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不断增强。选取2014—2018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地市级区域统计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空间上,成都耦合协调度略微高于重庆,而重庆明显高于经济圈其余地区,且三者之间存在极度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高耦合协调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19年33个指标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寻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运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成渝高质量发展的分布及动态演进趋势;选择SDM双固定空间效用模型检验了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呈空间“U”型且“双核独大”结构。(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且存在极化现象。(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σ收敛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空间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空间相关性为负,表明经济圈内部呈现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相互关联、彼此促进、融合共生。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模型,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2019年16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成都、绵阳和重庆等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的城市往往新型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偏低但上升趋势明显,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90%以上的城市属于领先型地区,且处于良好协调阶段的成都、重庆和绵阳与其邻近城市有较大差距,亟待发挥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能源金三角地区36个地级城市的区域发展协调度,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考察了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金三角地区地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尚处于中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与其他三大经济圈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联度较弱且不显著,协调性较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许多城市表现出了异质性集聚特性,在空间上未达到良性共振,表明整体发展的关联带动性较弱;能源金三角地区在城市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资源诅咒"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系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双城经济圈的建设重点在于推进成渝地区经济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高质量增长级。基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理论,文章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城市产业在协同背景下的策略选择。研究表明:协同策略才是城市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最佳进化稳定策略,只有当协同利润越大、协同成本越小以及博弈双方的贴现因子越大时,才能实现协同策略。结合实际建议:成渝经济圈打造高水平协同发展城市群,需要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降低协同成本,增加协同收益,同时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标准,共同推进高标准协同发展城市群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张婷 《时代经贸》2020,(12):80-8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点战略之一,它要求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 市化的重要示范区。” 其中“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这个定位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衔接的,它要求该城市群在新时代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中充分发挥聚集带动效应。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成渝地区的城市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成渝地区属于我国中西部内陆,受制于区位因素的影 响,全方位融入全球化比较困难,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持续拉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中长江沿线城市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沿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城镇群应与川东渝西城市群建设并重,共同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立体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7.
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大国家级城市群,基于超效率DEA与Malmquist指数测算2016—2018年各城市群科技研发效率。超效率DEA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发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由于京津冀城市群科技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区域研发效率均值处于四大城市群之尾。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技术效率正增长,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与其它三大城市群存在一定差距。整体而言,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技术进步率均值高于技术效率均值,由此可见,增强地区科研能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实证分析我国区域研发效率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资源配置、优势资源禀赋、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以及产学研深度合作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从人才、科研、产业、创新生态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2016—2018年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有序度和协同度,并基于多维正态云模型,分析了2018年区域内各城市创新水平.结果表明,2016—2018年期间,区域内各地的协同创新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变大,区域整体协同发展向心力不足,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两核向周边辐射的局面.基于此,提出要认清发展格局,将"虹吸效应"转变为"带动效应"、进一步优化协同创新发展环境、细化双圈产业链分工,破题两地同质化竞争提高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科学视角,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8—2017年我国31个省(市、区)(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与城镇化质量、区域经济质量的发展变化特征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滞后于其它两个子系统发展,且滞后期大约为2年;②2008—2017年,我国各省(市、区)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总体比较稳定,且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③从风险因子探测结果来看,人均GDP、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总额是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来看,双因子交互作用要强于单独因子作用;④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是由基础设施支撑力、资源集聚力、经济拉动力、政府调控力、市场推动力、社会促进力等多元驱动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3E"系统模型强调社会发展系统中能源、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综合平衡与协调发展。我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带来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增加,然而不合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的低效率,却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文章在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的改进措施,以期促进能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等。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构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区域资源安全指标体系。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评价中,丰富资源安全评价体系,促进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选取2001—2008年我国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EEE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29个具体指标组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2005-2009年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子系统在2005-2008年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但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在2005-2009年期间一直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但资源环境子系统发展速度较慢.综合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在2005-2009年期间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出发,构建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的能源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并分别从幅度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生态效率的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显示:①关中平原城市群能源生态效率在2002—2017年间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地区差异显著;能源生态效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率;②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大致为3年,而产业结构调整质量呈较稳定的上升趋势;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生态效率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两者尚未实现高水平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区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关键性因素;④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与能源生态效率的耦合优于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与能源生态效率的耦合,说明改善区域能源生态效率应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为主.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凋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凋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A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一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子系统发展指数及系统耦合协调度,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ArcGIS软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协调度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指数稳定提升,资源发展指数有较大波动。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部分地区濒临失调衰退,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级与中级耦合协调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是制约其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全局Moran’s I体现出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高—高集聚主要位于陕西、四川与云南一带,低—低集聚位于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物流与绿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二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物流子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总体为区域物流发展滞后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效应,二者的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衡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近年来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主要是受物流从业人数、邮政营业网点数、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加工转化率等短板因素影响。云南省应努力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完善旅游区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旅游区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新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8.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变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凋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义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要社会经济问题.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县城市为样本,结合重心模型、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对人口与经济的非均衡格局演变进行研究.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对区域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人口与经济重心波动范围较小,重心演变主要以成都、重庆"双核"竞合态势为基准,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2)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分布呈"中心-外围"环状格局.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区,不一致指数最低,向外呈现圈层递增态势;(3)随着物质资本、基础设施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区域差距有所缓解;劳动力与第二产业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因素,也是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缓解行政区经济约束,促进人口与经济流动;发挥中心的城市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构建以双核为中心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肖和珍  胡泉燕 《时代经贸》2010,(22):149-150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带动云南省全面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区域经济,形成“滇中城市经济圈”势在必行,将起到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壮大规模经济和集聚人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资源环境也将会受到严重地威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就建立资源环境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