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祁 《中国市场》2012,(19):111-112
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物流专业技能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建设基于物流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物流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为目的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当前面临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相关。在当今高职院校强调专业技能的情况下,职业素养培养也应并驾齐驱。以仓储与配送岗位综合实训为代表,探索出一条技能提升与职业素养同提升的物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实现了从学生到实习生到准员工的顺利转变和职业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培养出了素养好、留得住的物流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部门基础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为基础,探索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式,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技能、通用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传统物流行业面临新兴技术的冲击,不得不面临转型发展智慧物流,造成基础物流岗位需求逐渐减少,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面临挑战为背景,对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物流专业学生择业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并从学生职业价值观角度提出提升物流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对策,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物流专业学生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专业技能培训教学就是企业师傅培养学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货物包装技能、叉车操作技能、货物摆放技能、信息和订单处理技能、运输方案选择能力,让学生掌握物流专业的这些基本技能,直至成为物流岗位操作工。  相似文献   

6.
李娟玲  岳朝晖 《中国市场》2011,(23):224-227
本文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出发进行了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区域及行业的特点并进行未来需求的预测,保证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适度超前,能满足当前以及未来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全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为例,进行了与我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是教育教改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物流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站在教改的前沿,在确立物流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定位的同时,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能胜任物流专业岗位群要求的中等物流人才出发,下功夫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竞争上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融汇到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很强的实践性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要特征,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加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医药物流人才的需求,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也符合医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物流信息技术》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依据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打破了《物流信息技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该课程重构,进行项目化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很多物流专业毕业生因为条件、安全等综合因素所限,参加物流岗位实习和就业岗位体验的不足。特引入物流岗位职业实践教学系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能体验物流行业不同岗位的操作标准。  相似文献   

11.
建设"校中店"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运作模式及岗位工作流程,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解决学校企业化实习实训问题,推动产学研结合并以此为契机推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推动相关专业及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就业竞争力,全面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营销环境的改变,探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岗位变迁及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研究得出对比传统经济背景和"互联网+"背景,市场营销岗位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职业能力要求也与网络技术相关。建议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增强综合素质和互联网技术相关的实践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郑若函 《中国市场》2013,(34):156-157
"集装箱运输实务"是国际物流管理及国际货运代理等相关专业长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讲述物流运输中普遍使用的以集装箱为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单元的业务知识。以辽宁丹东港口企业岗位标准为平台,对辽宁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进行教学过程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研,统计分析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详细分析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而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5.
孙学农 《中国市场》2013,(22):103-104
高技能人才素质一般由文化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素养最为关键。本文主要通过笔者十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东营职业学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现状,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专业群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江红英  来燕 《中国市场》2007,(28):124-125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物流人才紧缺,但与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的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因此,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会计专业的“岗证课融通、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会计相关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能力、素质和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将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体系,重新构建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与专业学习领域相对应,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从而实现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以及岗位知识共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物流行业的数智化升级要求行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岗位所要求的数智化专业能力。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应按照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数智化专业能力的内涵与定位,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达成物流数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饭店业对管理者能力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这就要求饭店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体系也必须多元化。饭店管理专业需要在综合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专业能力、方法技能和社会能力三方面的测评,各取相应的权重,综合起来作为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应通过推进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校企合作提升核心技能、积极参与社会性的专业技能大赛、加强"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提升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胜任未来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20.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也要考虑课程评价问题,课程评价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职教集团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在分析现阶段中高职物流专业衔接课程评价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课程评价中要引入多元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构建素质评价体系等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