著,且行业自律也有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因此,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加快金融立法步伐,以法律法规有效保障央地监管格局,同时加快市场化步伐,形成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钱金保 《南方经济》2015,33(11):53-69
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尚没有研究从民间借贷角度探讨其作用和影响。本文基于P2P网贷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在民间借贷市场的有效性。利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285家P2P平台的日交易数据,本文分析期间六次货币政策调整对于P2P网贷成交量和平均利率的影响。为确保结论稳健,本文同时使用面板数据和断点回归设计两种计量方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一)货币政策在P2P市场的作用有限,六次积极的货币政策调整中,能够显著地影响P2P市场利率和成交量均不超过两次;(二)利率政策和准备金率政策的影响没有规律性差异。上述结论在不同模型设定和参数选择下均稳健。针对上述现象,本文从信贷市场分割的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失信所引发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介绍了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模式,分析了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加强道德教育、设立自律自查机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监管与法律、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相关产业的净化等。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new tools to survey the development of lending‐of‐last‐resort operations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One finding is that free lending and extensive liquidity support against good collateral developed gradually after 1847, and was already a fact of life before Bagehot published Lombard Street. Another is that the extension of the Bank of England's lender‐of‐last‐resort function went along with a reduction of its exposure to default risks, in contrast with accounts that have associated lending of last resort with moral hazard. Finally, we provide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 rates’ advocated by Bagehot. We suggest they were meant to prevent banks from free‐riding on the safety offered by the central bank, and were aimed at forcing them to keep lending during crises so as to maintain a critical degree of liquidity in the money market.  相似文献   

16.
借款人逾期行为是P2P网贷投资人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平台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是投资人能够直接获取的有效信息。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人人贷上已完成交易的借款标的数据,通过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二者预测拟合度进而选择预测更准确的回归模型,来研究影响借款人发生逾期行为的因素,并建立借款人逾期率的概率模型。帮助投资人根据此模型对借款人的逾期行为进行初步判断,从整体上减少资金回笼不利的局面,并提高网贷平台的风险控制能力,促进网贷平台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而其中地方文化知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职高旅游专业在教学中应注重地方文化知识的传授.具体的方法为:归纳法、横向联系法、问题教学法、实践操作法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涉农融资是农民取得借款的两大主要来源。文章从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的角度预测农村融资的走向,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涉农融资两者的关系,认为在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务必培育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扩展正规金融支农融资渠道,双管齐下,才是最终实现金融支农的正确选择,一味追求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