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丽 《经贸实践》2011,(5):56-57
眼下在温州,玩PE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和当年“一窝蜂”的办企业、“炒房”、“炒能源”如出一辙,转向股权投资的温州资本总额在千亿元以上。据了解,目前在温州注册的创投公司有300家左右。仅温州就有1500亿元资本进入创投领域。自2009年开始,以往冲劲十足的巨量温州民间资本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温州民营资本跨区域投资的特征、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温州民营资本跨区域投资具有资金来源的地缘集中和投资流向集中的显著特征,而温州企业集群老化、企业集群所具有的信息传递网络效应和民营资本应对不利的投资环境是形成上述特征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温州民营资本跨区域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和温州本身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山西、内蒙古的煤矿投资在加速集中,而上海、北京、杭州的房子,温州人作为外地人暂时也不能买了。显然,温州民间资本两条最重要的传统出路是被堵住了。但国务院‘新36条’的出台,让温州民间资本看到了新的出路。”知名经济学家、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近日在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上表示。  相似文献   

4.
与以往倍加受到舆论及政府“宠儿”般的追捧不同,温州资本在最近两年时间内遭遇更多的是媒体不断的追讨和决策层的叫停声。但资本总有着自己存在和运转的客观逻辑,在经过原始积累的艰辛和扩张延伸的阵痛过程之后,温州资本还会执着而理性地寻找新的流通渠道。因此,当北京的国有企业第一次向温州资本抛出绣球后,许多人相信“中国犹太人”可能会创造又一段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房地产是温州人主要的投资项目之一。温州人挟雄厚民间资金的底气,从1999年开始,在包括北京、上海、海南、杭州等地楼市热点区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购房风,“温州购房团”似乎“名震江湖”。但现在,温州购房团似乎一下子沉默了,全国的媒体也少有关于“温州人来了”的报道,而有关温州人急于抛售房产的报道倒偶而见诸报端。这段时间,温州购房者在干什么?他们的资金从楼市中撤出了吗?他们是否在为自己的资本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陈菲琼  丁静 《经济论坛》2005,(11):25-27
现在所说的“温州模式”有传统“温州模式”和“新温州模式”之分。传统“温州模式”是相对于“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两种农村经济模式而言,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其形容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赵伟称其为一种“新古典区域工业化范式”;杜润生认为温州经济是一种自发、  相似文献   

7.
郑元忠 《经济师》1999,(1):87-88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巨大变化是令人瞩目的。回眸温州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以个体私营企业和家庭工业为特色的“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经济格局,还是后来以股份合作经济为特色的“小资本、大幅射”的温州经济...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一大批温州人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全国大城市房产市场的群体投资已成为活跃的中国经济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成为我国民间私人巨量资本规模进入投资领域的先行者,并呈现出一些鲜明的中国民间投资特点。温州私人的全国房产投资所遭遇的经历较充分地暴露出我国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待今后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舒圣祥 《经济改革》2011,(11):50-50
自今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同时受到关注的,则是一个堪称“全民放贷”的温州热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占民间资本总量六分之一左右,且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在商标上的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据资料显示,浙江企业商标被抢注的商标已经高达数百起,由此我们已经丧失了许多市场。温州轻工制造业发达,轻工“名牌”较多。目前,温州民企与国外的商标纠纷大小案件也已有干余件,其中与世界企业巨头的商标官司也屡见不鲜,约占了30%,给温州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温州模式演化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温州经济增长速度在浙江相对地位的下降、温州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上的“攻城略地”、各地纷纷兴起的温州商城及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温州模式将要在25—30年后消失”的大胆预言,使温州模式和温州经济发展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报刊上有关“温州的衰退已成为继‘苏南模式’终结之后区域民营经济的研究热点”,“温州经济却步”,  相似文献   

12.
兰向阳 《经济师》2012,(8):171-172
2011年,温州发生一场借贷风波,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温州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多,"融资难"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温州民间资本比较丰厚,"投资难"成为制约资本增值和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温州的"两多两难"问题,成为温州金融改革的直接动因。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出12项改革试验的工作任务。文章分析了温州借贷风险波的成因,论述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直接动因和内容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经济》2002,(1):11-11
以“经济学理论通俗化”著称的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钟朋荣,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上,给“温州模式”今后发展提出三点具体意见:一是要新增一个城市。民营企业目前有外流趋势,是因为企业在当地发展缺少一个平  相似文献   

14.
诠释"新温州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于2002年第一期报道了中国社科院在“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瑞安市召开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的情况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许多有识之士对报道中提到的“新温州模式”更是倍加关注.纷纷来电来函询问“新温州模式”的一些情况。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本刊特别约请著名“温州模式”研究专家、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高级经济师撰写了《诠释“新温州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温州模式"的内涵及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启明 《经济论坛》2003,(15):70-7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人民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专业市场和个私经济,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率先开展以股份合作制为重点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温州模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有前途的和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准确把握“温州模式”的本质内涵对西部地区开发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温州模式”的本质内涵1.温州模式的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即温州经济是老百姓广泛参与、以老百姓为主体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阮诗科 《经济师》2003,(3):267-267,274
作为一家具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我们温州长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确曾有过许多可圈可点的“首创”与“第一”,尤其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公司几届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改革、开拓.创新、务实”的企业精神,带领全体员工,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经受住了20世纪80~90年代三次重大危机的严峻考验:第一次是80年代后期个体、私营运输的重重“包围”;第二次是90年代中期因旧城改造,使企业经营场地面临大面积拆迁建的艰难“困境”;第三次悬90年代末期因金温铁路全线贯通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经过这段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历程,使我们温州长运人更加感到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更加感到办好长运的一切事、必须依靠长运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地区性资源对区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较物质资本而言,社会资本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物质资本匮乏的温州,独特的社会资本优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其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也较为充分.现阶段温州经济正处于升级转型和“新温州模式”正在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再次探求温州的成长轨迹就显得格外有价值.本文在社会资本理论框架内,采取社会资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析角度与温州地区的区域特征相结合,进一步分析其中哪些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及温州特有的动因和特征,进而来阐明社会资本如何影响温州模式进程,增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舯兢 《新经济》2004,(5):24-31
有人“绘制”了一份温州炒房团的“路线图”,该“路线图”显示,温州炒房团向北跨越长江,转战青岛、济南、北京、哈尔滨、大连、沈阳;向西,则溯长江而上,攻克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向南,则是奔赴海滨城市厦门、海口、三亚……  相似文献   

19.
温州本身自然资源少加上早期交通设施落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温州出现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温州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经济结构中,温州企业大部分属于典型的家族制企业,就像经济学家钟朋荣称为”小狗经济”,以“三缘”(血缘、亲缘、乡缘)和家族制为标志的温州模式,当然温州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其内部必然存在着弊端。要改变自身不利的因素,一定要从自己内部不利条件等方面挖掘阻碍温州经济发展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策略。只有在温州模式的发展中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温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温州本身自然资源少加上早期交通设施落后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温州出现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温州模式的发展历程及其经济结构中,温州企业大部分属于典型的家族制企业,就像经济学家钟用荣称为“小狗经济”,以“三缘”(血缘、亲缘、乡缘)和家族制为标志的温州模式,当然温州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其内部必然存在着弊端.要改变自身不利的因素,一定要从自己内部不利条件等方面挖掘阻碍温州经济发展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策略.只有在温州模式的发展中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温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