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融资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大伟 《商业研究》2011,(4):100-104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与希腊政府负债的对比,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负债虽然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但并不会演化为"中国版的债务危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不能掉以轻心,而应未雨绸缪,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长效机制,引导地方政府融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吕明 《消费导刊》2012,(10):54-55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大幅增加,引起各方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属于政府或有负债,是地方政府负债的一种形式,而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然而许多研究在责备融资平台的不规范操作的同时,并没有探索政府过度负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本文认为,政府对融资的过度需求及银行的过度供给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结果,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本质上是一个制度选择的问题,要解决该问题,必须从制度的改进和优化入手,降低制度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郭强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4,(5):121-122,14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凭借融资手段进行公共投资,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过大,融资结构和资金投向不合理,这种超过地方政府偿还能力的投融资行为,不仅增加了政府的偿债压力,还可能会引发各类风险。着重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现状及风险,并且指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对宏观政策产生干扰,融资状况透明度低,债务统计口径不统一,融资平台普遍存在过度负债等问题。提出完善财税体制,创新融资模式,加大监管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新预算法修改通过,国务院9月份下发43号文,政策核心在于明确区分政府和企业债务,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平台公司若脱离政府信用背书,意味着传统投融资职能宣告终结,平台公司必须另寻出路。2016年10月27日,全国平台公司协作联络会年会在合肥召开,全国上百家平台公司负责人聚在一起,年会核心议题是"平台公司转型与发展"。2016年11月4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明确2015年后融资平台举借债务不属于政府债务。财政部这次明确表示,要依法厘清政府债务范围、坚决堵住违法举债渠道。后续还要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融资,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并继续发挥转型后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发现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没有规范的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平台债务存在着逾期风险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并且平台有着较大的负债规模等等,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简要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们发现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没有规范的管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平台债务存在着逾期风险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并且平台有着较大的负债规模等等,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简要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快融资平台的建设,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偿债风险与日俱增。对此,政府审计部门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和复核融资平台公司注册成立环节的真实性,资金筹措环节的合法性,资金使用环节的合规性和资金举借规模的合理性。从扩展审计考核目标范围、增加风险管理审计评价指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审计、完善审计信息公告机制、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五个方面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娟  赵欣 《商业时代》2011,(34):65-66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依托政府融资平台以财政担保通过金融机构信贷等方式筹集城镇建设资金但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并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本文通过对A市的融资规模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把融资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以防范潜在债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林  侯欢 《财经论丛》2015,(5):24-31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耦合关系为逻辑起点,展开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后发现:财权事权不对等格局下建设新型城镇化,催生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以融资平台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筹资渠道,突增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偿债主体责任意识模糊引致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风险;以土地为杠杆的融资模式加剧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风险.在此基础上,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结构风险、管理风险、偿债风险四个方面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0个省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测度,并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演进态势,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有限制地赋予了省级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务的权力.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中最大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集中在县级平台,需要经过省级政府在有限额的范围内代为举借,并不能解决目前融资平台债务的宏观及微观风险.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和微观风险管理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进行分析.建议在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框架尚未建立之前,要解决好融资平台的债务存量问题,创新融资平台管理模式,防范债务风险,提升融资平台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最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违约风险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上。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较小,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可控,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相对不透明,不确定性较大。应从征收房产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完善期房预售制度、改革财政体系和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等方面来防止房地产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总体状况.主要概括了投融资平台公司银行借款、城投债、信托以及BT项目垫付资金等债务情况,然后对形成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剖析,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建设、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提出化解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总体状况,主要概括了投融资平台公司银行借款、城投债、信托以及BT项目垫付资金等债务情况,然后对形成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剖析,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建设、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提出化解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胡晓鹭 《现代商业》2014,(24):56-57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原因,指出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大、透明度较低、担保不规范、流动性过于依赖土地变现等问题与风险。本文建议通过逐步放开地方债的发行、提高对城投公司监管、提高城投公司透明度、完善评级体系以及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监测体系等途径预防地方融资平台发生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平台的迅速扩张,其潜在风险也在逐渐释放.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融资来源、现状和债务风险,提出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2):196-197
政府债务很多源于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如果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得不到有效处理,就有可能引起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管理概况、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面临问题、预防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司徒微微 《浙商》2010,(7):22-22
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过去一年之中迅速膨胀,其中大部分是地方融资平台的借贷负债,而且很多是难以统计的隐性负债。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已达7万亿元左右。以地方政府负债中85%来源于银行信贷来粗略计算,当前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以后,有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论题充斥于学界和媒体,但其中有着太多的不清之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是一个科学范畴,从各项文件的界定看,它在内容和范围上并不一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在全国各地方并不存在一家挂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种种依据并不可靠,其中,债务风险、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并不确实,对偿还贷款的估算缺乏财务常识,债务特性不清;“土地财政”是个错误用语,地方政府担保含义不清。要真正解决各地方政府拓展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处理好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以后,有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论题充斥于学界和媒体,但其中有着太多的不清之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是一个科学范畴,从各项文件的界定看,它在内容和范围上并不一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在全国各地方并不存在一家挂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机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种种依据并不可靠,其中,债务风险、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并不确实,对偿还贷款的估算缺乏财务常识,债务特性不清;"土地财政"是个错误用语,地方政府担保含义不清。要真正解决各地方政府拓展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从改革财政体制入手,处理好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一些政府的投融资规模过于膨胀,偿债来源过分地依赖财政、依赖土地,缺乏长效的还本付息机制。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为进一步强化平台贷款风险管理,按照国家对地方融资平台管理的要求,应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既要符合国家清理融资平台的政策要求,又要满足企业发展规范的需要,分门别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潜能不足,偿债来源单一,负债额度过大,运转极度困难状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和剥离无固定经营收入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平台公司的融资职能.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改善股权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